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传承精神 奋勇前行——习近平总书记给参与“东方红一号”任务的老科学家回信激励航天工作者勇攀高峰

2020-04-24 18:18:36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4月24日电 题:传承精神 奋勇前行——习近平总书记给参与“东方红一号”任务的老科学家回信激励航天工作者勇攀高峰

  新华社记者董瑞丰、胡喆

  “新时代的航天工作者要以老一代航天人为榜样,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敢于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勇于攀登航天科技高峰,让中国人探索太空的脚步迈得更稳更远,早日实现建设航天强国的伟大梦想。”

  在第五个“中国航天日”和“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发射50周年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参与“东方红一号”任务的老科学家回信,在广大航天工作者中引起强烈反响。大家表示,要传承精神、牢记使命,为早日实现建设航天强国的伟大梦想奋勇前行。

  1970年4月24日,经过广大参研参试人员多年的不懈努力,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据统计,26个部委、20多个省区市、1000多家单位抽调精兵强将参与集中攻关。科技工作者在动荡年代咬牙坚持、艰难攻关,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回顾历史,展望未来,意义非凡。

  近日,孙家栋、王希季、戚发轫、胡世祥、潘厚任、胡其正、彭成荣、张福田、陈寿椿、韩厚健、方心虎等11位参与“东方红一号”任务的老科学家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回顾了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辉煌历程,表达了对实现中国梦、航天梦的坚定信心。

  这11位老科学家中有两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分别是91岁的孙家栋和99岁的王希季。他们当中,既有参与“东方红一号”卫星项目的技术专家,也有从事“长征一号”运载火箭设计的研究员,还有负责试验基地发射控制台的操纵员。“东方红一号”任务结束后,他们又奋力投身后续的航天重大工程,推动并见证了我国航天事业50年来的巨变。如今,他们当中最年轻的韩厚健、方心虎也已是79岁高龄。

  “那个年代,能把第一颗卫星送上天,每一个螺丝钉都是中国自己搞的,真感觉到扬眉吐气。”“东方红一号”卫星技术总负责人孙家栋院士说,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饱含着对老一代航天人的高度嘉许,饱含着对新一代航天人的殷切希望,饱含着对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的重托期待,这是极大的勉励、鼓舞和鞭策。

  作为“两弹一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东方红一号”卫星的成功发射,拉开了中华民族探索宇宙奥秘、和平利用太空、造福人类的序幕。

  “收到回信我们非常激动。”“东方红一号”卫星主要技术负责人之一戚发轫院士说,“东方红一号”卫星的研制和发射,奠定了我国航天事业前进发展的重要基础,这段攻关岁月,也构成了我国“两弹一星”精神的内核,“我们一定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为早日实现建设航天强国的伟大梦想、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继续贡献力量”。

  为铭记历史、传承精神,经中央批准、国务院批复,自2016年起将每年4月24日设立为“中国航天日”。

  国家航天局总工程师葛小春说,“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50年来,一代代航天人自强不息、接续奋斗,积淀传承了“两弹一星”精神,中国航天为推动科技进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增进人类福祉作出了重要贡献。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和推进复工复产的当下,更加需要这种精神的鼓舞和激励。

  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深情回顾了在陕北梁家河关心“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的往事,让广大航天工作者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深厚的航天情怀,也体会到党中央对航天工作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

  “今年,火星探测任务和嫦娥五号月面采样返回任务计划将先后实施,这将是我国在深空探测领域的又一次跨越式突破。”探月工程副总指挥、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主任刘继忠说,“我们一定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接过老一代航天人的旗帜,以‘严而又严、慎而又慎、细而又细’的标准,直面挑战,攻坚克难,大力突破核心技术,争取早日完成‘探月’和‘探火’任务。”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五院火星探测器总设计师孙泽洲说,过去几年中我们实现了“嫦娥”探月的五战五捷,这些成就的取得离不开党和国家对航天事业的科学部署和亲切关怀,也离不开老一辈航天人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今年,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将通过一次发射任务实现火星环绕、着陆和巡视。为了这个目标,全体科研人员正在夜以继日地攻关。我们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敢于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勇于攀登航天科技高峰,助推我国深空探测走向更远的地方。

  “老一辈航天人面对技术封锁艰难起步,面对艰苦环境挥洒热血汗水,成功用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将‘东方红一号’卫星送入太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一院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总设计师张智表示,进入新时代,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研制团队承担着我国载人火箭的研制重任,我们将以更大的智慧和勇气,继续谱写建设航天强国的新篇章。

  “接过沉甸甸的接力棒,年轻一代航天人更觉使命光荣,任务艰巨。”国家航天局系统工程司调研员祁海明深受鼓舞,“我们一定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诲,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为早日实现建设航天强国的伟大梦想作出应有贡献。”

  • 相关阅读
  • 习近平用这些“色彩”描绘大美中国

      联播+丨习近平用这些“色彩”描绘大美中国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4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走进陕西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轻抚树木,眺望远山,了解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情况。他强调,保护...

    时间:04-25
  • 习近平陕西行,释放了哪些讯号?

      4月20日至4月23日,陕西。   这是疫情发生后,习近平总书记国内考察的第五站,在此之前是:   ·2月10日,北京;   ·3月2日,北京;   ·3月10日,湖北;   ·3月29日至4月1日,浙江;...

    时间:04-25
  • “被”感温暖!这些高校“花式”迎接学生返校

      “被”感温暖!这些高校“花式”迎接学生返校  新华社杭州4月25日电(记者俞菀)4月26日至5月10日,浙江高校学子将分批、错峰陆续返校。各校党政部门、辅导员、宿管阿姨和后勤部门“花式”动员,利用返...

    时间:04-25
  • 多地明确暑假时间 部分地区延期近一个月

      新京报讯(记者 应悦)目前,全国已有27个省份陆续开学。随着各地学校教学安排陆续步入正轨,不少地区出台了2020年暑假假期安排。   由于疫情导致各地开学时间产生不同情况的延迟,各地的暑假安排也较...

    时间:04-25
  • 国际时评丨力挺世卫倡议责无旁贷

      新华社北京4月25日电(记者郑汉根)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24日宣布,正式启动“里程碑式”的国际合作倡议,以加速新冠肺炎相关疫苗、诊断工具和治疗工具的研发、生产和公平分配。这一倡议来得十分及时...

    时间:04-25
  • 从数据变化看疫情:中国内地连续10天无新增死亡病例 全球病例破279万

      (抗击新冠肺炎)从数据变化看疫情:中国内地连续10天无新增死亡病例 全球病例破279万   中新社北京4月25日电 (郭超凯)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官方数据显示,4月24日,中国内地新增确诊病例12例,新增...

    时间:04-25
  • 2020年研考复试如何安排?一图带你了解!

      近日,教育部印发通知,就做好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进行部署。疫情之下,研考复试如何安排?一图带你了解。...

    时间:04-25
  • 让中国航天用上“中国芯”

      让中国航天用上“中国芯”——记航天科技九院七七二所抗辐射集成电路技术创新团队  “我们的目标,是让中国航天都用上自己研发的芯片。”在今年中国航天日来临前夕的采访中,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九院...

    时间:04-25
  • 执着“天问”,拥抱星辰大海

      执着“天问”,拥抱星辰大海——2020年“中国航天日”启动仪式侧记  “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冥昭瞢暗,谁能极之?冯翼惟象,何以识之?……天何所沓?十二焉分?日月安属?列星安...

    时间:04-25
  • 国务院扶贫办等两部门:切实做好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工作

      新华社北京4月24日电(记者侯雪静)记者24日从国务院扶贫办了解到,为切实做好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工作,近日国务院扶贫办联合财政部发布通知明确,各省份于4月底前制定出台本区域建立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

    时间:04-2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