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人民论坛网评|民法典彰显当代中国法治精神

2020-06-01 20:54:25

来源:人民论坛网

  从1954年新中国第一部民法典开始起草时算起,66年间,新中国几代民法学人筚路蓝缕、永不言弃,不断接力,终于在2020年初夏,将中国带进“民法典”时代。

  “法典,经过整理的比较完备、系统的某一类法律的总称。”这是《现代汉语词典》对“法典”的定义,这一表述,揭示出了从法律到法典“一字之差”,却在时光轴上力若千钧。民法典,凝聚着几代人的心血,历经几十年的努力才编纂而成。特别是2014年编纂工作重新启动以来,全国人大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广泛征求全社会的意见,成为秉轴持钧的关键一环。

  民法典最鲜明的特色之一就是“民族性”。“当代民法史活化石”金平三次进京参与民法典起草,时间的跨度让他从青年俊才成为耄耋老者;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律师协会会长肖胜方在立法的不同阶段分五次一共提交了170条修改意见,部分被采纳的结果让他感受到参与者的分量。真理会越辩越明,法学体系的成熟必然需要实践的积累,而“一棒接着一棒跑”成为行动上的共识。2020年5月28日,经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新中国首部民法典正式出炉,中国的民法体系经历从“法律”到“法典”的历史转换。

  民法典是“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在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可以预见的是,当中国民法典最终浸润到日常生活之中,我们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老百姓的幸福生活也将能够得到更加有力的法治保障。生活中难免遇到不愉快的“小事”,比如遭遇“霸座”、被“垃圾信息轰炸”……如今,这些生活中看似微小的“闹心”事,都将被民法典以明文规定一一“校正”。从小处说,人们的心情会更舒畅,从大的角度而言,很多潜在矛盾都可以被扼制在萌芽中,让我们所倡导的主流价值观具体而有形——把法治与道德的目标具体落实在了一个个“人”的身上。这样的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民法典的生动注脚。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以民法典为支点,中国民事法治的未来将更加前景可期。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时刻心系群众所思、情系群众所想,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时刻保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政策制定从人民利益出发,用制度体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发展成果与人民共享。民法典突出对绿水青山蓝天的保护,将绿色原则确立为民法的基本原则,明确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首次将数据、网络虚拟财产纳入保护范围,新增保理合同相关规定……以上种种规定无不扎根中国土壤、紧扣时代脉搏,鲜明体现着新时代特点,折射出新时代风貌。同时,遭遇“霸座”怎么治、出租房的房东要卖房怎么解、高空坠物伤人怎么办等百姓所忧所盼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的破解,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理念。

  孟德斯鸠说过:“在民法慈母般的眼睛里,每一个人就是整个国家。”通过民法典,是国家立法走向完善、走向成熟的一个标志。中国民法典的民族性体现在坚持依法治国、以德治国结合的民族智慧,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写入的民族精神特征,时刻关注一切群众的实际生产生活问题,把人民安居乐业、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坚持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大事,勿以事小而不为,从人民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从让人民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此外,“优良家风”“夫妻互相关爱”等入典,更从文化方面延续中华民族延绵千年的人文基因。最近热议的“离婚冷静期”“敬老爱幼”等相关规定,都体现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传统美德的印记,是传承优秀民族精神、传递中华民族精气神的“中国式”立法表达,而对于普通民众而言,民法典可能更像自己“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具象化。(作者:安进秋)

  • 相关阅读
  • 中国检方加大力度整治“打假官司”

      中新社北京6月2日电 (记者 张素)“2019年6月,最高检部署了虚假诉讼领域深层次违法行为监督专项活动,全年对民事生效裁判、调解书监督提出抗诉,以及对民事审判、执行活动监督提出检察建议当中,共涉及...

    时间:06-02
  • 单双号出摊、“绿卡”经营,进阶版路边摊来了!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6月2日电(彭婧如)“你最怀念的路边小摊是什么?”这项网络投票中,烧烤、煎饼、麻辣烫的得票数一骑绝尘,远远将瓜果蔬菜、手机贴膜等选项甩在了后面。   如今,路边小吃摊终于反转为...

    时间:06-02
  • 教育部发布黄皮书 关注各国语言生活热词

      中新社北京6月2日电 (记者 马海燕)中国教育部2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世界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20)》(黄皮书)有关情况。今年的黄皮书主要介绍2017年至2018年的世界语言生活状况,其中“语词篇”通过年...

    时间:06-02
  • 生态环境部:全国海洋生态环境状况整体稳中向好

      中新网6月2日电 据生态环境部官方微博消息,生态环境部环境监测司司长柏仇勇在2日的发布会上指出,2019年,全国海洋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海洋生态环境状况整体稳中向好。全国近岸海域水质改善明显,优良水...

    时间:06-02
  • 生态环境部: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将纳入全国环境监测体系

      中新网6月2日电 据生态环境部官方微博消息,生态环境部环境监测司司长柏仇勇2日介绍,我国高度重视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监测与污染防控工作。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监测纳入全国环境监测体系...

    时间:06-02
  • 生态环境部:国家环境空气质量预报技术达世界先进水平

      中新网6月2日电 据生态环境部官方微博消息,生态环境部环境监测司司长柏仇勇2日指出,我国已初步建成国家-区域-省级-城市四级空气质量预报体系和联合会商机制,国家环境空气质量预报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

    时间:06-02
  • 全国生态状况指数呈上升趋势 生态环境质量总体稳定

      中新网6月2日电 据生态环境部官方微博消息,6月2日,生态环境部召开5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19年全国环境质量状况及环境监测。生态环境部环境监测司司长柏仇勇指出,全国生态状况指数呈上升趋势,生态...

    时间:06-02
  • 西北变暖变湿如同双刃剑

      全国政协委员宇如聪:  西北变暖变湿如同双刃剑  去年以来,我国西北地区“变暖变湿”现象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气象局副局长宇如聪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西北地区暖湿化,有很多待解...

    时间:06-02
  • 人格权独立成编——每个生命都是生机勃勃的生命

      走进民法典丨人格权独立成编——每个生命都是生机勃勃的生命  2020年,中国正式迈入民法典时代。  5月28日下午,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召开第三次全体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时间:06-02
  • 去年全国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环境空气PM2.5浓度同比持平

      中新网6月2日电 据生态环境部官方微博消息,生态环境部环境监测司司长柏仇勇2日介绍,报告显示:2019年,全国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环境空气PM2.5浓度为36微克/立方米,同比持平,其中,未达标城市PM2.5年...

    时间:06-0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