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14亿人民在战斗!你的努力被写进了这份白皮书

2020-06-08 16:02:40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新冠肺炎是近百年来人类遭遇的影响范围最广的全球性大流行病。面对前所未知、突如其来、来势汹汹的疫情天灾,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强调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提出“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要求,明确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6月7日,中国政府发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白皮书,详细介绍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白皮书,是真实记录中国抗疫艰辛历程的重要文献,约3.7万字,分为4个部分,分别是中国抗击疫情的艰辛历程、防控和救治两个战场协同作战、凝聚抗击疫情的强大力量和共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通过这4个部分,详细记录了中国人民的经历,与国际社会分享了中国抗疫的经验做法,阐明了全球抗疫的中国理念和中国主张。

  白皮书指出,这次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中国是一次危机,也是一次大考。回顾刚刚过去的这几个月,这是一段艰辛的历程,尤其是在迎击疫情的最前线湖北武汉。

  随着疫情的发展和对病毒的认识的不断深入,1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做出重要指示,要求立即对湖北省、武汉市人员流动和对外通道实行严格封闭的交通管控。1月23日10点,武汉市,这个千万人口的大城市,关闭了离汉通道。此后,武汉市又全面实施社区24小时封闭管理。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 辛鸣:能做出这样的决心,没有对中国人民、没有对中国社会高度负责的精神,没有一种胸怀博大的政治定力,是做不出来的。我们现在回过头来看,这一决定是英明的,所有这些代价与人民群众生命安全、身体健康相比,我们付出这些代价,我们做出这些牺牲,都是值得的。

  武汉在行动,湖北在行动,全国在行动,全国各地根据防控需要实行分区分级的精准施策。春节假期延长,取消或延缓各种人员聚集性活动,全员尽最大可能减少出门。白皮书指出,14亿中国人民都是抗击疫情的伟大战士。疫情发生以来,中国人民不分男女老幼,不论岗位分工,都自觉投入到抗击疫情的人民战争,坚韧团结、和衷共济。

  1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明确提出“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要求,强调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阻击战。此时,武汉市内的病例数还在不断攀升,来势凶猛的新冠肺炎疫情挑战着湖北、武汉的医疗机构、医护人员和医疗资源的极限。

  为了解决医护紧缺的问题,从除夕开始到3月中旬,从全国各地和军队供调集346支国家医疗队、4.26万名医务人员和965名公共卫生人员驰援湖北和武汉市,和本地医护工作者及人民一起共同抗疫。

  当时,床位远远不能满足不断攀升的病患人数的需要。为了解决床位问题,做到应收尽收、应治尽治。火神山、雷神山在加速建设,依次收治患者,2月3日,首批能够容纳3400名患者的三家方舱医院也开始搭建。

  2月5日,首批方舱医院建成,开始接收患者,短短十多天里,共建成16座方舱医院,提供14000多张床位。

  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 吴尊友:方舱医院的快速建立和应用对于我们彻底地扭转和控制武汉、湖北的疫情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我们80%的病人是属于轻型、普通型,轻型、普通型的病人不需要特别复杂的医疗照顾,但是把他放到一个专门的地方的话,就是从社会给他隔离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就是把这个传染源从社会上分离开来,避免它继续在社会上传播扩散。

  同时, 630多所宾馆、学校、培训中心和医疗机构改造成密切接触者和疑似患者的隔离房间。到2月中旬,武汉真正实现了由“人等床”到“床等人”。但是,这些病人如何救治,如何进行精准施策?2月2日开始,在中央指导组指导下,武汉市部署实施确诊患者、疑似患者、发热患者、确诊患者的密切接触者“四类人员”分类集中管理。

  “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不懈的努力终于迅速迎来疫情的转机,2月12日,中国境内当日新增确诊病例达到峰值15152例,此后,每日新增确诊病例逐渐减少。转机出现,但依旧不能放松。2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指出疫情防控工作到了最吃劲的关键阶段,强调要 “提高收治率和治愈率”“降低感染率和病亡率”。救治重症,成了当务之急。在中央指导组的部署下,武汉的重症床位从不到2000张,迅速扩展到9100张,国家卫健委组派委属委管医院和各省级医院重症专业团队,成建制接管重症病区,建立专家巡查制度,定期组织专家团队对武汉市定点医院重症患者救治进行巡诊,评估患者病情和治疗方案。

  崔志强曾经是一位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他曾使用ECMO人工肺长达60多天无法脱机,生命危在旦夕。为了救治像崔志强这样的病人,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医疗救治组紧急成立肺移植专家组,调集全国权威力量开展肺移植手术,给他们生的希望。崔志强在多名专家的救治下,成功完成了肺移植手术。

  不遗余力、不惜成本、不惜代价。在救治过程中, ECMO人工肺这样的医疗设备,还有其他医疗资源,不断驰援武汉和湖北。白皮书中,我们看到了这样一组数字,截至5月31日,全国确诊住院患者结算人数5.8万人次,总医疗费用13.5亿元。其中,重症患者人均治疗费用超过15万元,一些危重症患者治疗费用几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全都由国家承担。

  白皮书指出,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疫情发生后,全国上下紧急行动,依托强大综合国力,开展全方位的人力组织战、物资保障战、科技突击战、资源运动战,全力支援湖北省和武汉市抗击疫情,在最短时间集中最大力量阻断疫情传播。3月中旬,全国除湖北省以外疫情形势总体平稳,每日新增病例控制在个位数以内,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效。

  根据疫情防控形势发展,中共中央作出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有序复工复产重大决策。4月8日,武汉解除持续76天的离汉离鄂通道管控措施,4月26日,武汉市所有新冠肺炎住院病例清零。截至5月31日24时,全国新冠肺炎治愈率94.3%,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

  白皮书指出,在全国进行抗疫之时,国际社会给予了宝贵的支持和帮助,而中国也始终同国际社会开展交流合作,加强高层沟通,分享疫情信息,开展科研合作,力所能及为国际组织和其他国家提供援助,为全球抗疫贡献中国智慧、中国力量。

  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 吴尊友:应该说中国对世界抗疫起着非常重要的引领作用。世界卫生组织联合专家组组长也提到了,中国成功阻击新冠肺炎给世界增强了信心。中国采取的措施是有效的、是成功的,我们都可以按照各国的国情,参考中国的模式来制定各国的防控策略。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 辛鸣:向世界传递了人类命运共同体背景下,协和万邦、天下一家的理念情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真正在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和展现,也必将发挥出它更宝贵、更深意义的一种作用。

  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斗争,展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英明领导、科学决策;体现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突显了同舟共济、众志成城的中国精神,彰显了中国的制度优势和治理能力。中国抗疫斗争的艰辛历程,是14亿中国人民的共同记忆。在这过程中,中国人民不分男女老幼,不论岗位分工,都自觉投入到这场人民战争中,作出了自己的贡献,14亿中国人民都是抗击疫情的伟大战士。

  • 相关阅读
  • 国家能源局约谈国家电网:全力防止事故多发频发

      中新网6月9日电 据国家能源局网站消息,为督促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提高安全生产水平,6月1日,国家能源局依据《电力安全监管约谈办法》(国能发安全〔2018〕79号)等有关规定对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开...

    时间:06-09
  • 青海省率先建成并投用应急指挥窄带无线通信网

      新华社西宁6月9日电(记者赵玉和)记者从青海省应急管理厅了解到,青海省日前在全国率先建成并投用应急指挥窄带无线通信网,这将极大提升青海省应急指挥通信保障能力。  青海省应急管理厅科技和信息化处...

    时间:06-09
  • 第一观察|这条大河,习近平总书记一年内考察四次

      8日下午,正在宁夏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黄河吴忠市城区段,调研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情况。   这是总书记一年内第4次考察黄河——   去年8月21日,黄河上游,甘肃。在兰州黄河治理兰铁泵站项目点...

    时间:06-09
  • 中国65周岁及以上人口达1.76亿 对衰老的系统研究要跟上

      2019年底,我国65周岁及以上人口已达1.76亿  对衰老的系统研究要跟上老龄化的速度  本报记者 陈 瑜  日前,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2019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9年我国居民人...

    时间:06-09
  • 习近平为社区志愿者点赞

      8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宁夏吴忠市利通区金花园社区考察。志愿者代表、70岁的回族老党员王兰花告诉总书记,他们2005年成立志愿者服务队,从最初的7名成员发展到现在6万多名,越来越多人参与到志愿服...

    时间:06-09
  • 浮动核电站技术成熟 但标准和监管仍欠缺

      延伸阅读  浮动核电站技术成熟但标准和监管仍欠缺  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起步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浮动平台发展技术和产业已相当成熟,但需要在研究浮动核电领域法规标准以及监管体系的基础上,开...

    时间:06-09
  • 时政微视频|瞰看宁夏

      宁夏被誉为“中国景观的微缩盆景”,   既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也是“塞北江南旧有名”。   这里是古丝绸之路必经之地,   今又架起中阿经贸合作的桥梁。   这里见证了红军...

    时间:06-09
  • 习近平与宁夏的故事

      【学习进行时】习近平总书记8日赴宁夏考察调研。从昔日的苦瘠之地到今天的塞上江南,宁夏的发展是习近平始终的牵挂。新华社《学习进行时》原创品牌栏目“讲习所”推出文章,带您回顾习近平与宁夏的故...

    时间:06-09
  • 鉴往知来,跟着总书记学历史|回望母亲河

      黄河,从世界屋脊出发,九曲蜿蜒,奔流入海,不舍昼夜。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千百年来,黄河养育了无数炎黄子孙,也哺育了中华民族灿烂的文明。   万里黄河自中卫市南长滩入宁夏境,过青铜峡,到石...

    时间:06-09
  • 王毅应约同古巴外长罗德里格斯通电话

      新华社北京6月9日电 6月8日,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应约同古巴外长罗德里格斯通电话。  罗德里格斯表示,古巴高度评价中国在全球抗疫合作中所发挥的引领作用,感谢中国为古巴和拉美应对疫情所提供的大力支...

    时间:06-09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