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野生动物养殖产业转型调整亟待积极稳妥推进

2020-06-23 04:05:13

来源:法制日报

  野生动物养殖产业转型调整亟待积极稳妥推进

  禁令之下养殖场面临卖不得杀不得必须养尴尬局面

  □ 本报记者  朱宁宁

  武夷山康耀蛇类养殖有限公司是福建省野生动物蛇类养殖和经营规模最大的民营企业,经营范围为蛇类驯养、繁殖、零售、批发、蛇文化展示、观赏、旅游观光。其中,食用的蛇类产品约占90%,药用的蛇类产品约占10%。6月1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有关决定和野生动物保护法执法检查组来到这家企业了解相关情况。

  公司负责人张招康,今年40多岁,养蛇养了20多年,养蛇这门手艺到了他这一代已经是第四辈。受疫情影响,今年从正月初二开始,公司就一直处于停业的状态,不但封了厂,而且不允许任何人进入。今年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出台后,张招康意识到,自己的企业必须要转产了。

  张招康坦言,养蛇虽然很辛苦,但是20多年自己一门心思都是在做这个事,没有其他劳动技能,公司一旦关闭全家生活都将面临困难。一方面,张招康确实觉得保护野生动物是应当且必须的,《决定》很有必要,他坚决支持,也一定会转产。但另一方面他又有些舍不得,感觉养蛇这个行当还是不能丢。所以,初步打算是想做蛇类的研学基地,帮助孩子了解蛇的性质,教会孩子如何防止被蛇咬、如果被咬了该怎么自救等。

  而眼下他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该如何依法妥善处理各类产品。“目前公司还有50吨各类蛇制品库存以及20000多条冻蛇,这些都不知道该怎么处理。下一步,该如何转产、如何及时调整、转变生产经营活动也还未知。我们希望政府能够尽早出台相关政策,引导我们养殖户转型升级。”张招康说。

  张招康面临的难题并非个例。据了解,福建省野生动物养殖产业已初具规模,现有各类野生动物养殖场1019家,按养殖目的分类,食用类912家、观赏类97家、药用类7家、科研类3家。以食用为目的养殖场(食用类)共涉及动物29种、总存栏数约2060万只(大宗养殖种类有棘胸蛙、蛇类等),从业人员较多,约2500人。一些养殖场面临资金链断裂、负债无力偿还、饲料断供等压力,加上压栏动物挤占饲养场所以及竹鼠、豪猪、果子狸、蛇类4种动物养殖前景不明,还需要继续投入饲喂等问题,加剧了养殖户的焦虑。因此,贯彻落实《决定》当前的主要难点在于现有合法养殖场的退养转产转岗。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福建省人大常委会对野生动物保护法进行执法检查时,各地普遍反映,目前对于需要转型调整的养殖企业相关配套的补偿、处置、转产政策措施尚未及时全面跟进和明确,很多养殖场处于卖不得、杀不得、必须养的尴尬局面,养殖户资金压力大,经济损失也较大,给社会带来不稳定因素。

  “根据国家发布的畜禽和水生动物目录名录,我们经过认真梳理,以食用为目的养殖的29种动物中有25种可以通过依法纳入畜禽和水生动物管理或者引导调整养殖目的等方式转型,需要退出以食用为目的养殖的动物有竹鼠、豪猪、果子狸、蛇类4种。退养的4种动物共涉及建档立卡贫困户151户、投资金额约372万元。”福建省林业局负责人说。

  据介绍,按照《决定》关于支持、指导、帮助受影响的农户调整、转变生产经营活动的要求,福建省一直在积极推进养殖场退养转产转岗。在落实扶持政策方面,经福建省政府批准,福建省林业局以省保护野生动物、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工作联席会议文件形式下发以食用为目的野生动物养殖场退养转产转岗实施方案,实施退出补偿、优化贷款手续引导养殖调整、发展替代产业、加大就业帮扶、落实精准扶贫、加强综合利用、开拓增收渠道等8条扶持政策。

  据悉,目前,福建省各地正按照“一场一策”,落实扶持政策,推进养殖场规范、平稳、有序、有效退养转产和从业人员转岗。截至6月初,已有120家养殖场完成调整转型。

  • 相关阅读
  • 交通运输部:全国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客车率达99.99%

      中新网6月23日电 (张旭)记者从23日举行的交通运输部例行发布会上了解到,截至目前,全国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通客车率分别达99.97%和99.99%。交通运输部将持续加大政策倾斜和工作力度,推进交通扶贫脱...

    时间:06-23
  • 全国铁路7月1日起实施新图 多条新线相继开通

      中新网客户端6月23日电(记者 马学玲)记者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国铁集团”)获悉,7月1日零时起,全国铁路实施三季度列车运行图,多条新线相继开通,铁路客货运输能力进一步提升,列车开行将...

    时间:06-23
  • “90后”航天新人逐梦苍穹:多一分严谨就多一份底气

      央视网消息(记者 董淑云 通讯员 高崇芮):6月23日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随着发射指令的发出,山谷中火箭在巨大的轰鸣声中一飞冲天,直奔苍穹。由航天科技有限公司所属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的长...

    时间:06-23
  • 远望6号船精准测控北斗三号“收官星”

      中新网远望6号船6月23日电 (赵金龙 高超 郭超凯)北京时间6月23日9时43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最后一颗组网卫星。火箭点火起飞约20分钟后,...

    时间:06-23
  • 河北雄安新区:累计报告确诊病例12例 疫情基本控制

      中新网雄安6月23日电(记者 崔涛)23日,中新网记者从河北省卫生健康委驻雄安新区新冠防控指导组(以下简称“河北省工作组”)获悉,截至6月22日,雄安新区报告确诊病例12例(均在安新县),无症状感染者4例(...

    时间:06-23
  • 严管厚爱并重 浙江出台实施办法全面深化公务员平时考核

      浙江在线6月23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何苏鸣)近日,省委组织部印发《浙江省公务员平时考核实施办法》(下称“实施办法”),旨在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有关干部考核的重要指示要求,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

    时间:06-23
  • “数”说北斗 | 北斗与我们的生活关系“几”何?

      “数”说北斗 | 北斗与我们的生活关系“几”何?  央视网消息: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定位精度能达到多少?北斗的短报文通信一次能发多少个字?我们的手机有多少兼容北斗系统?我们身边的北斗应用都在...

    时间:06-23
  • 长江口南槽航道治理一期工程交工运行

      中新网上海6月23日电 (记者 于俊)长江口南槽航道治理一期工程23日通过交工验收,正式投入运行,长江口由此新增了一条优质辅助航道。   作为长江的入海通道和咽喉,长江口上起徐六泾、下迄入海口。长...

    时间:06-23
  • 北斗助推国产芯片发展 自主创新北斗芯片实现产业化

      北斗助推国产芯片发展 自主创新北斗芯片实现产业化  央视网消息:随着北斗系统全球组网的步伐,北斗芯片的研发生产技术也在逐步成熟。从最初的全部进口到现在的自主研发,从当年的跟随学习到现在的比肩...

    时间:06-23
  • 北斗系统关键器部件百分百国产化 攻克数百项关键技术

      北斗系统关键器部件百分百国产化 攻克数百项关键技术  央视网消息:北斗系统是着眼于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卫星导航系统,是为全球用户提供全天候、全天时、高精度定位、导...

    时间:06-2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