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中国研制难度最高的超导磁体抵达ITER现场

2020-06-29 16:08:05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合肥6月29日电 (记者 吴兰)记者29日从中科院合肥研究院获悉,法国当地时间6月26日上午11时,在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总装现场ITER计划极向场6号超导线圈(PF6线圈)抵达欢迎仪式上,由该院等离子体所承担研制的PF6线圈正式交付至法国ITER现场。

  PF6线圈是ITER装置主机的最重要部分之一,位于ITER装置超导磁体的底部,是目前国际上研制成功的重量最大、难度最高的超导磁体。

PF6线圈在法国陆运中。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所供图 PF6线圈在法国陆运中。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所供图

  在中国国际核聚变能源计划执行中心支持下,经过6年的自主创新,总重超过400吨、外径超过11米的PF6线圈于2019年研制成功,今年3月由合肥始发,通过海运发往法国南部的卡特拉舍ITER现场。在克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国际物流严重受阻、人员防控制约等不利影响的因素下,PF6近日顺利抵达交付目的地。

  欢迎仪式上,ITER总干事BernardBIGOT和欧盟聚变委员会负责人JohannesSchewmer称赞PF6线圈的顺利抵达,集中体现了国际聚变人在共同抗击疫情的过程中,携手同行、全力以赴,确保ITER项目进程的决心和目标,感谢中国聚变人在守望全人类的聚变终极梦想中所做出的重要贡献。

  当日,欧盟聚变委员会ITER部负责人JeanMarc、ITER组织总装首席总工程师武松涛等出席了欢迎仪式,中科院合肥研究院副院长兼等离子体所所长宋云涛代表中方研制团队通过视频连线与会。

PF6线圈正式交付至法国ITER现场。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所供图 PF6线圈正式交付至法国ITER现场。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所供图

  PF6线圈的顺利交付,为ITER计划2025年第一次等离子体放电的重大工程节点奠定了重要基础,对于ITER整个计划的进度具有积极的提速推进意义。

  据悉,目前有一支百余人的中国聚变科研团队正在法国ITER现场紧张地开展ITER总装任务工作。

  由欧盟、美、日、俄、中、韩、印七方共同承担的ITER计划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多边国际科技合作项目之一,是实现未来商业用聚变能的关键一步,对从根本上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能源问题、环境问题和社会可持续发展问题具有重大意义。

  • 相关阅读
  • 北京教育考试院下发通知 公布高考相关安排和日程

      中新网6月30日电 据北京教育考试院官网消息,北京教育考试院29日下发《北京市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及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工作的通知》,对今年高考考试时间、评卷和成绩发布等作出...

    时间:06-30
  • 福建进一步放宽放开落户限制 两城市取消连续居住年限要求

      福建进一步放宽放开落户限制 福州、厦门取消连续居住年限要求   福建公安部门消息,近期,福建省公安厅、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关于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若干措施》,提...

    时间:06-30
  • 王毅同埃塞俄比亚外长格杜通电话

      中新社北京6月30日电 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29日同埃塞俄比亚外长格杜通电话。   王毅表示,中国同埃塞俄比亚是好朋友,好伙伴。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中国同埃塞一直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双...

    时间:06-30
  • 两部门向3省紧急预拨1.5亿元中央自然灾害救灾资金

      财政部、应急管理部向3省紧急预拨1.5亿元中央自然灾害救灾资金 支持地方抗洪抢险救灾工作   6月29日,财政部、应急管理部向四川、贵州、湖南3省紧急预拨中央自然灾害救灾资金1.5亿元,主要用于支持受...

    时间:06-30
  • 第一报道|面对全球新挑战 习主席的这些论述启迪世界

      新华社北京6月29日电 2019年6月 习近平主席接连四次出访 创造新中国外交史上的纪录 繁忙“外交月” 习近平从建设新型国际关系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 亲自开展双多边外交 为国际合作和全球...

    时间:06-30
  • 诋毁中非关系的任何企图都是徒劳的

      诋毁中非关系的任何企图都是徒劳的(钟声)  中非团结抗疫特别峰会达成广泛共识,取得丰富成果,彰显关键时刻中非“团结抗疫、共克时艰”的坚定决心。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却对此耿耿于怀,时隔一周竟然煞有...

    时间:06-30
  • 太空采矿,第一铲该从哪挖

      太空采矿,第一铲该从哪挖  本报记者 金 凤   此前,据外媒报道,美国发布了一份名为《太空资源开采和使用的国际支持保障》的文件,为将来美国进入太空,尤其是前往月球和小行星开采太空资源正式确立...

    时间:06-30
  • 单细胞组学技术施“援手” 人类巨噬细胞的基因全貌有望呈现

      单细胞组学技术施“援手” 人类巨噬细胞的基因全貌有望呈现  本报记者 叶 青  一直以来,对人类巨噬细胞起源和发育的研究困难重重,因为在发育早期巨噬细胞不但极其稀少,更无法示踪标记。暨南大学基...

    时间:06-30
  • 时评:毫无道德底线的“谎言复读机”让美国蒙羞

      新华时评:毫无道德底线的“谎言复读机”让美国蒙羞  新华社北京6月29日电 题:毫无道德底线的“谎言复读机”让美国蒙羞  新华社记者杨依军、孙奕  “谎言复读机”又开始嗡嗡作响了——围绕应对新...

    时间:06-30
  • 申纪兰留下的脱贫宝藏:造林造出“绿色银行”

      中新网长治6月30日电 题:申纪兰留下的脱贫宝藏:造林造出“绿色银行”   作者 高雨晴   “我要继续将造林事业做大做强,将她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传承下去。”29日,山西省长治市平顺县西沟...

    时间:06-3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