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中印部队“脱离接触”?专家谈5000米高原对峙如何化解

2020-07-02 05:49:05

来源:环球时报

  中印一线部队“脱离接触” 专家解读5000米高原对峙如何化解

  【环球时报-环球网报道记者 郭媛丹】7月1日,《环球时报》记者从中国边防部队消息人士处获悉,中印双方一致同意,分批次组织一线部队“脱离接触”,切实采取有力措施,促进边境地区局势降温。

  清华大学国家战略研究院研究部主任钱峰1日对《环球时报》表示,这是一个积极信号,表明6月15日中印官兵冲突造成流血事件后的边境紧张局势正趋向缓和。

  中印双方在加勒万河谷地区冲突起于今年春季。中方对加勒万河谷地区拥有主权,4月份印度边防部队单方面在该地区抵边修建设施。5月6日凌晨,印度边防部队越线进入中国领土构工设障,阻拦中方边防部队正常巡逻,试图单方面改变边境管控现状。6月15日晚冲突升级,中印双方官兵发生激烈肢体冲突,造成人员伤亡。6月24日,中国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吴谦介绍,“6月15日晚,印度一线边防部队公然违背双方达成的共识,出尔反尔,再次越过实控线向中方蓄意挑衅。中方官兵在现地交涉时,突然受到印方暴力攻击。这引发双方官兵激烈肢体冲突,造成人员伤亡。”

  在此期间,中印双方一致同意采取切实措施,缓和边境地区局势,这表现在一个月内举行三次军长级会谈。6月6日,中印两国边防部队举行首次军长级会晤。双方冲突事件发生的第7天即22日,第二次军长级会谈举行。6月30日,中印边防部队举行了第三轮军长级会谈。双方一致同意,分批次组织一线部队“脱离接触”,切实采取有力措施,促进边境地区局势降温。中国边防部队消息人士对《环球时报》表示,此次军长级会谈充分表明双方缓和一线紧张局势、避免事态进一步升级的共同意愿。

  据《印度斯坦时报》6月30日报道,印度军队已经在加勒万河谷地区部署了6辆T-90主战坦克和肩扛式防空导弹系统,此外,印度媒体报道称,印度不断向该地区增派兵力,目前已部署超过36000人。

  钱峰表示,6月15日冲突事件发生后,双方虽然很快进行了第二次军长级会谈,但事实上现地军事对峙并没有降温,印度方面在不断向边境地区增派兵力和装备,加勒万河谷附近地区战场容量非常有限,在如此狭小地区囤积这么多兵力,只能进一步增加边境地区的紧张局势。“第三次军长级会谈达成分批次组织一线部队

  ‘脱离接触’的共识,表明了两国军方致力于通过和平谈判解决分歧、为当前局势降温的决心,这也是两国政府避免冲突进一步升级的意志体现。”

  实际上,在6月6日,中印首次军长级会晤时中,双方同意通过现地指挥官会晤商定分批撤军事宜,但没有想到6月15日的突发事件打断了共识,局势陡然紧张。那么第三次军长级会谈的共识是否会使得事情最终得以解决?对此,钱峰表示,“从对峙事件发生至今,中印高层管控紧张局势、维护边境和平稳定的意图是一以贯之的,这也是为什么两国边防部队会在这么多年历史上多次开启军长级会谈的根本原因。此外,可能还有一个必须考虑的客观因素,加勒万地区地处高原,平均海拔5000米以上,高寒缺氧。一旦继续拖下去,9月份后当地就更难适合人员驻留。因此双方部队长期驻扎和对峙也是不太现实的。鉴于这些情况,两国在政治上和军事上都希望尽快和平解决争端,而不是旷日持久地拖下去。”

  对于会不会再度爆发6月15日那样的偶发事件,钱峰表示,这也是中方多次强调印度应与中方相向而行,严格管束好一线部队的原因。如果一线部队官兵情绪上受到冲突事件的影响,再次发生意外事件,不仅会打乱和谈进程,可能将会给现地局势火上浇油,出现双方都不愿意看到的局面。

  钱峰认为,从军事角度看,双方分批次组织一线部队脱离接触需要一个过程。一方面,双方部队都需要时间来观察对方是否遵守共识,然后根据评估情况,逐步回撤目前增派至边境地区的兵力,确保边境地区恢复平静。另一方面,双方增派的部队和装备也是在过去一个多月时间内分次分批进驻的,现在即使陆续归建,“这也需要一段时间”。

  • 相关阅读
  • 公安机关和教育部门严打“涉考”违法犯罪维护高考安全

      公安机关和教育部门严打“涉考”违法犯罪维护高考安全  新华社北京7月5日电(记者胡浩、熊丰)记者5日从教育部了解到,为维护高考安全,2020年以来,全国公安机关网安部门会同教育部门对利用互联网和无...

    时间:07-05
  • 她们才是乘风破浪的姐姐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7月5日电 题:她们才是乘风破浪的姐姐   作者 任思雨   今年有两个词很火,一个是女性力量,一个是乘风破浪。两位刚辞世不久的老人,用一生诠释了这两个词。   她们就是于蓝和...

    时间:07-05
  • 洞庭湖858公里堤防水位超警 29个堤垸防汛形势严峻

      新华社长沙7月5日电(记者周楠)记者从湖南省水旱灾害防御事务中心了解到,截至5日18时,洞庭湖区共有29个堤垸、858公里堤防的水位超警戒,水位仍维持上涨趋势,防汛形势严峻。湖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已决定...

    时间:07-05
  • 加强防范!长江中下游等地再遇持续强降雨

      新华社北京7月5日电(记者高敬)记者从中央气象台获悉,气象监测显示,西南地区东部至长江中下游一带强降雨已于4日再次开启,预计未来四天,持续性强降雨将笼罩在上述地区。中央气象台7月5日10时发布暴雨黄...

    时间:07-05
  • 延长营业时间、推出“深夜套餐”……广州出招促夜经济回暖

      新华社广州7月5日电(记者胡林果)夜间出行和消费数据显示,广州市的夜经济正在回暖。自广州市启动夜间消费节以来,多个商场推出夜间活动,不少商家通过延长营业时间、运用消费券、直播、外卖等方式刺激夜...

    时间:07-05
  • 水清岸美产业兴——江苏南通小康路上的绿色实践

      水清岸美产业兴——江苏南通小康路上的绿色实践  新华社南京7月5日电 题:水清岸美产业兴——江苏南通小康路上的绿色实践  新华社记者杨丁淼、孙雯骥  近年来,一场围绕生态保护和修复的绿色实践在...

    时间:07-05
  • 综合消息:北京疫情仍有传播风险 多地报告从俄罗斯入境感染者

      (抗击新冠肺炎)综合消息:北京疫情仍有传播风险 多地报告从俄罗斯入境感染者   中新社北京7月5日电 北京4日新增确诊病例2例,连续7天呈个位数增长。北京市官方5日表示,当前首都疫情态势可防可控可预...

    时间:07-05
  • 辽宁查明隐患点2700余处 降低汛期地质灾害风险

      新华社沈阳7月5日电(记者孙仁斌)辽宁省即将进入主汛期,据预测,今年汛期全省气候形势复杂严峻,极端天气和降水总量偏多,气象和地质灾害的监测预警工作将面临较高的风险和挑战。辽宁省自然资源部门已查...

    时间:07-05
  • “轨道上的长三角”:打通区域经济大动脉

      “轨道上的长三角”:打通区域经济大动脉  新华社上海7月5日电 题:“轨道上的长三角”:打通区域经济大动脉  新华社记者胡洁菲、何欣荣  “天堑变通途”的故事,再次赋予长三角无限想象力。继6月...

    时间:07-05
  • 【每日一习话】准确识变 科学应变 主动求变

      习近平:形势在变、任务在变、工作要求也在变,必须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把解决实际问题作为制定改革方案的出发点,把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改革、涉及重大制度创新的改革、有利于提升群众获...

    时间:07-0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