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守住这片牧场,就是守住了神圣国土

2020-07-07 11:26:26

来源:西藏日报

  拉郊

  藏语意为“大山的背面”

  山南市洛扎县拉郊乡地处喜马拉雅山脉深处

  南与不丹接壤

  平均海拔3675米

  高耸云端的山脉上

  红豆杉、云杉、冷杉等珍稀植物频现

  松茸、黄连、三七、天麻、羊肚菌等

  林下资源丰富多样

  这里承载着拉郊人生活的全部

  是拉郊人的生命之源

  

  从拉郊出发往南,翻过海拔4800多米高的切公拉山和冷母公拉山,抵达山谷底部,美丽的拉郊乡小康示范村杰罗布展现在眼前。

  干净的街道、新建的牧民房漂亮工整,屋顶上,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袅袅炊烟从高高垒起的烟囱里飘出,寂静的山谷弥漫着浓浓的烟火气息。

  新屋遮风避雨,热茶暖心暖身,欢声笑语,盈满厅堂,一切都那么美好、幸福。

  在杰罗布第一批村民米久扎西的讲述中,时光回到1995年。

  

  那个时候,这里大半年时间大雪封山,与外界完全处于“失联”状态。在这里游牧的牧民如同生活在“孤岛”,还要经常提防棕熊、豹子等猛兽的侵扰。这里环境恶劣、条件艰苦,目光所及之处,毫无人烟,仅有的两间小牧屋也在风雨的侵蚀下破败不堪。

  杰罗布,再远也是祖国的神圣领土,再苦也是滋养世代拉郊人的牧场。

  为了守护祖祖辈辈赖以为生的牧场,循着祖辈的足迹,1995年,时任拉郊乡乡长古桑旦增动员米久扎西和同村的另外3位村民赶着62头牲畜,翻过海拔4500多米的切公拉山和4800米的冷母公拉山,来到杰罗布(白玉地区)附近的马家塘定居。从此,这里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嵌进了拉郊人的心里,印在了拉郊人的生命里。

  

  杰罗布常年气候潮湿、高寒缺氧,遇到大雪封山就处于与外界完全失联的状态,在这里放牧守边,所需的给养都得靠人背畜驮。在这里放牧守边,就意味着需要忍受很多常人不能忍受的寂寞和孤独,也意味着要面对现实环境带来的各种考验。

  当平凡的生活与守土固边连在一起,祖国的神圣就嵌入到了每一名拉郊人的平凡生活中,而平凡生活中每一个积极、自觉的举动,都是中华民族边民爱国爱家心灵原色的具体展现。

  1998年冬,大雪没日没夜的下,拉郊到杰罗布的两座大山被2米多厚的积雪覆盖,守边的4位村民和70多头牦牛断了粮草,如果粮草不能及时送到杰罗布,他们就只能饿死、困死在杰罗布。

  

  “我去送,绝不能让他们饿死在那里。”天一亮,年仅22岁的边巴次仁就赶着十几头牦牛消失在了漫天风雪中,牦牛的背上,是数量不多的糌粑、大米和饲草。

  山里寒风呼啸,温度很低,脚刚踏下去,雪就漫过了膝盖,急促的雪片拍打在边巴次仁的额间面庞,化为水,在领口凝结为冰。要前进,就只能一步一步向前挪。饿了就吃点随身携带的糌粑,渴了就抓把雪塞进嘴里,累了就用塑料布裹住自己在雪地里打个盹。

  一天一夜的艰辛跋涉,“雪人”边巴次仁出现在了米久扎西和其他3位村民被困的牧场。守边的村民和牦牛从死亡线上回来了,边巴次仁却在返回拉郊的途中不幸遇上雪崩,长眠在了大山之下。

  

  从此,对这片牧场,除了肩上的责任,拉郊人多了一份源自心底的不舍和行动的自觉。

  为了将10个重达2000斤的界碑送到山上,在拉郊乡书记古桑旦增的带领下,牧民们8人一组,用肩扛、用手抬,整整花了4天的时间将界碑依次树立在边界线上,界碑上,红色的汉字鲜艳夺目,界碑上,海拔、地名、日期等坐标值清晰夺目。

  立好的界碑前,古桑旦增缓缓蹲下,布满灰尘的手掌在界碑的字里行间摸索、停顿,脑海中,时任洛扎县委书记扎西达杰叮嘱他的那句话清晰浮现,“你是拉郊的热血儿郎,今生注定属于拉郊,你要带领着我们的群众守好我们的牧场,守好我们的国土。”想到这里,古桑旦增的泪水汹涌而出,抱着界碑,喃喃自语地说,“我做到了,扎西达杰书记,我做到了……我们拉郊乡的群众守住了祖辈的牧场,守住了祖国的领土。”

  “在牧场树界碑的时候,我们家两个男人都去了。有了界碑,以后再去放牧、挖黄连、采松茸就更有底气,因为这是我们国家的领土。”说起2012年村里的那件大事、喜事,幸福的光芒就在拉郊乡村民次仁拉姆的脸上洋溢着。

  

  如今,在拉郊人心里,放牧守边,是生活更是工作,是本分更是职责,爱国守边已和他们血脉相连。“历史上属于别人的就算是金山银山,我们也不要。可历史上属于我们的土地,就算只有石头、沙子我们决不能丢。”这是拉郊人对祖国、对人民的庄严承诺,也是拉郊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做神圣国土的守护者、幸福家园的建设者”重要指示的具体实践。

  杜鹃花又到了一年一季的绽放时节,拉郊人开始了每年例行的巡山行动。他们扛着五星红旗,6人一组,穿过密林,跨过溪流,仔细巡查着这里的一山一水、一花一草,每一块小石头都不曾落下。通常,这样的巡山会持续一到两个多月。

  

  有国才有家,守住了国土才有了建设幸福家园的基础,国好、家好,生活自然会越来越好——

  2004年,拉郊乡获批为边境特殊乡;

  2005年,县城通往拉郊乡的公路历经艰难险阻修通,从此,拉郊人结束了翻山越岭进出拉郊的历史;

  2006年,拉郊实施安居工程,拉郊人从石木结构的旧房搬进了宽敞明亮的安居房。这一年,拉郊电站投产发电,拉郊人告别了靠酥油灯照明的艰难岁月;

  2007年,人畜饮水工程引进拉郊,拉郊人从此喝上了干净的自来水;

  2016年,拉郊乡通往杰罗布的砂石路修通,杰罗布不再是“孤岛”;

  2018年11月,拉郊乡拉郊村小康示范村建设完工。同年10月,杰罗布村小康示范村建设完工,这一年,在杰罗布常住守边的群众达到10户23人;

  2019年,拉郊乡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797.89万元,人均纯收入达到20497元,成为洛扎县脱贫摘帽最早的乡,也是人均收入最富裕的乡。

  屋外,淅淅沥沥的雨下个不停,屋内,淡淡的奶香在空气中弥漫。抬头望去,云层之中,鲜艳的五星红旗在雪山之巅若隐若现,山顶的巨石上,硕大的“中国”二字遒劲有力,新建的杰罗布村党群服务中心洁白的墙壁上,“做神圣国土的守护者,幸福家园的建设者”几个大字在雨水的冲洗下愈加亮眼,它是拉郊人神圣的使命,也是拉郊人心中的最美愿望。

  记者:王莉 李有军 段敏 拉巴卓玛

  拍摄、剪辑、配音:拉巴卓玛

  • 相关阅读
  • 铭记历史 共祈和平

      铭记历史 共祈和平   本报北京7月7日电 今年7月7日是全民族抗战爆发83周年纪念日,各地举行多种形式的活动,铭记历史,追思先烈,汲取奋进力量,凝聚起坚不可摧的民族精神。   7月7日,辽宁沈阳...

    时间:07-08
  • 非常时期非常高考

      非常时期非常高考  ——北京高考首日见闻  本报北京7月7日电(记者晋浩天)一场风雨过后,明丽的朝阳如约而至。7日,北京近5万名考生迎来高考首日,走进遍布全市的132个高考考点。疫情防控下的非常高...

    时间:07-08
  • 北斗卫星入高考语文卷,谈科学、又不止科学

      北斗卫星入高考语文卷,谈科学、又不止科学  7月7日,前段时间刷屏的“北斗三号”,出现在了高考语文试卷北京卷的作文题中。   “(北斗卫星导航)整个系统由55颗卫星构成,每一颗都有自己的功用,它...

    时间:07-08
  • 防沙治沙数十春秋 生态治理,中国给世界带来了什么

      防沙治沙数十春秋 荒漠添绿黄沙生金   生态治理,中国给世界带来了什么 中国遏住了荒漠!   八大沙漠、四大沙地,分布在中国西北、华北以及东北西部,形成一条西起塔里木盆地、东至松嫩平原西部...

    时间:07-08
  • 海内外侨胞点赞北京防疫成效

      “点穴式”防疫精准到位 整体疫情趋稳向好  海内外侨胞点赞北京防疫成效(侨界关注)  根据北京市疾控中心7月6日发布的数据,7月5日0时至24时,北京市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例。北京市已连续8天出现...

    时间:07-08
  • 全球四分之一新绿来自中国

      全球四分之一新绿来自中国(生态治理的中国奇迹(16))   “看见亲手栽下的林子起来了,就如同看见自己的孩子长大成人。”76岁的陈彦娴是河北省塞罕坝林场第一批建设者中的一员,退休后,她的一大乐趣...

    时间:07-08
  • 科技+文旅,让你“说走就走”

      破解信息资源不畅通和细分营销难点  科技+文旅,让你“说走就走”(网上中国)  近年来,文化和旅游信息化发展加速,5G、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正在有效解决文旅管理、服务及营销等方...

    时间:07-08
  • 过度反应各自为政 疫情防控考验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

      疫情防控考验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  “土政策”隔离来自北京人员防控难以实现全国“一盘棋”   □ 本报记者   文丽娟   □ 本报见习记者 白楚玄   “综合防控风险、复工复产和群众出行需求等...

    时间:07-08
  • 暴雨“橙警”发布 南方部分地区仍有暴雨

      暴雨“橙警”发布 南方部分地区仍有暴雨  此次降雨区与前期的重叠;过去一个多月,皖鄂浙渝累计降雨量为59年来同期最高  今年首个暴雨橙色预警发布。今天江汉东部、江南北部、川黔滇等地的部分地区有...

    时间:07-08
  • 勿忘国耻 实干兴邦——写在全民族抗战爆发83周年之际

      勿忘国耻 实干兴邦——写在全民族抗战爆发83周年之际  新华社北京7月7日电 题:勿忘国耻 实干兴邦——写在全民族抗战爆发83周年之际   新华社记者王君璐、李放、张骁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者悍...

    时间:07-08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