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习近平的深情牵挂:“安心水”怎润百姓心

2020-08-05 15:33:08

来源:人民网

  习近平总书记牵挂的全面小康“硬任务”系列报道之二

  习近平的深情牵挂:“安心水”怎润百姓心

  宋子节

  编者按:2020年6月1日出版的第11期《求是》杂志发表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补短板问题》,就补齐短板进行了深刻阐述,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指明了工作着力点。

  习近平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牵涉到方方面面,但补短板是硬任务。8月3日起,人民网推出“习近平总书记牵挂的全面小康‘硬任务’”系列报道,深入解读这篇重要文章的精髓要义。

2019年4月16日下午,习近平主持召开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2019年4月16日下午,习近平主持召开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在饮水安全方面,还有大约104万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没有解决,全国农村有6000万人饮水安全需要巩固提升。”2019年4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上语重心长地说。“如果到了2020年这些问题还没有得到较好解决,就会影响脱贫攻坚成色。”

  民以食为天,食以水为先。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要把好饮水安全的“总闸门”,补齐饮水安全的“小康短板”,让一泓清泉润泽百姓的心。

  补齐“饮水安全”短板,问题比想象得更复杂

  提到水资源匮乏,不少人都会将其与龟裂的大地和常年干旱的地区联系起来。实际上,在中国,想要补齐奔小康的“饮水安全”短板,问题比人们想象的要复杂得多。

  在我国,想要解决贫困地区饮水问题并非易事——

  首先,中国水资源具有稀缺性、降水时空分布不均衡等先天特征。据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张春玲等专家于2013年发表的《浅析中国水资源短缺与贫困关系》显示,水资源存在着资源型短缺、工程型短缺和水质型短缺三种形式。华北地区、西北地区、辽河流域属于资源型缺水区域。而长江、珠江、松花江流域以及南方沿海地区出现工程型缺水,水利基础设施薄弱;在珠三角、长三角等丰水区,受河道水体污染、冬春枯水期咸潮等影响,清洁水源严重不足。

  其次,贫困地区又多分布在多石山区、荒漠区、高寒山区、黄土高原区等地,较为偏僻,远离经济中心地区,基础设施薄弱,水资源短缺,特别是资源型、工程型缺水尤为突出。

  路漫漫其修远兮。一滴水,困住了许多贫困地区的百姓奔向小康的美好愿景。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水利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治水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明确提出“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为推进新时代治水提供了科学指南和根本遵循。

  2013年2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引洮供水一期工程,提出“民生为上、治水为要,要尊重科学、审慎决策、精心施工,把这项惠及甘肃几百万人民群众的圆梦工程、民生工程切实搞好,让老百姓早日喝上干净甘甜的洮河水”。

  2019年4月16日,在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饮水安全有保障主要是让农村人口喝上放心水,统筹研究解决饮水安全问题。”还特别指出各地情况并不相同,“对饮水安全有保障,西北地区重点解决有水喝的问题,西南地区重点解决储水供水和水质达标问题。”

  2020年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强调,要加快扶贫项目开工复工,易地搬迁配套设施建设、住房和饮水安全扫尾工程任务上半年都要完成。

  一句句铿锵话语为保障饮水安全、维护群众利益指明方向。在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下,一幅热火朝天的奋斗蓝图已经在华夏大地上徐徐展开。

  一地一策,为贫困地区引来“安心水”

  饮水安全影响着脱贫攻坚工作的成色。汩汩清水汇聚起殷殷真情,谱写着脱贫攻坚道路上万众一心的凯歌。

  2013年2月2日至5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甘肃看望慰问各族干部群众。那次考察,习近平总书记绕过九曲十八弯,先后来到海拔2400多米的定西市渭源县元古堆村和海拔1900多米的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布楞沟村,入户看望老党员和困难群众。

  缺水干旱是制约甘肃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的一个主要难题。在一户人家,习近平总书记特意端起一瓢水品尝,感受村民真实的生活状况。之后,习近平总书记专程来到渭源县引洮供水工程工地视察,他对当地和随行的国家有关部委负责同志说了8个字:“民生为上、治水为要”。

  2014年,甘肃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跨流域调水工程引洮供水一期工程正式竣工,汩汩清冽的洮河水流进旱塬山乡,激活了贫瘠陇中的希望之源。2015年,总投资73.06亿元的引洮供水二期工程正式开工,建成后,将有268万余人从中受益,29万余亩旱地变良田。

  2019年9月18日,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黄河流域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区域。”“ 积极支持流域省区打赢脱贫攻坚战,解决好流域人民群众特别是少数民族群众关心的防洪安全、饮水安全、生态安全等问题,对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民族团结具有重要意义。”这些指示点明了保障黄河长治久安的重要意义。

  蜿蜒的黄河水流经陕西省府谷县。这里因其特有的地理特性导致水资源分布的时空不均,境内水土流失严重。村民常年要到几公里外的水井挑水吃。2019年,府谷县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146处,解决了全县2.4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扩大农村饮水安全项目的覆盖范围和惠及程度。

  从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新解决农村6300多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到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支持现代农业设施、饮水安全工程和人居环境整治……可以看到,解决饮水问题始终是政府牵挂的一件大事。

  “中国在解决饮水安全问题时离不开‘精准’二字。”北京大学贫困地区发展研究院院长雷明指出,“第一要点是精准识别,摸清不同地区缺水原因与缺水地区分布,区分缺水、水质差等不同因素造成的缺水。第二要点是精准施策,因人施策、因户施策、因地区施策,地方将保障饮水安全纳入到县级脱贫攻坚项目库中,优先安排资金,优先组织解决。”雷明强调,“在治理过程中各地探索创新组织模式,比如‘政府+社会+企业’‘龙头企业+协会’等,精准发力采取多项有效措施。”

  “综观我国解决贫困地区饮水安全问题,形成了具有明显的中国特色的经验——因地制宜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不搞 ‘一刀切’。整体上采取了集中供水和分散式供水模式,如城郊采取与城市并网的方式供水,远离城镇人口相对集中的中心村采取新建集中饮水安全工程等。”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姜文来指出,“同时,我们建立了中国特色的农村饮水安全工作机制,采取了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各负其责,确保将农村饮水安全落实到实处。”

  有水百业旺,一涓“致富水”滋润千万家

  2019年,在第六个国家扶贫日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对脱贫攻坚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各地区各部门务必咬定目标、一鼓作气,坚决攻克深度贫困堡垒,着力补齐贫困人口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和饮水安全短板,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同全国人民一道迈入小康社会。

  要想奔小康,就要搬开“水资源匮乏”的绊脚石。没有水,注定贫瘠。水,还是一道关乎生存与发展、脱贫与致富的千年命题。

  “消失几十年的湖泊回来了!”站在塔里木河尾闾台特玛湖岸边,塔里木河流域管理局副局长吾买尔江·吾布力感叹。20年生态输水,塔里木河流域生态改善,草木婆娑、飞鸟翔集的风光重现。

  不仅如此,有水焕生机,解渴水变“致富水”。发展乡村旅游,更多人吃上“生态饭”。当地政府扶持开发4A级景区,每天平均接待游客上千人次。村民在景区打工,每月工资有2600多元。

  有了水,一切都活泛了。发展产业有了根基,脱贫攻坚有了保障。一座座蔬菜大棚拔地而起,一个个牛羊养殖场已具规模,一个个企业落地生根。一涓“致富水”滋润了千万家。

  盼水、祈水;寻水、引水。来之不易,所以更加珍惜。

  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引洮供水一期工程时说:“北方缺水,要认真研究节水灌溉技术,不能搞大水漫灌,把有限的水资源用到最需要的地方。”

  良性运行实现综合效益的最大化,避免得来不易的水资源污染、浪费,是人们广泛而朴实的心愿。

  根据《2020年水利扶贫工作要点》,水利部将督促地方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建立常态化的“回头看”机制;对贫困地区、各渠道反映问题较多地区以及山区和偏远地区,加大暗访核查和“靶向”核查力度……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之年,饮水安全的“短板”不仅要补齐,还要补牢。

  “饮水安全不是‘时点’问题,而是一项长期工作。要建立稳定的安全供水机制——包括水质、水量、方便程度、保障率。未来我们要认真 ‘回头看’,包括基础水源地保护、管网建设、水质水量保障措施、运营运行等,为贫困地区人口安全饮水提供长久保障。”雷明指出。

  “保障农村饮水安全不单是应急问题,更要长久地为农民服务。”姜文来表示,“要建立农村饮水安全可持续机制,保障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质量。同时,通过高效管理保障让农村饮水安全用起来、好起来,如建立可持续的水价体系等,确保饮水工程能够良性运行。”

  不仅如此,水利部今年将全面完成解决贫困人口饮水安全目标任务,加快补齐贫困地区水利基础设施短板,认真落实水利惠民政策,全力推进重点区域水利扶贫工作,切实强化水利扶贫保障措施。

  水润民心,泽被万物。喝好水、用好水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解决100多万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搬开奔向小康路上的“绊脚石”,让干净水、放心水、“致富水”润泽百姓的生活,流向人们的心间。

  • 相关阅读
  • 中央气象台对“黑格比”停止编号

      中新网8月6日电 据中央气象台网站消息,今年第4号台风“黑格比”已于昨天(5日)晚上11点钟由热带风暴级减弱为热带低压,并于今天(6日)凌晨3点钟前后在朝鲜黄海南道一带沿海再次登陆,之后变性为温带气旋,...

    时间:08-06
  • 暴雨黄色预警:甘肃陕西四川等多地有大到暴雨

      中新网8月6日电 据中央气象台网站消息,中央气象台8月6日06时继续发布暴雨黄色预警:预计,8月6日08时至7日08时,甘肃东南部、陕西中南部、华北南部、黄淮中北部、四川盆地西部、云南南部、广西南部等地...

    时间:08-06
  • 越来越多高校毕业生选择到一线做建设者

      扎根基层 让青春在汗水中历练  越来越多高校毕业生选择到一线做建设者  “在新疆,我感受到千千万万有志之士扎根边疆、勇担使命的精神。这也坚定了我留在新疆、留在基层的决心。”今年,来自甘肃省民...

    时间:08-06
  • 孩子人生第一粒扣子扣什么 七成受访家长认为是品德

      孩子人生第一粒扣子扣什么 七成受访家长认为是品德  受访家长会注重培养孩子礼貌待人、尊老爱幼和勤奋好学等品德   “第一粒扣子要在家庭开始扣。要注重对孩子的生活教育,帮助他们养成良好习惯,懂...

    时间:08-06
  • 98.7%受访者指出保障儿童权益很重要

      98.7%受访者指出保障儿童权益很重要  校园暴力、近视低龄化和留守儿童问题备受关注  近几年,我国少年儿童的成长环境不断得到改善。切实保障少年儿童权益对促进他们更好地成长至关重要,也有利于他们...

    时间:08-06
  • “北斗+”融合创新与“+北斗”时空应用

      “北斗+”融合创新与“+北斗”时空应用  编者按   2020年7月31日上午,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暨开通仪式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仪式,宣布北斗三号全...

    时间:08-06
  • 中国海警局破获涉123亿元走私案

      中国海警局破获涉123亿元走私案 图为办案人员押解涉案船舶。 中国海警局供图   □ 本报记者   陈丽平   □ 本报通讯员 郭  松   7月30日,中国海警局联合公安机关破获一起涉及白糖、成品油等...

    时间:08-06
  • 中国核酸日检测能力达484万份

      中国核酸日检测能力达484万份  具备检测能力的医疗机构4946家  本报北京8月5日电 (记者熊建)8月5日,国新办举行提高新冠病毒检测能力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王江平在会上介绍...

    时间:08-06
  • 生态治理的中国奇迹:捏成一个拳头 打出“五水共治”

      捏成一个拳头 打出“五水共治”(生态治理的中国奇迹(24))   雨!暴雨!梅汛侵袭浙江,来势汹汹!   7月8日,新安江水库泄洪。9孔闸门开启时,一股股清澈的湖水喷涌而出,令人惊异:“以前泄洪常...

    时间:08-06
  • 如何看待罕见病“药价悬殊”

      如何看待罕见病“药价悬殊”  据8月4日中国新闻网报道,近日,一则自媒体发布的“求药”消息引起关注。文章称,今年刚满1岁的湖南婴儿由于患上了罕见病“脊髓性肌萎缩(SMA)”,急需特效药物,但“70万...

    时间:08-0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