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中高考作文结集出版成“生意经” 会不会误导学生?

2020-08-05 15:42:43

来源:新民晚报

  中高考作文结集出版俨然成为“生意经”会不会误导学生?

  范文,要学的是“神”而不是“形”

  近日,一篇高考满分作文、一篇中考疑似“零分作文”,不约而同引发热议。焦点之一是国家级或省市级考试的答卷该不该、有没有必要向社会公开?中考和高考的原始答题情况,算不算考生的隐私?

  考场“佳作”或存误导

  8月2日,某地教育杂志通过官微发布作文《生活在树上》,并指明是今年省内的高考满分作文。作文开头写道:“现代社会以海德格尔的一句‘一切实践传统都已经瓦解完了’为嚆矢。滥觞于家庭与社会传统的期望正失去它们的借鉴意义。但面对看似无垠的未来天空,我想循卡尔维诺‘树上的男爵’的生活好过过早地振翮。”因文中大量引用哲学家名言并夹杂冷僻字词,有网民评论,文章实际内容空洞,没有主题思想,偏离人生主题,且令人费解。最新消息,杂志官微已删除这篇文章,并解释“因为高考招生工作仍在进行中,现在发布可能不是很合适”。

  无独有偶,今年一名中考生,因为对语文的低分成绩存有疑惑,便申请复核考分。教育考试部门在复查后给出了结论:“评卷中心将该考生作文答卷评定为雷同卷。”考生和家长颇感委屈,因为在由市教育考试院出的2018版和2019版两本中考作文评析中,曾列举多篇考场佳作供同学们学习,其中,2019年的一篇作文和2018年的一篇几乎一模一样,都得了高分。既然别人可以模仿,还能列入考试院公开编发的范文,其他考生为什么不能?

  国家考试具公益性

  因为模仿前几年的佳作,导致出现了“零分作文”。坊间诟病直截了当——如果教育考试部门不印发往届生的考场佳作,后来的考生也不可能轻松“模仿”。那么,考试院是否有权公布每年的考场佳作呢?上海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系主任王健说,考试主管部门、教育研究部门出于公益目的,向社会公开优秀考场作文,并不存在有意中伤考生的企图。看一下古代的乡试、会试,发榜时也会一并公布头名佳作,作为范文给后续考生以启迪。王健认为,考生参加国家级考试,一般可以认作是与考试主管部门达成了契约,即允许在公益范畴合理使用、处分自己的答卷内容,而且公开接受社会大众对自己答卷的监督,这也是教育公平的必然要求。但是,公开满分作文发生在高校录取进行过程中,公布答卷内容,尤其是历来争议较大的作文,的确有操之过急之嫌。

  学习范文不为“炫技”

  据悉,各地考试主管部门每年会汇编当年中高考优秀作文和各评分等级有代表性的考场作文,结集成册出版。华东师范大学语文教育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中文自修》主编王意如教授介绍,次年出版的《上海市中学生年度最佳作文选》中,既包括中高考优秀作文,也有去年一年涌现的优秀作文和竞赛获奖作文,每篇文章在发表前都必须征得作者同意。考场作文存有一些小错也是难免的,因此,编辑还会对作文的每一个出典进行核实和考证。“一篇好的作文首先要准确,其次才是鲜明、生动。”王意如强调,若要成为“最佳作文”,切忌卖弄辞藻、故弄玄虚。

  值得关注的是,中小学生的作文如今俨然成了“生意经”,甚至有培训机构收集整理历年高考作文佳作中的引言和举例,分门别类选择“高频词”整理成“作文素材”,供考生“炫技”使用。“范文和例文是需要的,但怎么向学生讲好范文和例文,靠的是教师的功力。”杨浦高级中学语文特级教师王伟建议,教师不妨从立意、结构、构思、论据的匹配程度等作重新分析,让学生明白作文得高分的理由是什么,低分作文又是在哪个环节出了问题,不能机械照搬别人的内容,但可以从别人的文章里获取灵感。

  本报记者 王蔚 陆梓华

  • 相关阅读
  • 中央气象台对“黑格比”停止编号

      中新网8月6日电 据中央气象台网站消息,今年第4号台风“黑格比”已于昨天(5日)晚上11点钟由热带风暴级减弱为热带低压,并于今天(6日)凌晨3点钟前后在朝鲜黄海南道一带沿海再次登陆,之后变性为温带气旋,...

    时间:08-06
  • 暴雨黄色预警:甘肃陕西四川等多地有大到暴雨

      中新网8月6日电 据中央气象台网站消息,中央气象台8月6日06时继续发布暴雨黄色预警:预计,8月6日08时至7日08时,甘肃东南部、陕西中南部、华北南部、黄淮中北部、四川盆地西部、云南南部、广西南部等地...

    时间:08-06
  • 越来越多高校毕业生选择到一线做建设者

      扎根基层 让青春在汗水中历练  越来越多高校毕业生选择到一线做建设者  “在新疆,我感受到千千万万有志之士扎根边疆、勇担使命的精神。这也坚定了我留在新疆、留在基层的决心。”今年,来自甘肃省民...

    时间:08-06
  • 孩子人生第一粒扣子扣什么 七成受访家长认为是品德

      孩子人生第一粒扣子扣什么 七成受访家长认为是品德  受访家长会注重培养孩子礼貌待人、尊老爱幼和勤奋好学等品德   “第一粒扣子要在家庭开始扣。要注重对孩子的生活教育,帮助他们养成良好习惯,懂...

    时间:08-06
  • 98.7%受访者指出保障儿童权益很重要

      98.7%受访者指出保障儿童权益很重要  校园暴力、近视低龄化和留守儿童问题备受关注  近几年,我国少年儿童的成长环境不断得到改善。切实保障少年儿童权益对促进他们更好地成长至关重要,也有利于他们...

    时间:08-06
  • “北斗+”融合创新与“+北斗”时空应用

      “北斗+”融合创新与“+北斗”时空应用  编者按   2020年7月31日上午,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暨开通仪式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仪式,宣布北斗三号全...

    时间:08-06
  • 中国海警局破获涉123亿元走私案

      中国海警局破获涉123亿元走私案 图为办案人员押解涉案船舶。 中国海警局供图   □ 本报记者   陈丽平   □ 本报通讯员 郭  松   7月30日,中国海警局联合公安机关破获一起涉及白糖、成品油等...

    时间:08-06
  • 中国核酸日检测能力达484万份

      中国核酸日检测能力达484万份  具备检测能力的医疗机构4946家  本报北京8月5日电 (记者熊建)8月5日,国新办举行提高新冠病毒检测能力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王江平在会上介绍...

    时间:08-06
  • 生态治理的中国奇迹:捏成一个拳头 打出“五水共治”

      捏成一个拳头 打出“五水共治”(生态治理的中国奇迹(24))   雨!暴雨!梅汛侵袭浙江,来势汹汹!   7月8日,新安江水库泄洪。9孔闸门开启时,一股股清澈的湖水喷涌而出,令人惊异:“以前泄洪常...

    时间:08-06
  • 如何看待罕见病“药价悬殊”

      如何看待罕见病“药价悬殊”  据8月4日中国新闻网报道,近日,一则自媒体发布的“求药”消息引起关注。文章称,今年刚满1岁的湖南婴儿由于患上了罕见病“脊髓性肌萎缩(SMA)”,急需特效药物,但“70万...

    时间:08-0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