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一箭双星再传捷报 长二丁火箭创造30年50发全胜战绩

2020-08-06 15:16:27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8月6日电 题:一箭双星再传捷报 长二丁火箭创造30年50发全胜战绩

  作者 郭超凯 郑莹莹 李颖

汪江波 摄
汪江波 摄

  8月6日,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所属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的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以下简称长二丁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成功将高分九号04星、清华科学卫星准确送入预定轨道。

  至此,长二丁火箭在30年间创造了50发全胜的优秀战绩,将百余颗卫星送入太空。30年来,长二丁火箭因为出色的性能和战绩,被授予“优质火箭”和“金牌火箭”。

  首飞一战成就“龙抬头”

  1990年,为满足返回式卫星以及太阳同步卫星发射任务需求,国防科工委下发了《关于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研制任务书的批复》,标志着长二丁火箭的研制正式启动。

  1992年8月9日,长二丁火箭首次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成功发射返回式卫星,成为中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家族中的一员。此前,国内发射外星任务遭遇失败,使中国航天界承受了巨大压力。长二丁火箭作为首发即获成功的运载火箭被认为是“龙抬头”,给当时中国航天不利的形势注入了新的力量。

  在当时严峻的形势下,1994年和1996年长二丁火箭连续两次顶住压力,取得遥二、遥三发射任务的圆满成功,扭转了航天任务接连失利的被动局面,被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授予“优质运载火箭”称号。

  首秀一战成名之后,28年来,长二丁火箭通过全方位的技术革新提升火箭固有可靠性,使全箭可靠性指标达到0.97以上,这在世界运载火箭家族中仍属佼佼者。

  征战国际市场赢得好口碑

  长二丁火箭凭借着一次次国际商业发射中的卓越表现,在国际发射市场上赢得了不凡的口碑。长二丁火箭总指挥谈学军回忆,2012年发射土耳其GK-2卫星是长二丁火箭首次承担外星发射任务。早在2011年竞标该卫星发射服务时,俄罗斯的“第聂伯”火箭、日本的H2火箭都使出了浑身解数,面对强劲的竞争对手,长二丁火箭团队通过近200封邮件、十几次视频会议、4次土耳其之行的协商和3次低冲击改进摸底试验,以高可靠性、高安全性的优势,赢得了竞标。

  最终,长二丁火箭创造了中国运载火箭入轨精度的新纪录:实际入轨倾角的偏差值只有0.003度,比一般设计要求提高了30多倍,也比合同的要求高出了一个数量级,为长二丁火箭树立了良好的国际声誉和口碑。

  通过此次国际发射服务,长二丁火箭团队形成了规范的国际发射服务程序,为后续本型号和兄弟型号的国际发射服务打开了通路,形成了集团通用的国际发射标准和规范。此后,该型火箭又为沙特阿拉伯、委内瑞拉、荷兰、阿根廷、厄瓜多尔等诸多国际客户提供了优质的发射服务。

  2018年12月7日,长二丁火箭将沙特国王科技城SaudiSat-5A/B遥感卫星成功送入预定轨道,这对进一步加强中沙两国航天领域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全新构型抢占多星发射市场

  当前长二丁火箭在中低轨发射任务中占据重要席位,通过持续地进化发展,不断探索全新的构型。

  目前,长二丁火箭的多星搭载、并联、串联、串并联、与上面级组合多星异轨部署方式等方案均已经过任务考核。通过多样化的构型,长二丁火箭已掌握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多星发射安全性策略,拥有2900mm、3350mm、3800mm、4000mm等不同直径卫星整流罩和系列化、标准化的星箭接口,多星发射已成常态。

  通过充分利用运载能力,长二丁火箭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多样化需求,极大地契合了商业卫星的发射需求和发展趋势。以2020年为例,目前长二丁火箭已发射的6次任务中,有5次应用了多星发射技术,共发射17颗卫星。

  创13个工作日发射新纪录

  长二丁火箭副总设计师李建强介绍,60天内五战五捷,40天异地4发,30天同地两连发,长二丁火箭向世界证明,中国已拥有高密度发射的丰富经验。

  目前长二丁火箭已成为中国现役液体运载火箭在发射场测试发射周期最短的型号。长二丁火箭从2003年开始首次采用远距离测发模式,取消了火箭技术区水平状态的动力系统测试和电气系统测试,提高了测试效率,将发射场工作时间由最初的两个月逐渐缩短为如今的13个工作日。

  30年光辉岁月,长二丁火箭铺就了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运载火箭领域自力更生、攻坚克难的道路。未来,长二丁火箭还将以技术升级为帆、以管理革新为桨,在茫茫星海中乘风破浪。(完)

  • 相关阅读
  • 农村“卖土”之殇:一立方土仅卖5元 沟渠越挖越深

      农村“卖土”之殇:一立方土仅卖5元!没了土,农村还剩啥?   夜色降临,一台台挖掘机驶向田间地头、河道沟渠。一番轰隆作业,翌日,一道道触目惊心的沟壑、深坑便暴露在农村大地……最近,半月谈记...

    时间:08-07
  • 盯防疫抓抗洪战脱贫……给基层干部更多关爱和保障

      半月谈评论员马莎   入汛以来,湖北、江西、安徽等地陆续发生洪涝灾害,防汛工作面临严峻挑战。作为防汛工作的重要力量,基层干部不畏艰险,奔赴防汛一线。上半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下半年又面临防汛...

    时间:08-07
  • 张纪南:社保“减免缓返补”政策预计全年为企业减负2万亿

      【张纪南:社保“减免缓返补”等政策预计全年将为企业减负超过2万亿元】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张纪南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通过社保“减免缓返补”等政策,为企业减负,稳住现有就业岗位。上...

    时间:08-07
  • 应急管理部:落实风险分级管控 坚决遏制井喷事故发生

      中新网8月7日电 据应急管理部网站消息,近日,应急管理部印发通知,就开展石油天然气井控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作出部署,要求各相关单位有效防控石油天然气井控安全风险,强化油气增储扩能安全生产...

    时间:08-07
  • 交通运输部:到2035年交通领域新基建取得显著成效

      人民网北京8月6日电 (记者乔雪峰) 8月6日,交通运输部印发《关于推动交通运输领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简称《指导意见》),围绕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总体目标,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数字化、网络化...

    时间:08-07
  • 中方会限制中国学生赴苏格兰留学吗?驻英国使馆回应

      中新网8月7日电 据中国驻英国使馆网站消息,驻英国使馆发言人就中国与苏格兰关系答记者问时表示,中方愿在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基础上,同苏格兰加强教育交流合作,增进双方人民相互了解与友谊。也希望苏...

    时间:08-07
  • 张玉环时隔近27年后回乡:和老母亲拥抱 学用智能手机

      本报记者赖星、高皓亮、程迪、闵尊涛   时隔近27年后再相见,母亲与儿子久久伫立,一时不敢相认。   一阵迟疑之后,张玉环和83岁的老母亲紧紧地拥抱在一起。他说,从26岁到53岁,9000多天的等待,...

    时间:08-07
  • 科普短视频,让“高冷”知识更好玩

      拉近大众与科学知识的距离  科普短视频,让“高冷”知识更好玩  科普达人宁原正在录制短视频。曲 新摄  从美食美妆到科学教育,中国短视频内容正从泛娱乐休闲类向知识分享等专业化、垂直化的方向拓...

    时间:08-07
  • 黄河沙退水清正成为现实:20年植被覆盖率提升近1倍

      20年植被覆盖率提升近1倍 入黄泥沙年均减少超4亿吨  黄河,沙退水清正成为现实(生态治理的中国奇迹(25))  真是一道奇景:黄河水,变清了!  5月中旬以来,平日浊浪滔天的黄河壶口,竟不时变身清...

    时间:08-07
  • 新建专用道,压减停车位 城市让慢行更通畅

      城市,让慢行更通畅(民生视线)市民在北京回龙观至上地的自行车专用道上骑行。任 超摄  市民在唐山市超级绿道项目凤凰山公园段漫步。杨世尧摄  过去几十年,我们的城市快速发展,很多地方交通系统的...

    时间:08-0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