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温暖的“健康答卷”——“十三五”期间健康中国建设巡礼

2020-11-12 20:47:18

来源:新华网

  一人健康是立身之本,人民健康是立国之基。

  人均预期寿命增加1岁,全国超13.5亿人有医保,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比重为新世纪最低水平,在重大疫情面前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十三五”期间,我国交出了一份温暖的“健康答卷”。

  致力于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健康状况和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可及性持续改善……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以全民健康助力全面小康,正在为14亿人民带来更多福祉。

  个人卫生支出占比降至28.4%

  如果把历年我国卫生总费用和个人卫生支出变化分别画一条曲线,我们就会发现,“十三五”的这五年,一条曲线不断上扬,另一条曲线平稳下降——

  我国卫生总费用从2016年的46345亿元增加至2019年的65196亿元,年均增长8.7%(按可比价格计算),高于同期GDP的年均增速;

  政府卫生支出由2016年的13910亿元增加到2019年的17428亿元,年均增长4.6%;

  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比重持续下降,2019年降至28.4%,为新世纪以来最低水平。

  “两增一降”之间,彰显的是不断满足民众需求的温度,也是健康中国建设向前迈进的脚步。

  健康是最宝贵的财富。

  新中国成立之前,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只有35岁,不到现在的一半。党的十九大把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提升到国家整体战略层面统筹谋划。

  “十三五”的这五年,我国卫生人员总数从1117多万增长到1293万;全国总诊疗人次由2015年的76.9亿人次增加到2019年的87.2亿人次;围绕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两大核心,我国开展了15个重大专项行动。

  让更多普通百姓能够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是夯实民生之基的重点所在。截至2019年底,我国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到77.3岁,孕产妇死亡率降低至17.8/10万,婴儿死亡率降低至5.6‰;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超过13.5亿人。

  让公立医院回归公益

  医改,一道世界性的难题。

  2009年,我国启动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十多年来,特别是“十三五”以来,改革为14亿人带来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基本医疗保障网覆盖城乡,居民主要健康指标总体优于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

  医改之难,难在破解“以药养医”等制度痼疾。

  地处福建中西部山区的三明市,在2012年站在了医保“悬崖”边——基金亏损2亿元,财政无力兜底。

  三明市医改的“第一刀”,挥向“药品加成”。全面取消药品加成,切断医院与药品的利益链条成为医改突破口。

  此后,我国全面推开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全部取消药品加成,进一步推进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全国各地根据自身情况,不断积累改革经验,大国医改向深水区迈进。

  随着医改进入“攻坚期”,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和均衡配置加速推进,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在多地有序开展试点,84%的县级医院已经达到二级以上的医院水平,2019年全国县域内常见病、多发病就诊率已经达到90%左右。

  国家卫健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傅卫说,从“小诊所冷冷清清,大医院人满为患”,到基层首诊“落地扎根”,“超级医院”困境正得到纾解,异地就医转诊制度不断完善,公立医院运行新机制逐步建立。

  中国医改的成就得到国际社会认同。世界卫生组织、世界银行等机构评价,中国在实现全民健康覆盖方面迅速迈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更加均衡,改革成就令世界瞩目。

  健康扶贫不让一人掉队

  健康中国建设,不仅要看“队头”,还要看“队尾”。实施健康扶贫工程,就是要啃下脱贫攻坚中的“硬骨头”。

  陕西省岚皋县南宫山镇花里村的叶发英老人,曾经深陷因病返贫的窘境。

  2016年,叶发英被筛查出患肾衰竭,每周要做透析。2017年以前,她辗转于县外三级医院进行救治,一年下来,各项费用加起来有5万多元。

  2017年岚皋县医院建成血液透析室,叶发英也被纳入全县大病专项救治管理对象进行集中救治管理。按照“县域内一站式结算”政策,患者政策内报销比例超过九成,暖进了农民的“心窝窝”。

  不让“病根”变“穷根”,“十三五”以来,我国健康扶贫力度空前。启动健康扶贫工程,让农村贫困人口大病得到及时有效救治保障。截至2020年上半年,全国总体累计救治大病贫困患者273.5万人。

  完善公共卫生体系不停步

  当前,人类正在经历二战结束以来最严重的全球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14亿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维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为维护地区和世界公共卫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十三五”期间,我国公共卫生应急体系早期预防措施有效落实,防治技术水平明显提升,快速反应能力有效增强,联防联控、法律法规等保障措施更加有力,防治工作上升至国家安全战略高度。与此同时,我国成功应对了像甲型H1N1流感、H7N9、埃博拉出血热等突发疫情,主要传染病的发病率显著下降。2019年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比2015年降低10.8%。

  “十四五”时期,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人们期待,加快提高卫生健康供给质量和服务水平,拿出更多实招硬招,在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中,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记者:陈芳、陈聪

  • 相关阅读
  •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 《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积极作用》   新华社北京11月15日电 11月16日出版的第22期《求是》杂志将发表中共中央总书...

    时间:11-15
  • 中国临近空间浮空器实验基地项目开工建设

      中新网北京11月15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中科院空天院)15日发布消息说,由该院承建的国家科教基础设施——临近空间浮空器实验基地项目,14日在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

    时间:11-15
  • 嘱托殷殷 聆听总书记江苏行生态寄语

    联播+“江”水灵动,“苏”米富庶。   11月12日至1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江苏考察,就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等进行调研。   从“江海门户”南...

    时间:11-15
  • 第一现场丨万里长江万里情

      11月12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后,习近平总书记首次到地方考察,来到长江入海前“最后一站”——江苏南通五山地区滨江片区,沿江边步行察看滨江生态环境保护情况。   “我在1978年来过五山地区,对壮...

    时间:11-15
  • 微视频 | 江河情缘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到长江和黄河沿线考察调研。他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成为重大国家战略。   习近平的江河情缘,不止于黄河与长江...

    时间:11-15
  • 喀什将疏附县兰干镇等四乡镇疫情风险等级调整为低风险

      中新网11月15日电 据新疆喀什地委对外宣传办公室官方微博消息,喀什地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14日发布关于调整疏附县部分乡镇风险等级的公告。   公告称,根据国务院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

    时间:11-15
  • 鉴往知来——跟着总书记学历史:千年大运河 流动的文化

      11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被称为“中国运河第一城”的江苏扬州考察。在运河三湾生态文化公园,总书记详细了解大运河沿线环境整治和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等情况。总书记为什么要重点关注大运河?从这条文化...

    时间:11-15
  • 红色旅游热湖南

      中新网长沙11月15日电 题:红色旅游热湖南   作者 王昊昊   初冬的湖南长沙频见暖阳,14日的最高温度仍达24摄氏度。该市的红色旅游景点之一橘子洲景区人潮涌动,各地游客畅游其中尽享暖阳,橘子洲...

    时间:11-15
  • 从考察途中的四句话,读懂习近平江苏之行

      11月12日到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贯彻落实两周多前闭幕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是这次调研的重要主题。在复兴伟业启新程之时,总书记在这次考察中关注了什么、强调了什么,令世人瞩目。他在考察...

    时间:11-1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