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马首”回家 成首件回归圆明园的流失海外重要文物

2020-12-01 13:02:17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12月1日电 (记者 应妮)“圆明园马首铜像划拨入藏仪式”1日在圆明园正觉寺举行。中国国家文物局正式将圆明园马首铜像划拨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管理处收藏,成为第一件回归圆明园的流失海外重要文物。《百年梦圆——圆明园马首铜像回归展》同期开展。

  在外飘零百余年的马首铜像,12月1日终于回归阔别已久的“家”——圆明园。这也符合世界考古界的惯例“文物最好能回到它的母体”。

  1860年英法联军闯入北京,抢掠焚毁了圆明园。12尊生肖兽首从此身首异处,流失海外。

  2007年,澳门商人何鸿燊斥资6910万港币购得圆明园马首铜像并宣布捐赠国家。此后,马首铜像一直在港澳地区公开展示,为增进港澳同胞对祖国文化的了解、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国家文物局的协调下,2019年11月,何鸿燊决定将马首铜像正式捐赠国家文物局,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和澳门回归20周年献礼。

  1日的入藏仪式上,马首铜像终回故土。记者看到,圆明园马首被赫然置于圆明园正觉寺文殊殿的正中间。通过实施展示提升与安防改造工程,正觉寺具备了文物安全与展览条件,达到博物馆级别的安防。

  “马首回家,汇聚了党和政府、港澳同胞、社会各界的磅礴力量,符合人民群众的殷切期望,诠释着‘民族弱则文物失,国运强则文化兴’的深刻道理,树立了新时代流失文物回归原属地的成功范例。”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说。

  他指出,马首归园,昭示文物追索新方向。历史上因战争劫掠、文化掠夺、非法贸易等原因流失的文物,比如圆明园流失文物,如何开展追索返还,国际社会依然缺乏法律基础和普遍共识,回归之路尤显艰辛漫长。中国政府坚定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坚定支持非法流失文物回归原属国。同时,马首归来,已不再是一件皇家私藏,而是属于全体人民的文化遗产。刘玉珠表示归来不是终点,如何做好文物利用下半篇文章,才刚刚破题。

  当日开展的《百年梦圆——圆明园马首铜像回归展》以马首回归为主线、分为圆明重光、万园之园、马首回归三个单元,共展出文物、照片等共约100组件,将作为正觉寺基本陈列持续展出,即日向社会公众开放参观。(完)

  • 相关阅读
  • 推动大草原上行政执法在阳光下运行

      推动大草原上行政执法在阳光下运行  □ 本报记者 史万森   8月31日早9时,开完周一例会的内蒙古自治区锡林浩特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综合执法大队副大队长苏建军,带着机动三中队中队长达布希拉图、队...

    时间:12-02
  • 黑龙江对俄贸易额年均增长27.9%

      黑龙江对俄贸易额年均增长27.9%  本报哈尔滨12月1日电 (记者郝迎灿)记者从黑龙江省商务厅获悉:“十三五”期间黑龙江对俄罗斯经贸合作不断深化,2016—2019年,对俄贸易实现3841.1亿元,年均增长27...

    时间:12-02
  • 今年棉花产量将达592万吨

      今年棉花产量将达592万吨  本报北京12月1日电 (记者齐志明)中国棉花协会近日发布了10月份中国棉花形势月报《全国棉花采收加快 纺织市场持续活跃》,据预测,2020年度全国棉花总产量592.37万吨,同比...

    时间:12-02
  • 海关截获植物有害生物近4000种

      海关截获植物有害生物近4000种  本报北京12月1日电 (记者杜海涛)记者从海关总署获悉:今年1—10月中国海关共截获植物有害生物3948种、40.97万次,其中检疫性有害生物312种、5.9万次。   海关总署...

    时间:12-02
  • 大连7万余人受益职工医疗互助

      大连7万余人受益职工医疗互助  本报讯(记者刘旭 通讯员吴庆国)“一年只交36元,这次住院却领到4434元的补助金,真是雪中送炭!”近日,提及辽宁省大连市职工医疗互助活动,大连船舶重工集团船坞总装...

    时间:12-02
  • 广西举行职工职业技能大赛

      广西举行职工职业技能大赛  本报讯(记者庞慧敏 通讯员蒋少萱)近日,2020年广西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在南宁开幕,来自全区16支代表队、90多个参赛队、300多名优秀选手,齐聚在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广西机电...

    时间:12-02
  • 上海25个基层立法联系点实现全覆盖

      上海25个基层立法联系点实现全覆盖  本报讯(记者钱培坚)“《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在征求意见时,我们提出在居民个人综合所得的应纳税所得额计算中,增加赡养老人的相关费用扣除。正式出台的...

    时间:12-02
  • 首套青藏高原地—气相互作用高时间分辨率观测数据集发布

      首套青藏高原地—气相互作用高时间分辨率观测数据集发布  最新发现与创新   科技日报北京12月1日电 (记者陆成宽)1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获悉,经过20余年努力,该所研究团队发布了首...

    时间:12-02
  • 嫦娥五号翩然落月蕴藏的智慧

      嫦娥五号翩然落月蕴藏的智慧  本报记者 付毅飞   2020年12月1日,嫦娥五号探测器的着陆上升组合体历经主动减速、快速调整、接近、悬停避障、缓速下降和自由下落阶段,成功完成在月面预定区域的软着陆...

    时间:12-02
  • 百万年前的“利刃” 是砸出来的还是锤出来的

      百万年前的“利刃” 是砸出来的还是锤出来的  本报记者 陆成宽  泥河湾盆地是早期人类扩散至东北亚最早且最集中证据所在地,以密集分布百万年前古人类活动遗址为国际学术界广泛关注,被誉为“东方的...

    时间:12-0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