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赓续传承斗争精神

2021-03-24 10:24:08

来源:人民日报

  赓续传承斗争精神(现场评论·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④)

  既要有敢于斗争的胆量和勇气,也要有善于斗争的方法和策略,二者结合、坚韧向前,革命事业才能攻坚克难,取得成功

  “‘砰!砰!砰!’城内某处清脆地响了三枪,这是指挥部的信号。”来到江西南昌,再读时任叶挺部第24师72团3营营长袁也烈的文章《“八一”的枪声》,仿佛军号响在耳畔、冲锋犹在眼前,革命军人的万马奔腾汇聚成了一股力量,让人心潮澎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南昌城头的枪声,像划破夜空的一道闪电”。1927年8月1日前夕,逆境中奋起的力量正在积蓄。当时,大革命正如火如荼,国民党反动派却背叛革命、背叛人民,向中国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举起血腥的屠刀。在中国革命命悬一线的紧要关头,共产党人认识到,没有革命的武装就无法战胜武装的反革命,就无法担起领导中国革命的重任。在以周恩来为书记的中共前敌委员会领导下,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率领在党直接掌握和影响下的军队2万余人,举行南昌起义。

  南昌起义的这道闪电,照亮了革命的夜空,使中国人民在黑暗中看到了革命的希望。这是中国共产党人敢于斗争的鲜明写照。在南昌市子固路165号,也就是南昌起义贺龙指挥部旧址,大楼三层临街窗口处有3个白色箭头,指示着当年弹痕所在位置。走近细细查看,弹痕清晰可辨,无声诉说着当年战斗的场景,让人感受到打响第一枪的勇气。这石破天惊第一枪,正是源于革命先辈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敢于斗争的英雄气概,他们不论遇到什么艰难险阻、生死考验,都矢志不移,初心不变。由此,人民军队历经硝烟战火,一路披荆斩棘,取得一个个辉煌胜利。

  南昌起义胜利后,国民党反动派受到震动,调集军队向南昌集结。中共前委决定分批撤出南昌,南下广东。在此过程中,起义部队被重兵围攻,历经数次激战,作战失利、损失严重。其中一部分起义军在朱德、陈毅等率领下,转入粤赣湘边界地区,开展游击战争,发动湘南起义,上了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会合。从占领大城市到发动武装起义、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在严酷的斗争和血的教训中,中国共产党人再次认识到,既要有敢于斗争的胆量和勇气,也要有善于斗争的方法和策略,二者结合、坚韧向前,革命事业才能攻坚克难,取得成功。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我们党一路走来,有顺境也有逆境,有和煦阳光也有狂风骤雨,无不是在斗争中求得生存、获得发展、赢得胜利。实践充分证明,各种风险挑战只要来了,就必须进行坚决斗争,而且必须取得斗争胜利。迈入新发展阶段,面对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领域各个方面,我们需要继续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以“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的顽强意志,奋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

  在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序厅,一座雕塑令人久久驻足:一只有力的大手从崩裂的石块中伸出,扣动着一把步枪的扳机,直指苍穹。这座名为《石破天惊》的雕塑,寓意着共产党人不畏艰险、敢于斗争的精神。品读那一刻、启航下一程,我们要牢记初心使命,坚定必胜信念,向前、向前、再向前。

  (作者为本报经济社会部记者)

  刘 毅

  • 相关阅读
  • 辽宁“十四五”期间谋划2000余个城市更新项目 总投资1.3万亿元

      中新网沈阳3月24日电 (韩宏)记者24日从辽宁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发布会上获悉,辽宁谋划“十四五”期间涵盖住建、交通、商业、文旅、工业遗产和生态治理等城市更新项目2230个,总投资1.3万亿元(人民币,下同)。  ...

    时间:03-24
  • 山东烟台精耕海洋 发力建设中国海洋经济大市

      中新网烟台3月24日电 (杨兵 王娇妮)山东烟台精耕海洋,将海洋渔业、海工装备制造业、海洋生物医药业等作为经济发展的“蓝色引擎”,发力建设中国海洋经济大市。  记者24日从烟台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获悉,“十四...

    时间:03-24
  • 浑善达克沙地的春天:沙窝子里孕生机,年年有不同

      中新网锡林郭勒3月24日电 题:浑善达克沙地的春天:沙窝子里孕生机,年年有不同  作者奥蓝  在中国,生态环保成绩瞩目,且任重道远。图为浑善达克沙地腹地中生长的蓝旗榆。 奥蓝 摄  2021年全国两会政府工...

    时间:03-24
  • 华春莹:“五眼联盟”的嘴脸让人想起当年的八国联军

      “五眼联盟”国家相继发表涉疆声明,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24日在例行记者会上应询时表示,美国及其“五眼联盟”盟友是进行了协调,摆出要打群架的样子。外交部新闻司薛伟 摄  “他们的嘴脸不禁让人想起当年的...

    时间:03-24
  • 第一观察 | 小吃里有大学问

      23日,正在福建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三明沙县。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新华社记者 王晔 摄  以小吃闻名的沙县,再次吸引人们的目光。  (1)小吃大产业  总书记与沙县小吃的故事,可以追溯到20多年前。  199...

    时间:03-24
  • 卫星告诉你,“中国最绿”省份的“绿”是怎么来的

      3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福建武夷山国家公园,考察生态环境保护。这是全国两会后总书记首次地方考察调研的第一站,释放出坚持生态优先、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鲜明信号。  福建,在生态建设方面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存...

    时间:03-24
  • 四川通报5起重点行业领域突出问题典型案例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讯 日前,四川省纪委监委公开曝光5起重点行业领域突出问题系统治理典型案例。  1.阿坝州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原党组书记、局长李绍友在用地规划、工程项目招投标等工作中收受贿赂等问题。201...

    时间:03-24
  • 中国实现超过200公里远距离单光子三维成像

      本报合肥3月23日电(记者丁一鸣 通讯员桂运安)看得更远、更清,是人类的不懈追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徐飞虎团队等实现超过200公里的远距离单光子三维成像,首次将成像距离从十公里突破到百公里量级,为远距...

    时间:03-24
  • 世界气象日:听科学家聊“天”

      海洋覆盖了地球70%以上的面积,它是影响全球天气和气候的主要因子,也是气候变化的关键角色。今年3月23日是第61个世界气象日,主题为“海洋、我们的气候和天气”。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这个主题背后蕴含...

    时间:03-24
  • 青平:干部提能“一子落”乡村振兴“全盘活”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需要一大批得力的基层干部。今年以来,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地党委政府在农村“两委”换届后,集中开展一系列村干部强基提能培训,努力通过强化村干部能力的“一...

    时间:03-24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