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限塑令”为何禁不住这些“用塑”习惯?

2021-04-10 08:50:32

来源:光明日报

  “限塑令”为何禁不住这些“用塑”习惯

  我国高度重视塑料垃圾产生的环境污染。2007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明确规定自2008年6月1日起“限塑”,通过提高使用成本的方式减少塑料制品使用量。此后,2011年和2020年,相关主管部门又多次发布关于限制、禁止使用特定塑料制品的指导意见。例如,2020年初发布的新“限塑令”——《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从行政和技术两方面采取措施,保证到2025年塑料污染得到有效控制。为进一步落实新“限塑令”,2020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九部门又联合发布《关于扎实推进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的通知》,详细界定禁、限塑管理的细化标准。

  经过多年持续推进和广泛宣传,如今,社会各界已经在减少塑料制品使用、更好保护生态环境方面达成共识。但在具体生活场景中,一些既往的“用塑”习惯还在存续,导致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的身影依旧存在。为此,本报记者采访了相关消费者、从业者和行业专家,了解都有哪些“用塑”习惯影响“限塑令”的落地效果。

  习惯1:用纸吸管影响“喝奶茶的快感”

  “限塑令”实施以来,餐饮行业响应国家号召,将长期使用的不可降解塑料吸管替换为纸吸管。记者探访北京、成都、太原等地的部分咖啡馆时发现,目前在喜茶、星巴克、瑞幸等门店出售的饮品均已提供纸质吸管作为塑料吸管的替代品;麦当劳、肯德基的部分门店则在新规实施前就更换了塑料吸管、餐具和打包袋。

  不过,因口感问题,使用纸吸管引发了部分消费者吐槽自己的“糟糕”体验:“难用!还有一种奇怪的木头味道,影响饮品口感!”“从环保的角度我非常支持,但泡一小时就发胀变软了,感觉像在吃卫生纸。”“没有厂名厂址、材质什么的,感觉不是很放心。”“难道纸制品的原料和生产废料就更环保吗?”……

  有消费者表示,相比用纸吸管,自己更愿意打开杯盖直接饮用;有消费者直言“纸吸管影响了喝奶茶的快感”,“被纸吸管剥夺的快乐”因此成为微博上不少奶茶爱好者讨论的热门话题;更有消费者表示,如果门店同时提供纸吸管和塑料吸管,自己更愿意选择塑料吸管。

  据悉,普通塑料吸管原材料价格约为每吨8000元,而可生物降解的聚乳酸(PLA)塑料吸管原材料每吨近4万元,纸质吸管原材料每吨约2.2万元——折算下来,纸吸管的价格相当于普通塑料吸管的2倍到3倍,聚乳酸塑料吸管的价格相当于普通塑料吸管的5倍。成都市一家吸管生产厂的负责人告诉记者,由于纸吸管与聚乳酸塑料吸管的售价相差较大,目前厂子接到的纸吸管订单数量明显更多一些。

  业内专家指出,虽然相对塑料吸管而言,纸吸管更容易降解,也符合“限塑令”要求,但纸吸管未必就一定比塑料吸管更加安全环保。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指出,纸吸管和塑料吸管是否安全,还得看其生产过程是否规范,“一些使用劣质塑料的塑料吸管、工艺未达标的纸吸管都是有害的”。不过,朱丹蓬表示,作为一次性餐具,纸吸管环境相容性较好。“在各地出台‘限塑令’的背景下,纸吸管只是一种暂时的替代品,未来还会有很多的提升空间。”

  习惯2:塑料地膜用起来“熟门熟路”

  记者走访发现,在山西、陕西、河北等地的部分农村地区,一些农户在种植时还是会选择一次性不可降解的塑料地膜,使得残留农膜成为田间地头的“白色污染”,严重妨害农业生产生活。有受访农民告诉记者,一次性不可降解的塑料地膜用起来“熟门熟路”,市场上容易买到,而且成本低。还有人表示,这些一次性不可降解地膜在当地实施“限塑令”前就已购买,“不用的话浪费了”。

  中科院理化所高级工程师、海南省降解塑料技术创新中心副主任卢波指出,在农业生产中一度被广泛使用的地膜极易碎化,对生态环境破坏性很强,应该尽快禁止使用。“由于不同地区、不同农作物使用的地膜标准不同,这就需要替代品具有多样性,但是目前还没有很好的地膜替代品,这也是‘限塑’中比较难的部分。”

  “塑料替代品种类形式多样,关键是要满足可循环、易回收和可生物降解的要求。”卢波指出,当前全生物降解塑料制品已作为一种新兴材料得到一定程度的应用,“随着新型材料的不断涌现,未来将有越来越多的产品成为潜在的替代品”。

  除了要找到可循环、易回收和可生物降解的新材料作为塑料替代品外,山西省推进全生物降解地膜试验示范、加强农田地膜残留监测的探索也值得借鉴。

  “山西省农业农村厅将在全省范围内推广使用标准地膜,配合市场监督管理等部门开展执法检查,推进全生物降解地膜试验示范。”山西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姚继广介绍,山西将通过建立农膜回收利用体系,培育废旧农膜加工企业,实现“企业+回收网点+农户”的市场化运行机制,提升农膜回收率。与此同时,还将在全省布设320个农田地膜残留监测点,通过长期定点监测,逐步摸清全省地膜残留污染底数及变化趋势,为持续开展地膜污染防治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依据。

  习惯3:不可降解塑料袋价廉易得且方便

  “环保塑料袋太轻薄,稍微用力就会戳破。”一位外卖派送员告诉记者,送餐时会担心外包装被戳破、汤汁外溢而多套几个袋子,因此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外卖食品总是会被包裹得“里三层外三层”。

  2021年3月,《海南省2021年禁塑联合执法行动方案》出台。根据该方案,海南将在党政机关、国有企业、学校、医院、商超、酒店、旅游景区加强禁塑政策落实,并着重在批发市场、集贸市场、餐饮集中点等重点领域,港口码头等外来输入重点区域,以及本地企业非法生产、非法储存和批发等重点环节,开展联合执法行动。

  这并非海南省首次向“白色污染”宣战。早在2008年,海南就实施了《海南经济特区限制生产运输销售储存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规定》。海南省人大常委会2009年的执法调研结果显示,“限塑”伊始,塑料污染防治确实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较之“限塑”规定实施前,2017年海南全省每天一次性塑料袋的使用数量不减反增,从100万个增长到320万个。消费者为方便购物,大量购买和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袋。尤其是在农贸市场,顾客还在挑菜时,红色、白色的塑料袋就已经被摊主放到顾客面前,免费取用。

  这种现象并非个例。在北京、上海、杭州、西安、太原等大中城市,不少年轻消费者在商超购物时,还是不习惯随身携带可重复使用的布袋、纸袋,而是选择当场购买塑料袋。在遍布全国各地的小型农贸市场、小超市,因价廉易得且方便,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袋依然随处可见。在山西、陕西、河北等地的部分农村,“白色垃圾”仍未妥善得到回收处理。其中,既有消费者长期以来形成的消费习惯和“好面子”“图方便”等主观心理原因,也有新型可降解塑料制品成本高、研发进展缓慢、应用推广难等客观原因。

  习惯4:懒得想可选择哪些塑料替代品

  根据长三角消保委联盟的调研报告,可降解塑料有生物分解、光降解、热氧降解、可堆肥降解等不同的分解形式。尽管降解程度高的产品理论上应该被优先使用,但受成本和价格因素影响,可降解产品市场也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情况。此外,网络平台销售的各种替代品很多,价格差异大,由于缺乏可比较的信息,小商家和消费者难以判断和选择。记者走访发现,其中也不排除“懒得想”的因素。

  据了解,目前不可降解塑料的替代品主要有四类:一是可重复使用的物品,比如环保布袋、不锈钢餐具、陶瓷杯等;二是纸制品;三是生物质制品,主要由蔗渣、竹纤维、淀粉等生物质制成;四是全生物降解塑料制品。

  “我国可降解材料产业已具备一定规模,技术方面取得了一些突破。产能方面,国内热塑性生物降解塑料PBAT、聚乳酸(PLA)塑料等可降解材料在建和规划产能已近千万吨。”全国人大代表、联泓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郑月明指出,虽然可降解材料已经开始在一些领域推广使用,比如一次性购物袋、一次性吸管、一次性餐具等,但当前可降解材料的发展仍然存在产品结构不合理、高端产能不足、低端产能过剩的风险,需要国家加强产业引导,完善标准体系,进一步加大对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的支持力度。

  在上海市消保委秘书长陶爱莲看来,除了加大对可降解材料的研发、产业化和推广力度外,还应进一步加大对“禁限塑”新规的宣传力度,让消费者掌握“禁限塑”必备的知识。“根据‘禁限塑’新规每个阶段的要求,要让消费者明白这会带来日常生活的哪些新变化,自己应该如何配合,同时引导和鼓励消费者养成‘选择合适的替代品’‘不使用塑料一次性餐具’等消费习惯。”

  (本报记者 张亚雄)

  • 相关阅读
  • 云南发布金沙江生态保护检察白皮书

      云南发布金沙江生态保护检察白皮书  本报讯(记者杨健鸿)日前,云南省检察院发布《金沙江流域(云南段)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检察白皮书》。《白皮书》主要包括三个部分,云南省检察机关坚持系统发力抓办案、提...

    时间:04-11
  • 北京修法将老城整体保护作为重中之重

      北京修法将老城整体保护作为重中之重  □ 本报记者 王斌  北京是世界闻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华文明的一张金名片,1982年被确定为全国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2005年,北京市制定了《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

    时间:04-11
  • 外媒看中国:“坚定走可再生能源发展之路”

      “坚定走可再生能源发展之路”(外媒看中国)  中国宣布力争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多家外媒认为,中国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明确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并...

    时间:04-11
  • 中国警方向韩国移交4名韩国籍红通逃犯

      中国警方向韩国移交4名韩国籍红通逃犯  新华社天津4月10日电(记者李鲲)记者10日从天津市公安局了解到,中国警方近日向韩国警方移交4名从事电信诈骗犯罪活动的韩国籍红通逃犯。  据韩国警方通报,2020年7月...

    时间:04-11
  • 中印两军举行第十一轮军长级会谈

      中新网4月10日电 据中国人民解放军西部战区政治工作部微信公众号消息,4月1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西部战区新闻发言人龙绍华大校就中印第十一轮军长级会谈发表谈话指出,4月9日,中印两军在莫尔多/楚舒勒会晤点印方...

    时间:04-10
  • 王毅同巴西新任外长通话:愿继续在力所能及范围内同巴方开展疫苗合作

      中新社北京4月10日电 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4月10日同巴西新任外长弗兰萨通电话。  王毅祝贺弗兰萨就任外长并表示,中巴同为发展中大国、新兴经济体代表和金砖国家伙伴,是推动世界多极化进程的重要力量,拥...

    时间:04-10
  • 小球大乾坤 上海举办纪念中美乒乓外交50周年系列活动

      中新网上海4月10日电 (记者 许婧)“为了参加这个友谊赛,我从去年8月开始训练,很高兴能参加今天的比赛,觉得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一件事。”10日,代表美方参加中美乒乓友谊赛的Athena Messick赛前兴奋地对记者说...

    时间:04-10
  • 武汉,不负这一年

      一年前,2020年的2月份,武汉“封城”的早期。由于疫情暴发,武汉的医疗资源已经支撑不住了。各大医院抓紧改造,各省份医疗队陆续驰援,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方舱医院不断完工,每一个社区都在严防死守,众志...

    时间:04-10
  • “源来”如此丨当年他们这样为红军“带盐”

      新华社南昌4月9日电 (记者姚子云 李美娟)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67岁的李球德常常领着小孙子参观一个棕色陶罐,里面装着已经发黑结晶的食盐。“这罐盐是我们家的传家宝。”李球德说。  井冈山斗争时期,为了将红...

    时间:04-1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