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六国外长接连访华 中国密集外交唱响合作主旋律

2021-04-10 08:52:48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六国外长接连访华 携手抗疫增进互信

  中国密集外交唱响合作主旋律(热点对话)

  近来,中国外交极为活跃。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先是在广西桂林接待了访华的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紧接着应邀访问中东六国,随后又在福建南平接待了应邀访华的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和菲律宾四国外长。之后,应王毅邀请,韩国外交部长官郑义溶对中国进行访问。双方在福建厦门举行会谈,达成广泛共识。中国与俄罗斯、东南亚各国以及韩国等周边国家的密切互动对世界而言意味着什么?本报邀请3位专家,为您解读。

  近来,六国外长密集访华,其背景为何?

  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3月22日抵达桂林开启为期两天的访华行程。这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拉夫罗夫首次访华,也是继去年9月王毅访俄后,两国外长再次会晤。新加坡外长维文、马来西亚外长希沙慕丁、印尼外长蕾特诺和菲律宾外长洛钦3月31日至4月2日应邀对中国进行访问。这是今年初王毅新年首访到访缅甸、印尼、文莱和菲律宾之后,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又一次面对面外交互动。4月3日韩国外交部长官郑义溶受邀访问中国,这是郑义溶自今年2月转任韩国外交部长以来的首次对外访问。

  董向荣:这一系列外交活动是疫情常态化背景下,中国推进大国外交和周边外交的重要举措。疫情期间,许多国际交流只能改为线上。但是,视频对话没办法取代面对面交流,尤其是对于外交活动而言。这一波外交活动可以看作是中国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外交发力。近几年,中俄关系的重要性明显提升。对于周边外交,中国一向强调“亲诚惠容”的睦邻外交原则。维持周边和平稳定,不要生战生乱,这是我们周边外交的重要诉求。这些理念在最近这一波外交活动中都有所体现。

  许利平:自中共十八大以来,周边外交就是中国外交布局的重要抓手,与大国外交同为中国外交的两个轮子。中国要发展,就需要周边和平稳定。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大背景下,周边外交的现实意义进一步凸显。疫情期间,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被阻隔,程度前所未有。后疫情时代,各国抗疫必定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作为中国,抗疫合作从周边开始是非常自然的选择。其次,中国与周边国家存在内生性合作动力,彼此往来就像邻居之间串串门。有些别有用心的外媒对于这种密切互动有恶意炒作,他们是低估了中国与东盟国家的情谊与合作动力。中国与东盟国家深厚的历史与文化联系,根植于双方的深层土壤,任何地缘政治博弈都难以撼动。

  许涛:六国外长密集来华可以说是2021年中国外交的一大亮点。目前来看,今年下半年甚至明年,中国面临的国际形势都不会很理想,在这种情况下,广交朋友、扩大朋友圈势在必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俄罗斯总统普京将两国关系提升为“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为两国关系加入了许多新内涵。2021年是《中俄睦邻友好条约》签署20周年,也是上海合作组织成立20周年。作为两个创始国,中俄在上合组织中起到了很大作用,对于维护地区稳定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当今世界正面临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百年未遇之变局,中俄关系的稳固和发展是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稳定器。中俄关系会继续加固,这是毋庸置疑的。

  疫情以来,中国与六国合作取得了哪些进展?

  在经济领域,2020年,面对全球疫情冲击,中国和东盟实现了贸易和投资合作逆势增长,历史性地成为彼此最大贸易伙伴;中俄贸易额连续第三年超过1000亿美元,中国第11年成为俄罗斯第一大贸易伙伴。在抗疫领域,中国与六国保持密切合作,携手跑赢了以疫情防控为重点的上半场,将继续跑好以疫苗合作为重点的下半场。

  许涛:疫情期间,中俄之间以及上合组织成员国之间一直保持着良好合作。在经济领域,2021年1—2月,中俄双边贸易额达187.8亿美元,同比增长8.5%,显示出两国合作后劲十足。在抗疫领域,俄罗斯是第一个派遣防疫专家代表团来华的国家,中国是向俄罗斯提供抗疫物资支持最有力的国家。中俄携手抵制新冠病毒,共同抗击“政治病毒”,中俄在抗疫方面的合作本身就是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迈上新高度的体现。2020年11月,习近平主席在上合组织视频峰会上提出在上合组织框架内构建卫生健康共同体、安全共同体、发展共同体和人文共同体的重大倡议,为地区疫情防控奠定了良好的政治基础。

  许利平:疫情期间,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合作具有开创性和创新性特点,起到了示范作用。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双方第一时间相互帮助、相互支援,从医疗物资到诊疗技术,从疫苗供应到疫苗技术,从绿色通道到快捷通道等,中国与东盟的抗疫合作走在了地区国家合作的前列。比如,中国与东南亚多国探讨了健康证明互认事项。中国和周边国家在疫苗领域开展了密集频繁的合作:支持印尼建设东南亚疫苗生产中心,和印尼、马来西亚等国重点提升疫苗原液的灌装能力,和新加坡探讨推进生产和储运全链条合作,在菲律宾和文莱建立“火眼”实验室等。

  董向荣:就东北亚方向而言,疫情期间,中国与韩国、日本、蒙古国等保持密切的防疫合作。中韩开通“快捷通道”,满足双方商务人士的往来需求,维护双边贸易链和产业链的稳定。此次郑义溶访华,中韩双方达成了不少重要共识,包括今年上半年举行新一轮两国外交部门高级别战略对话和首轮副部级外交安全“2+2”对话;就建立健康码互认机制、开展疫苗合作、进一步扩大两国“快捷通道”适用范围加强协调;支持对方举办的冬奥会和冬青奥会。韩方感谢并期待中方在半岛事务中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中韩启动外交安全“2+2”对话。这是非常重要的外交举措。对于韩国这样一个安全上比较依赖美国的国家而言,“2+2”对话对于地区稳定、增强中韩双方互信有重要作用。

  中国与六国的合作前景如何?

  2021年是《中俄睦邻友好条约》签署20周年、上海合作组织成立20周年,也是中国与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2022年是中韩建交30周年,也是《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生效之年。中国同邻国常来常往、越走越亲的深情厚谊正在世人面前清晰展现。

  许利平:2021年是中国与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经过30年的风风雨雨,中国与东盟从对话关系,上升到伙伴关系,再提升到战略伙伴关系,一步一个台阶,体现了中国与东盟战略互信不断提升。疫情期间,双方的合作充分说明这种合作的内生性。2020年,中国—东盟首次互为第一大贸易伙伴。2020年底,本地区各国签署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是中国与东盟合作的新增长点。该协定对促进中国与东盟的投资和贸易具有积极拉动作用。中国已经完成RCEP协定的核准,成为率先批准协定的国家。根据规定,2022年1月1日该协定将生效。相信该协定生效后,中国与东盟的关系将进入提质升级新阶段,进一步落实“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2030年愿景”,构建更加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董向荣:中韩合作目前有着眼于未来30年的劲头。2022年是中韩建交30周年,双方将尽早建立中韩关系未来发展委员会,启动两国建交30周年庆祝活动筹备工作,规划未来30年中韩关系发展蓝图。从经济方面来看,中韩双方有很多可以合作的领域。比如,韩国文在寅政府推出“韩版新政”,尤其重视绿色发展、数字经济等领域。这与中国多项愿景规划有很多共通之处。希望双方能在绿色发展、数字经济等新的经济增长点上加强合作、共同研发,创造出双方经济合作的新增长点。此外,中韩目前在政治安全领域的互信加强、经济领域的合作非常亮眼,但是,双方的民间感情有点“近而不亲”,“嫌韩”、“厌华”情绪在网络上不时爆发。多项舆论调查显示,中韩双方民众对彼此的好感度较低,形势不太乐观。双方还需要在加强民间交流增进双方互信上更加努力。

  许涛:接下来,中俄可以在三方面开展合作。第一,在抗疫和疫后经济恢复方面继续加强合作,及时沟通专业信息,整合疫苗、防控手段等资源。第二,变局背景下的全球治理。中俄树立了讲平等、讲诚信、讲合作、讲守法的大国表率,始终从维护联合国的核心地位和国际法权威出发,从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出发,坚持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国的原则,成为维护全球战略安全与稳定的重要力量。中俄这种新兴国家关系或将为全球治理带来新思路。第三,构建命运共同体。中国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得到俄罗斯支持。疫情发生以后,各国越来越清楚,在经济高度全球化的当今,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中国的命运共同体理念可以说正当其时。中俄虽然存在诸多差异,但是这并不妨碍两国在百年未有之变局中寻求相对稳定的空间。中俄正在手携手甚至背靠背应对各方面风险,这可能会对整个世界带来示范效应。

  记者 张 红

  • 相关阅读
  • 云南发布金沙江生态保护检察白皮书

      云南发布金沙江生态保护检察白皮书  本报讯(记者杨健鸿)日前,云南省检察院发布《金沙江流域(云南段)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检察白皮书》。《白皮书》主要包括三个部分,云南省检察机关坚持系统发力抓办案、提...

    时间:04-11
  • 北京修法将老城整体保护作为重中之重

      北京修法将老城整体保护作为重中之重  □ 本报记者 王斌  北京是世界闻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华文明的一张金名片,1982年被确定为全国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2005年,北京市制定了《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

    时间:04-11
  • 外媒看中国:“坚定走可再生能源发展之路”

      “坚定走可再生能源发展之路”(外媒看中国)  中国宣布力争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多家外媒认为,中国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明确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并...

    时间:04-11
  • 中国警方向韩国移交4名韩国籍红通逃犯

      中国警方向韩国移交4名韩国籍红通逃犯  新华社天津4月10日电(记者李鲲)记者10日从天津市公安局了解到,中国警方近日向韩国警方移交4名从事电信诈骗犯罪活动的韩国籍红通逃犯。  据韩国警方通报,2020年7月...

    时间:04-11
  • 中印两军举行第十一轮军长级会谈

      中新网4月10日电 据中国人民解放军西部战区政治工作部微信公众号消息,4月1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西部战区新闻发言人龙绍华大校就中印第十一轮军长级会谈发表谈话指出,4月9日,中印两军在莫尔多/楚舒勒会晤点印方...

    时间:04-10
  • 王毅同巴西新任外长通话:愿继续在力所能及范围内同巴方开展疫苗合作

      中新社北京4月10日电 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4月10日同巴西新任外长弗兰萨通电话。  王毅祝贺弗兰萨就任外长并表示,中巴同为发展中大国、新兴经济体代表和金砖国家伙伴,是推动世界多极化进程的重要力量,拥...

    时间:04-10
  • 小球大乾坤 上海举办纪念中美乒乓外交50周年系列活动

      中新网上海4月10日电 (记者 许婧)“为了参加这个友谊赛,我从去年8月开始训练,很高兴能参加今天的比赛,觉得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一件事。”10日,代表美方参加中美乒乓友谊赛的Athena Messick赛前兴奋地对记者说...

    时间:04-10
  • 武汉,不负这一年

      一年前,2020年的2月份,武汉“封城”的早期。由于疫情暴发,武汉的医疗资源已经支撑不住了。各大医院抓紧改造,各省份医疗队陆续驰援,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方舱医院不断完工,每一个社区都在严防死守,众志...

    时间:04-10
  • “源来”如此丨当年他们这样为红军“带盐”

      新华社南昌4月9日电 (记者姚子云 李美娟)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67岁的李球德常常领着小孙子参观一个棕色陶罐,里面装着已经发黑结晶的食盐。“这罐盐是我们家的传家宝。”李球德说。  井冈山斗争时期,为了将红...

    时间:04-1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