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这些西藏姑娘,为什么叫卓玛?答案太美了……

2021-04-14 21:21:52

来源:新华社

  一首名为《卓玛》的歌

  在大江南北传唱

  高原女性的美好形象

  伴着歌声深入人心

  在西藏

  女性常被称为“卓玛”

  也常被取名为“卓玛”

  然而

  谁是“卓玛”?

  “卓玛”是什么模样?

  塑造她们的,又是怎样的力量?

  带着这样的好奇

  我们循着歌声

  开始一段在雪域寻找“卓玛”的旅程

  1

  德庆卓玛的春天

  65岁的德庆卓玛

  生活在高原的农田边

  她说

  “卓玛”在传统藏文化中

  代表“女神”

  她猜想

  或许起名字时

  家里长辈希望自己

  能够获得福气

  但在她童年生活的克松“溪卡”(“庄园”)里

  她是一名没有自由的农奴

  在牛棚中出生

  也只配睡在牛蹄子边

  算上她

  家里已有四代人生在牛棚

  她以为她的孩子,也会一样

  直到1959年

  中国共产党领导西藏各族人民

  进行民主改革

  打碎了封建农奴制的枷锁

  德庆卓玛搬出牛棚

  拥有了自由

  她的孩子

  和西藏的孩子们

  也迎来全新的命运

  2

  高原上的天空守望者

  1969年

  在珠峰脚下的日喀则

  一个名叫卓玛的小女孩出生

  她说

  母亲为自己取这个名字

  是希望她能心怀善念

  无私助人

  后来

  这个小女孩成为家里第一代大学生

  逐步成长为西藏自治区气象局气候中心

  气候监测与评估室的首席专家

  农牧业生产、防灾减灾……

  她的工作

  关系着西藏的经济生产和民生冷暖

  她曾在珠峰脚下的暗夜里

  掐着秒读数发报

  也曾在藏北的牧场上

  顶着狂风收集数据

  耕耘高原气象

  三十年如一日

  是什么让她一直坚持?

  3

  站台上的“卓玛工作室”

  2006年

  25岁的斯朗卓玛

  站在刚竣工的拉萨火车站站台上

  迎接青藏铁路第一班列车进站

  作为西藏第一代铁路职工

  她永远忘不了那一天

  曾经

  斯朗卓玛从家乡的小山村

  去县里上学

  要花3天翻雪山

  再站在卡车车斗里颠簸1天

  从北京西藏中学

  考入西南交通大学后

  她因为返藏路途太过曲折

  来不及回家就直接去学校报了到

  想家吗?想

  但她更坚定自己的求学志向——

  自己将要见证的,是西藏的跨越

  4

  行走在梦想的“T台”

  洛桑卓玛大学毕业回到拉萨时

  顶着“世界超级小姐”的光环

  2011年

  她获得了第25届世界超级小姐大赛

  中国区总决赛第4名

  但当她告诉妈妈

  自己要以模特为终身事业时

  妈妈和她大吵了一架

  2016年

  洛桑卓玛在家乡拉萨

  创立了一家少儿模特和美育培训机构

  偏见?她要去破除

  没人做过?她就想当第一人

  几年间

  她培训的学生

  屡次在国内少儿模特比赛中获奖

  也登上过时装周的T台

  但除了这些

  她更想让孩子们知道

  美是包容与尊重,美是自信

  她笑称

  自己已经活成了

  自己心中“卓玛”的样子——

  5

  奔跑吧,卓玛!

  13岁的牧区姑娘

  多吉卓玛爱踢足球

  父母却告诉她:

  “女孩子要有女孩子样。”

  她嘴上不说话

  却依旧报名学校的足球兴趣小组

  她只有一双硬靴子

  放牛时穿,踢球时也穿

  学校建在牧场尽头的路旁

  开设了足球、篮球、

  旱冰、舞蹈等多个兴趣小组

  这天

  学校要组织一场校园足球比赛

  多吉卓玛匆匆吃了饭就要出发

  妈妈将一双新球鞋递到她手里

  穿上新球鞋

  多吉卓玛与男孩、女孩们一起踏上赛场

  海拔4000多米高原上的风

  吹在她泛红的脸颊上

  赛场边,观众们朝她呐喊着:

  “卓玛,卓玛,向前跑啊!”

  从过去到现在

  美丽“卓玛”一直被歌唱

  如今,独立、自强

  以及自由选择人生的权利和能力

  成为当代“卓玛”的多彩底色

  这背后

  是一个走向新生的西藏

  一个不断实现跨越发展的西藏

  一个更加现代、开放、包容的西藏

  • 相关阅读
  • 后疫情时代首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 专家:强调非传统安全应势及时

      中新社北京4月15日电 (记者 高凯)15日,此间迎来第6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对于这个后疫情时代的首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此间专家认为,其主题中对于非传统安全的强调应势而及时。  此次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的...

    时间:04-15
  • 《北京市医院禁止、限制携带物品名录》公布

      今天(15日),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北京市公安局联合召开发布会,公布了《北京市医院禁止、限制携带物品名录》。  一、禁止携带物品  (一)枪支、弹药:制式枪支、非制式枪支、仿真枪;枪支配用子弹、手榴弹、手...

    时间:04-15
  • 国办:清除消费隐性壁垒 着力打破行业垄断和地方保护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服务“六稳”“六保”进一步做好“放管服”改革有关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21〕10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

    时间:04-15
  • 生物安全法:建立传染病、动植物疫情防控国际合作网络

      中新社北京4月15日电 生物安全法15日正式施行。该法结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经验,设立“防控重大新发突发传染病、动植物疫情”专章。其中规定,国家加强国境、口岸传染病和动植物疫情联合防控能力建设,建立传染病...

    时间:04-15
  • 人民网评:修订道路交通安全法是民心所向

      人民网评:修订道路交通安全法是民心所向  近日,由公安部起草的道路交通安全法(修订建议稿)进入了公开征求意见阶段,有关意见建议可以在2021年4月23日前通过公安部网站在线提出或者通过电子邮件方式发送。 ...

    时间:04-15
  • 加大力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加大力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2021年4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人类减贫的中国实践》白皮书,该书系统记录了中国消除绝对贫困的伟大历程,介绍人类减贫的中国探索和实践,分享中国脱贫扶贫的经验做法,为国...

    时间:04-15
  • 执着·奋斗·新的活力——芬兰共产党主席瓦伊萨宁眼中的中国共产党

      新华社赫尔辛基4月15日电 全球连线:执着·奋斗·新的活力——芬兰共产党主席瓦伊萨宁眼中的中国共产党  新华社记者朱昊晨 陈静  芬兰共产党主席尤哈-佩卡·瓦伊萨宁日前在赫尔辛基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

    时间:04-15
  • “月掩火星”:我国少数地区可赏月球“吞食”火星全过程

      17日“月掩火星”:我国少数幸运地区可赏月球“吞食”火星全过程  新华社天津4月15日电(记者周润健)4月最具观测价值的天象来了!天文专家介绍,17日“月掩火星”奇特天象将现身天宇。届时如果天气晴好,我国海...

    时间:04-15
  • 今起实施!关乎国家安全!一图读懂生物安全法

      4月15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开始正式实施,这一天也正是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从保护人民健康、保障国家安全、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高度,把生物安全纳入国家安全体系,全面提...

    时间:04-15
  • 习近平这次重要指示,事关共同富裕

      【学习小组按】  近日,习近平对深化东西部协作和定点帮扶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习近平强调,要完善东西部结对帮扶关系,拓展帮扶领域,健全帮扶机制,优化帮扶方式,加强产业合作、资源互补、劳务对接、人才...

    时间:04-1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