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习近平在“领导人气候峰会”上的讲话(全文)

2021-04-22 21:41:37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4月22日电 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在“领导人气候峰会”上的讲话

(2021年4月22日,北京)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习近平

  尊敬的拜登总统,

  尊敬的各位同事:

  很高兴在“世界地球日”到来之际出席领导人气候峰会,感谢拜登总统的邀请。借此机会,我愿同大家就气候变化问题深入交换意见,共商应对气候变化挑战之策,共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道。

  人类进入工业文明时代以来,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加速了对自然资源的攫取,打破了地球生态系统平衡,人与自然深层次矛盾日益显现。近年来,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荒漠化加剧、极端气候事件频发,给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严峻挑战。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蔓延,使各国经济社会发展雪上加霜。面对全球环境治理前所未有的困难,国际社会要以前所未有的雄心和行动,勇于担当,戮力同心,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大自然是包括人在内一切生物的摇篮,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大自然孕育抚养了人类,人类应该以自然为根,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不尊重自然,违背自然规律,只会遭到自然报复。自然遭到系统性破坏,人类生存发展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我们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格局。

  ——坚持绿色发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这是朴素的真理。我们要摒弃损害甚至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摒弃以牺牲环境换取一时发展的短视做法。要顺应当代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方向,抓住绿色转型带来的巨大发展机遇,以创新为驱动,大力推进经济、能源、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全球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支撑。

  ——坚持系统治理。山水林田湖草沙是不可分割的生态系统。保护生态环境,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我们要按照生态系统的内在规律,统筹考虑自然生态各要素,从而达到增强生态系统循环能力、维护生态平衡的目标。

  ——坚持以人为本。生态环境关系各国人民的福祉,我们必须充分考虑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优良环境的期待、对子孙后代的责任,探索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创造就业、消除贫困的协同增效,在绿色转型过程中努力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增加各国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坚持多边主义。我们要坚持以国际法为基础、以公平正义为要旨、以有效行动为导向,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遵循《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巴黎协定》的目标和原则,努力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强化自身行动,深化伙伴关系,提升合作水平,在实现全球碳中和新征程中互学互鉴、互利共赢。要携手合作,不要相互指责;要持之以恒,不要朝令夕改;要重信守诺,不要言而无信。

  中方欢迎美方重返多边气候治理进程。中美刚刚共同发布了《应对气候危机联合声明》,中方期待同包括美方在内的国际社会一道,共同为推进全球环境治理而努力。

  ——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是全球气候治理的基石。发展中国家面临抗击疫情、发展经济、应对气候变化等多重挑战。我们要充分肯定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所作贡献,照顾其特殊困难和关切。发达国家应该展现更大雄心和行动,同时切实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和韧性,为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技术、能力建设等方面支持,避免设置绿色贸易壁垒,帮助他们加速绿色低碳转型。

  各位同事!

  中华文明历来崇尚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国将生态文明理念和生态文明建设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中国以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贯彻新发展理念,以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引领,以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为关键,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发展道路。

  去年,我正式宣布中国将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中国基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中国承诺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的时间,远远短于发达国家所用时间,需要中方付出艰苦努力。中国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正在制定碳达峰行动计划,广泛深入开展碳达峰行动,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和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率先达峰。中国将严控煤电项目,“十四五”时期严控煤炭消费增长、“十五五”时期逐步减少。此外,中国已决定接受《〈蒙特利尔议定书〉基加利修正案》,加强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管控,还将启动全国碳市场上线交易。

  作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中国坚定践行多边主义,努力推动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环境治理体系。中方将在今年10月承办《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同各方一道推动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迈上新台阶,支持《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六次缔约方会议取得积极成果。中方秉持“授人以渔”理念,通过多种形式的南南务实合作,尽己所能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应对气候变化能力。从非洲的气候遥感卫星,到东南亚的低碳示范区,再到小岛国的节能灯,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成果看得见、摸得着、有实效。中方还将生态文明领域合作作为共建“一带一路”重点内容,发起了系列绿色行动倡议,采取绿色基建、绿色能源、绿色交通、绿色金融等一系列举措,持续造福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的各国人民。

  各位同事!

  “众力并,则万钧不足举也。”气候变化带给人类的挑战是现实的、严峻的、长远的。但是,我坚信,只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同舟共济、守望相助,人类必将能够应对好全球气候环境挑战,把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留给子孙后代。

  谢谢大家。

  • 相关阅读
  • 黄坤明在出席“红色经典 献礼百年”阅读活动时强调 在阅读红色经典中汲取文化养分和精神力量

      黄坤明在出席“红色经典 献礼百年”阅读活动时强调 在阅读红色经典中汲取文化养分和精神力量  新华社北京4月23日电 4月23日是第26个世界读书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黄坤明在京出席“红色经典 献...

    时间:04-23
  • 一季度全国检察机关共批准和决定逮捕涉黑恶犯罪1385人

      扫黑除恶常态化 一季度全国检察机关共批准和决定逮捕涉黑恶犯罪1385人  最高检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1至3月,全国检察机关共批准和决定逮捕涉黑恶犯罪1385人,同比下降63.4%;决定起诉3122人,同比下降78.4%;对...

    时间:04-23
  • 建党100年!走向深蓝的人民海军,正如您所愿

      “潜航大洋,他们是捍卫国家主权的杀手锏;翱翔海天,他们是维护祖国安宁的急先锋;蛟龙突击,他们是攻无不克的夺命刃……”在人民海军成立72周年之际,海军向全社会公开发布主题宣传片《大海向党旗报告》,庆祝...

    时间:04-23
  • 云南启动高黎贡山国家公园创建工作

      中新网昆明4月23日电 (王佳纯)云南省林草局23日发布消息称:该局于22日正式启动高黎贡山地区综合科学考察暨国家公园创建工作,预计今年七月份之前完成初步调查,并争取年内完成创建。  据悉,目前距高黎贡山自...

    时间:04-23
  • 中国新闻社参评第三十一届中国新闻奖报纸、通讯社新闻专栏作品初评公示

      根据《中国新闻奖评选办法》规定的程序,经民主推荐及评委会评议,中国新闻社拟推荐以下2个专栏参加第三十一届中国新闻奖报纸、通讯社新闻专栏作品的初评,现予以公示。公示期为4月23至29日。如有异议,可以通过...

    时间:04-23
  • 博鳌论坛:同舟共济 共创未来

      【传习录】博鳌论坛:同舟共济 共创未来  2021年4月2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以视频方式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开幕式并发表《同舟共济克时艰,命运与共创未来》主旨演讲。习近平表示,与君远相知,不道云...

    时间:04-23
  • 最高检就1至3月全国检察机关主要办案数据答问

      日前,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了2021年1至3月全国检察机关主要办案数据。2021年作为“十四五”开局之年,检察机关的办案数据如何?“四大检察”发展态势如何?有什么突出特点?结合这些问题,最高人民检察院案件管理...

    时间:04-23
  • 最高检:一季度检方批准和决定逮捕犯罪嫌疑人逾19万人

      中新网4月23日电 据最高检网站消息,4月23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2021年1至3月全国检察机关主要办案数据。全国检察机关今年一季度共立案侦查司法工作人员相关职务犯罪案件267人,其中县处级以上干部要案16人。最...

    时间:04-23
  • 中国新闻社参评第三十一届中国新闻奖报纸副刊作品初评公示

      根据《中国新闻奖评选办法》规定的程序,经民主推荐及评委会评议,中国新闻社拟推荐以下2个作品参加报纸副刊作品的初评,现予以公示。公示期为4月23日至29日。如有异议,可以通过书面、电话方式,于4月29日17时前...

    时间:04-23
  • 备受瞩目的“碳达峰”“碳中和”,如何重塑中国与世界发展格局?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郑重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这是中国应对全...

    时间:04-2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