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哈尔滨工业大学多项技术助力天问一号登陆火星

2021-05-15 19:42:52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哈尔滨5月15日电 (记者 史轶夫)哈尔滨工业大学15日发布消息,该校多个科研团队凭借过硬的技术和默默的坚守,贡献天问一号任务背后的哈工大力量。

  15日7时18分,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陆火星取得圆满成功。

  从嫦娥探月到天问探火,哈尔滨工业大学在逐梦航天的道路上从未缺席,凭借过硬的技术和默默的坚守持续助力中国航天强国建设。

  根据天问一号火星探测任务的总体任务需求,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冷劲松教授团队,基于具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形状记忆聚合物复合材料,研制了中国国旗锁紧展开机构、变结构锁定及多级伸展结构和落火监视相机转动装置共3个产品。在国际上,首次实现形状记忆聚合物复合材料结构在深空探测工程中的应用,标志着中国在智能材料及其在航天器结构的应用领域处于国际前列。

  航天学院控制科学与工程系航天器控制团队,参与了火星环绕器制动捕获方案论证与关键技术攻关,为火星环绕器制动捕获任务的成功提供了技术支撑。

  2020年10月1日,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首次深空“自拍”图像上的五星红旗光彩夺目,这抹鲜艳的中国红,出自哈工大化工与化学学院吴晓宏教授团队。吴晓宏教授团队经过一系列科研攻关,开发出国旗用特种功能材料,并经特殊工艺套印在铝板上。

  此外,哈工大科研团队研发的火星车主被动复合式移动控制系统成果,也应用于天问一号探测器。哈工大威海校区邵春涛老师负责的与“火星EDL过程仿真”和“火星车GNC模拟”相关的两个课题分别为火星探测器安全着陆以及后续的火星车巡视探测提供了有力支撑。

  后续,火星车将依次开展对着陆点全局成像、自检、驶离着陆平台并开展巡视探测。哈工大相关团队也将提供技术支持,保障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取得成功。(完)

  • 相关阅读
  • 专家:暂未有证据证明新冠变异毒株会影响现有检测手段

      中新网珠海5月16日电 (蔡敏婕 张金菊)国家卫健委全国真菌病监测网国家中心主任、北京协和医院检验科主任徐英春近日在广东珠海接受采访时表示,目前来看,还没有直接证据证明已出现的新冠变异毒株会对现有的新冠检...

    时间:05-16
  • 探访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最高法院旧址:人民司法从这里走来

      中新社江西瑞金5月16日电 题:探访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最高法院旧址:人民司法从这里走来  中新社记者 李韵涵  “死刑复核制”“二审终审制”“人民陪审制”……中国现行的部分司法制度,在87年前的“共和国摇篮...

    时间:05-16
  • 二十年三度沪上行 班禅:对国家的未来充满信心

      中新社上海5月16日电 (记者 路梅)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中国佛协西藏分会会长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5月7日至13日在上海参观学习。谈及此行见闻,他表示,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之地,上海的发展充...

    时间:05-16
  • 【中国共产党的“十万个为什么”】邓颖超为什么说“当总理的夫人其实很难”?

      中新网北京5月16日电 (记者 马学玲)说起周恩来,人们就会浮现出一位和蔼可亲、鞠躬尽瘁的好总理形象。但就是这样一位好总理,对自己的伴侣却可以用“苛刻”来形容,邓颖超曾深有感触地说,“当总理的夫人其实很难...

    时间:05-16
  • 这场重磅座谈会,习近平首次提到这张“网”

      热解读|这场重磅座谈会,习近平首次提到这张“网”  热解读 南水北调清如许,国之重器润民生。  “实践证明,党中央关于南水北调工程的决策是完全正确的。”5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省南阳市主持召开推...

    时间:05-16
  • 疫情突然、密接波及多省份,“零号病例”到底是谁?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5月16日电(记者 张尼)根据官方最新通报,15日,国内再添4例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3天时间内,本轮疫情的本土确诊病例已经达到11例,确诊病例及密接者遍布多个省份。  目前的确诊病例出现高度...

    时间:05-16
  • 天舟二号货运飞船整装待发 船箭组合体转运至发射区

      中新社文昌5月16日电 (郭超凯)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5月16日,天舟二号货运飞船与长征七号遥三运载火箭组合体已转运至发射区。天舟二号货运飞船船箭组合体转运至发射区。骆云飞摄  目前,文昌航天发射...

    时间:05-16
  • 人民网评:以探索之心在火星刻上中国“脚印”

      历经 9个多月的长途跋涉,更经历“黑色九分钟”的着陆,中国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成功着陆在火星表面。在此刻正距离地球3.2亿公里的遥远星球上,留下了中国行星和深空探测特有的印记。  “天问一号”成功拥抱...

    时间:05-16
  • 新华网评:在浩瀚太空刻下中国新高度

      志高霄汉近,梦广天地小。在历经了9个多月的长途跋涉后,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于5月15日在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成功着陆。后续,祝融号火星车将依次开展对着陆点全局成像、自检驶离着陆平...

    时间:05-1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