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去向更多元 奔基层成为主流——北京高校毕业季就业观察

2021-06-15 20:13:10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6月15日电 题:去向更多元 奔基层成为主流——北京高校毕业季就业观察

  新华社记者陈旭、毛伟、赵旭

  离校日临近,约24万北京高校毕业生即将奔向人生下一站。

  这些“95后”青年,将去向哪里?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呈现怎样的特点?记者就此进行了调查。

  “95后”们的就业选择:更多元、赴基层

  “站在静静的立交桥头,是走还是留”……一首老歌、一曲旋律,唤起人们对青春选择的记忆。

  记者调查发现,今年北京高校就业供需总体好于去年,以“95后”为主的就业群体呈现多元化、个性化的特点,从基层一线干起成为主流。

  猎聘平台数据显示,今年1至5月北京高校毕业生数据呈现“两增两降”的特点:企业岗位和毕业生求职活跃程度大幅增长,期望薪资和留京意愿小幅下降。“这意味着北京高校毕业生连续三年流动性更强,就业选择也更加多元。”猎聘研究院执行院长王萱说。

  对于北京科技大学大四学生许昊原来说,留在北京是他的目标。他对记者说:“我喜欢北京这样的大城市,有更多的资源和机会,当时投简历基本都选了在北京的单位。”他已同中航工业北京某子公司签约,到制造业一线工作。

  部分高校介绍,高校毕业生报考选调生、公务员的热情有所增加。“因为生活成本的问题,买房、买车都是很大压力,我选择离开。”清华大学硕士毕业生何楚鸿说,父母让我自己去选择,参加家乡选调生选拔,既能多给自己一点幸福,也能做一番大事。

  北京理工大学学生就业指导中心主任林骥佳介绍,和往年相比,今年毕业生到公共部门和基层就业意愿普遍增强,报考公务员人数和各地选调生人数明显增加。另外,毕业生投身国家重点发展科技领域的热情也在增加。

  “留京不是唯一选项,到西部发展更具吸引力。”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田开发专业硕士研究生张程说,近些年国家鼓励人才到西部去发展,学校也一直有“为石油而生、为石油而兴”的传统。

  “那里才是我们的舞台。”张程说,在新疆塔里木油田实习的11位小伙伴,有5名选择留在当地。在一年多的实习期里,大伙作为采油工,奔赴一个个钻井现场,在沙漠里、在戈壁上解决生产中遇到的难题。

  “过来人”眼中的求职“烦恼”

  多位负责高校就业的老师、家长和公共就业服务人员介绍,现在的毕业生们有着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但也面临生活压力高企、竞争压力增大、岗位门槛升高等困难。作为“过来人”,他们说出了几个求职“烦恼”。

  “烦恼”一:信息获取较片面。

  多位负责高校就业指导的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许多高校加强在校生职业生涯和就业观念培养,但仍有不少学生存在岗位认识短板,少量学生对社会认识不足。

  某招聘平台负责人介绍,自己在担任校内职业规划大赛评委时发现,有的学生把行政管理岗位误当成企业管理决策,有的误把人力部门当成勤务部门……部分高校就业指导负责人介绍,毕业生对职位的认识多来自学长学姐,存在滞后性和片面性,容易对应聘的岗位产生误判。

  “烦恼”二:慢就业才能就业好?

  北京市丰台区人力资源公共服务中心职业指导师张笑男说,在对毕业生调研时发现,部分毕业生认为“钱多活少离家近”才是好工作,进而选择慢就业,这其实是一个误区。

  部分毕业生家长对孩子“家里蹲”式求职表示担忧。来自北京的钱女士介绍,孩子毕业两年,此前由于疫情一直在线上求职,亲戚朋友都在介绍工作,去面试还得爸妈陪着,“丁点儿风险就要辞职不干”。

  找到想要扎根的土地

  记者走访发现,绝大多数北京高校积极与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对接,做好离校前后的服务衔接工作,多举措帮助毕业生就业。

  张笑男介绍,北京市丰台区人力资源公共服务中心走进首经贸、北工大调研,并为毕业生提供就业辅导。北京理工大学今年启动就业保障“春风行动2.0”,举办“大国重器”等分板块招聘会,京津冀、陕西等分地域组团招聘会。

  北京科技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刘晓杰表示,学校在毕业季开展近20场未就业毕业生帮扶座谈会,带学生走访企业,提升求职技能。截至6月4日,该校2021届毕业生共6224人,整体毕业生去向落实率为78.31%。

  北京市人社局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处副处长巫嫕认为,年轻人找工作时难免迷茫,但是广阔天地大有可为,无论在哪里,无论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只要踏踏实实、勤勤恳恳,就能释放自己的人生价值。

  北京科技大学校长杨仁树说,就业态度反映出同学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对于高校来说,就业不是阶段性而是全程性、全链条的评价,高校要跳出就业看就业,从招生、育人等环节系统化、一体化地统筹。

  “在高考招生时,我们就要告诉学生石油大学的专业属性和工作导向,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地方去。”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党委书记陈峰说。(参与采写:陈艳欣、李爱生)

  • 相关阅读
  • 大学生灵活就业如何另辟蹊径、向阳生长

      大学生灵活就业如何另辟蹊径、向阳生长  目前,我国灵活就业者接近2亿人。其中,大学毕业生占据相当比例,人数持续攀升——  大学生灵活就业如何另辟蹊径、向阳生长  凌晨2点,某网络平台助农专场直播间内...

    时间:06-16
  • 我国已有21个新冠疫苗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实施对88个国家和4个国际组织疫苗援助工作

      我国已有21个新冠疫苗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实施对88个国家和4个国际组织疫苗援助工作  央视网消息:商务部相关负责人在接受总台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中国已经有21个新冠疫苗进入临床试验阶段,4个新冠疫苗在国内...

    时间:06-16
  • 国家中医应急医疗队伍怎么建?官方指南来了

      新华社北京6月16日电 为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新发突发传染病防治和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中的作用,加强国家中医应急医疗队伍建设与管理并提升其应急救治能力和水平,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日前印发《国家中医应急医...

    时间:06-16
  • 【网络媒体革命老区行】追寻红色印记 读懂老区的“精神密码”

      中新网北京6月16日电(记者 任思雨)打卡红色地标,重温百年记忆。6月初,“在这里读懂初心使命——网络媒体革命老区行”网络主题活动走进山西、湖北,多名中央及地方网络媒体代表走访革命老区,聆听红色历史,感知...

    时间:06-16
  • 新岗位 新机遇

      新岗位 新机遇(观象台)  在新旧动能加速转换的背景下,新职业的涌现速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快,但新职业在就业总盘子里尚未形成规模效应。这就需要积极引导劳动者及时转变观念,学习新技能,跟上时代进步的步伐...

    时间:06-16
  • 中国海警舰艇编队6月16日在中国钓鱼岛领海巡航

      中新网6月16日电 据中国海警局官方微信消息,2021年6月16日,中国海警2301舰艇编队在中国钓鱼岛领海内巡航。...

    时间:06-16
  • 樊锦诗:扎根大漠心系敦煌的国宝守护人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数风流人物】樊锦诗:扎根大漠心系敦煌的国宝守护人  初夏的江南进入梅雨季,杭州溽热的天气与大约3000公里外的西北敦煌迥异,但这两座遥隔山水、看似毫不相及的城市却因为一个人被联...

    时间:06-16
  • 他们为何依依不舍(一线行走)

      他们为何依依不舍(一线行走)  “贴近群众”从来不是一句口号,干部干得好不好,和群众感情深不深,答案就在村民们的留恋中  一个个深情的拥抱,一次次无言的握手……这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驻阿克...

    时间:06-16
  • 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大家谈)

      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大家谈)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各地创新方式方法,积累了许多鲜活经验。本期大家谈,我们选刊3篇来稿,结合各地实践,和读者一起探讨如何进一步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

    时间:06-1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