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网络媒体革命老区行】追寻红色印记 读懂老区的“精神密码”

2021-06-16 14:21:07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6月16日电(记者 任思雨)打卡红色地标,重温百年记忆。6月初,“在这里读懂初心使命——网络媒体革命老区行”网络主题活动走进山西、湖北,多名中央及地方网络媒体代表走访革命老区,聆听红色历史,感知老区的红色印记与崭新图景。

  几天时间里,媒体记者们见过黄河、经过长江,走进太行深处、目睹洪湖之大,打卡一处又一处旧址遗存,也似能想象当年,红旗是如何从一座座大山、一条条街道、一个个村庄与城市中飘扬起来。

红25军传单。 中新网任思雨 摄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在吕梁临县的“毛主席东渡黄河纪念碑”旁,黄河水声滔滔,奔流向前。1948年,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等率领中共中央前敌委员会机关工作人员,从陕西川口渡口乘船东渡,在临县渡口登岸,踏上前去西柏坡的路程。

  在晋绥边区政府及军区司令部旧址,一个小小的房间上,写着“毛泽东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谈话旧址”几个字,当年,毛泽东在此阐述了有关党的新闻工作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对新闻工作者影响至今。

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韦亮 摄

  一路寻访革命老区的红色印记,我们聆听过太多故事,最揪心也最记忆深刻的,常常是这样一些细节:

  华侨抗战女英雄李林,骑骏马持双枪,率骑兵营驰骋雁北、绥南与日伪军作战,曾写下“甘愿征战血染衣,不平倭寇誓不休”,却在保护群众安全转移时身负重伤,遭遇围困之际,她将最后一颗子弹留给自己,时年24岁。

  黄崖洞小战士崔振芳,14岁不到就参加革命,战斗打响时,他坚守在一块距地面20米的大山陡崖上,一面向战友发信号一面向敌人猛投手榴弹,先后消灭敌人数十名,最后不幸被敌人的机枪射中,牺牲时年仅18岁。

  鄂豫边革命根据地创建人之一戴克敏,21岁时参与领导黄麻起义,26岁时为革命牺牲,戴家一门忠烈,有14人参加革命,其中11人英勇献身……

  走进太原解放纪念馆的烈士陵园区,苍松翠柏郁郁葱葱,那里安放着上千名为战斗牺牲的烈士遗骨。太原战役总共历时六个多月,伤亡4.5万余人,是解放战争时期历时最长、参战人员最多、战斗最激烈、伤亡最惨重的城市攻坚战。

  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纪念园里,仍然保留着许多烈士的遗物:一袭蓝衣、一绺头发、一本《共产党宣言》……革命战争年代,湖北省红安县牺牲了14万英雄儿女,在册烈士22552人,可谓“处处埋忠骨,岭岭皆丰碑”。

  一位讲解员告诉记者,革命历史的故事,每次讲的感觉都不一样。以前不大能理解,已经念过无数遍讲词的讲解员为什么还会突然哽咽,直到走进老区,看到大山腹地的兵工厂遗址,了解感人至深的红色往事,才真切地懂得前辈行军开路之不易。

  在红安县,我们看到无产阶级革命家董必武留下的四字家训:“朴、诚、勇、毅”。

  黄麻起义、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这些在今天看来如“奇迹”般的战斗背后,是无数军民的牺牲奉献。革命先烈正是怀揣着朴素的心愿,依靠坚定的理想信念和革命意志,一次次绝境重生,愈挫愈勇,以超乎想象的毅力坚持到最终的胜利。

  革命老区展新颜

  百年风雨沧桑,那段峥嵘岁月曾在广袤大地上烙下深深的红色印记,而今日再访老区,除了目睹珍贵的革命史料和旧址,我们还看到了许多新的风景。

  走进山西省吕梁市兴县康宁镇花子村,占地150亩的大棚种植基地中,葡萄、樱桃、玉露香梨等作物正呈现着勃勃生机。

  从玉米、小杂粮到高价值经济林,花子村因地制宜,建立起大棚种植基地,帮助百姓增收。曾任花子村第一书记的康宁镇副镇长刘磊为我们算了一笔账,当这些种植林果进入盛产期后,预计每年可实现收益400万元以上。

山西省吕梁市兴县康宁镇花子村。中新网任思雨 摄

  站在一棵1400年的老枣树前,41岁的临县枣农薛文龙向我们分享这些年的心路历程。2018年参加中国农民丰收节后,他回到家乡牵头成立临县兴台农牧专业合作社,与当地红枣企业合作,筹划建设以红枣科研、科教、科普、培训、种苗培育、景点规划、景观布置、休闲度假、观光采摘、民宿体验、红色旅游等为一体的生态园。

  昔日硝烟早已散去,但实现美好生活的奋斗不会停歇。依托丰富的红色资源,不少革命老区的红色旅游正蓬勃发展,例如“八路军的故乡”武乡县,如今就开发出八路军文化园、游击战体验园、太行少年军校等文化旅游产业项目和教育基地。

  位于湖北洪湖的瞿家湾红军街,每日游人如织,那些承载着百年历史的老建筑,已有一部分已变成销售当地特产、展示手工工艺的店铺,游客们一边瞻仰历史遗迹,一边品尝购买现代产品,了解特色文化。

  采访中,我们还在纪念馆与老街上看到了许多“小小讲解员”,每逢节假日,他们就会前来报道,一遍遍向游客讲述当年发生的革命故事。历史因铭记而永恒,精神因传承而不朽,红色记忆不只有旧址遗存,更有小小少年间的薪火相传。

瞿家湾红军街。 张畅 摄

  不要忘记

  在革命老区行的几日采访中,曾拍下过不少照片,但印象深刻的一张,是几位老人坐在中央后委机关旧址的石碑旁乘凉聊天。

  当年的许多革命旧址,如今就隐藏村庄的民居中,红色印记离人们并不遥远,甚至早已成为人们生活的背景板之一。

  在走访老区的这些天里,还有一个画面总是不断从脑海翻出:

  启动仪式前一天,因为想提前看看中共太原支部旧址纪念馆,我们来到文瀛公园参观,那天正逢儿童节,公园游客熙熙攘攘,小朋友拿着气球和泡泡机在广场上玩耍,大人们正隔着拦网踢毽子,愉快地享受闲暇时光。

  而在他们身后,革命烈士纪念塔在人群中静静矗立,与彼时的热闹融为一体。

  偶尔有家长带着孩子前去拍照,小朋友们直挺挺站在碑前敬一个礼,表情严肃认真。“妈妈这边我看完了,我再去看看那边的字”,一个小朋友绕到后面去看展板上的文字。

文瀛公园革命烈士纪念塔。中新网任思雨 摄。

  当下,我突然有种时空相连的奇妙感受,百年前,无数革命先辈为国家前路苦苦思索,为之奋斗、为之流血牺牲,而他们向往的新生活,正是我们今天的样子:和平、幸福。

  之后的几天,每参观完一处革命旧址,这种时空相连的感受就会更加强烈。

  放眼历史长河,百年倏忽一瞬,对我们而言却意义非凡。

  纪念碑不会说话,革命旧址或许终将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但那段血与火交织的红色来时路,我们不该忘记它。(完)

  • 相关阅读
  • “百年来最成功的政党”——国际友人与中共的故事

      新华社北京6月16日电 题:“百年来最成功的政党”——国际友人与中共的故事  新华社记者王进业 李来房 姚远  “永远不要离开中国。”这是汉斯·米勒医生1994年去世前反复叮嘱妻子的话。  1939年,二战爆发...

    时间:06-16
  • 他们即将上太空啦!天上三个月将如何工作和生活?

      他们即将上太空啦!天上三个月将如何工作和生活?  新华社甘肃酒泉6月16日电 题:他们即将上太空啦!天上三个月将如何工作和生活?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  根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发布的消息,6月1...

    时间:06-16
  • 青基会:“乡村教育扶持计划”将让乡村孩子“上好学”

      中新网郑州6月16日电 (马广志 张素)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等发起的一项乡村教育扶持计划,将通过资助云南、广西、四川、新疆等中西部地区10个省份的乡村小学教师,并结合捐赠网课的形式,帮助乡村小学提升教育...

    时间:06-16
  • 尤权强调 做好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民主监督工作 进一步彰显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优势

      新华社北京6月16日电 6月16日,各民主党派中央、无党派人士开展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民主监督工作启动会在京召开。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统战部部长尤权出席会议并讲话。  尤权指出,经中共中央批准,由中央统战...

    时间:06-16
  • 神舟十二号航天员乘组见面会见闻

      新华社甘肃酒泉6月16日电 题:“我们有信心完成空间站阶段首次载人飞行任务”——神舟十二号航天员乘组见面会见闻  新华社记者黎云、张汨汨、高玉娇  淅淅沥沥,戈壁滩上难得下起了小雨,淋湿了胡杨林,也浸...

    时间:06-16
  • 广东石漠化地区森林面积新增逾5.4万公顷

      中新网广州6月16日电 (记者 程景伟)6月17日是第27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记者16日从广东省林业局获悉,近年来,通过生态修复和治理,广东省石漠化地区森林面积增加5.4万公顷以上,全省石漠化区域森林覆盖率提...

    时间:06-16
  • 40多国驻华使节齐聚中共一大会址 参加党史主题座谈会

      中新网上海6月16日电(李秋莹)6月16日,应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和中共上海市委邀请,40多个国家驻华使节赴上海,参观中共一大会址和纪念馆,并参加“回望百年历程、展望美好未来”中外座谈会。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

    时间:06-16
  • 全国安全生产宣传咨询日活动丰富多彩

      全国安全生产宣传咨询日活动丰富多彩  新华社北京6月16日电(记者赵旭)今年6月是第20个全国“安全生产月”,16日是全国安全生产宣传咨询日。全国各地按照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应急管理部统一部署,围绕...

    时间:06-16
  • G7公报,散发着历史的霉味

      新华社北京6月16日电 题:G7公报,散发着历史的霉味  新华社记者王宾  当地时间6月13日,七国集团(G7)峰会在英国康沃尔郡闭幕并发表公报。公报就涉港、涉疆、台湾、涉海等问题肆意对中国“泼脏水”,悍然干涉...

    时间:06-16
  • 西藏晒防沙治沙成绩单 全区沙化扩展趋势逆转

      中新社拉萨6月16日电 (记者 贡桑拉姆)记者16日从西藏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获悉,近年来,西藏自治区防沙治沙工作成效显著,全区沙化扩展趋势逆转,有效改善了雅鲁藏布江中上游流域沿岸、拉萨河、狮泉河流域等的生态...

    时间:06-1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