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从中国到世界,这些“历史的记忆”为何被习近平如此珍视?

2021-07-17 19:09:56

来源:中国新闻网

  (近观中国)从中国到世界,这些“历史的记忆”为何被习近平如此珍视?

  中新社北京7月17日电 题:从中国到世界,这些“历史的记忆”为何被习近平如此珍视?

  作者 钟三屏

  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办、中国承办的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正在福建省福州市举行。16日开幕当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向大会致贺信。

  作为世界遗产保护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文化遗产保护,在当下中国还有另外一个更形象的描述:登得上城楼、望得见古塔、记得住乡愁。

  文化遗产也被称为“历史的记忆”,珍视和保护这些“历史的记忆”,是习近平始终关注的命题。

  在河北省正定县,习近平推动当地打造“古城”历史文化名片,并身体力行加强文物保护。“我们保管不好,就是罪人,就会愧对后人。”他如此说。

  在福建省,面对因缺少资金而未能修缮的鼓浪屿八卦楼,习近平曾特地划拨资金,一解燃眉之急。他还推动开展了一批福州文化遗产的修复和保护工作,并就保护工作建章立制。

  主政浙江时,习近平总结出了城市、旅游业发展与文化遗产、古建筑保护相结合的路子。“文物古迹遇到破坏,人文价值就荡然无存”,习近平曾在《之江新语》专门论述文化遗产保护,“只有我们每个人都关心和爱惜前人给我们留下的这些财富,我们民族的精神和独特的审美情趣、独特的传统气质,才能传承下去。”

  到中央工作后,习近平将文化遗产保护提到更高位置。他提出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倡导形成“保护文物也是政绩”的政绩观,在“保护好、传承好历史文化遗产是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理念下,直接推动一系列文化遗产保护政策、制度出台。

  如今,“保护文化遗产”的理念已从一楼一地、一城一省,上升为中国全社会的共识。

  这种共识背后,是对历史的传承、对文化的尊重、对文明的珍视。

  “中国人民同法国人民一样,对此次火灾深感痛恻。”2019年,法国巴黎圣母院突发大火,习近平第一时间致电法国总统马克龙,向全体法国人民表示诚挚的慰问。

  习近平罕见使用了“痛恻”一词。这一“感性时刻”,体现出习近平对于世界其他文明的尊重,也体现出中华文明蕴涵的同理心。

  事实上,中华文明里的同理心古来有之,它使得中华文明在与世界其他文明的交往中,始终有着以己及人、互相尊重、和而不同,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文明观。

  延续到今天,中国依然致力于在不同文化间搭桥而非拆桥,倡导文明宽容,主张文明互鉴,致力构建基于全人类范畴的命运共同体。

  “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不同文明和文化只有在保持自身特色的同时,以开明开放的态度相互包容、和平相处,才能共同发展、共同繁荣。”2013年,习近平出访墨西哥,在古玛雅文明遗址前,道出文明交往的真谛。

  2019年,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上,习近平再次指出:交流互鉴是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只有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取长补短,才能保持旺盛生命活力。”

  回顾历史,中华文明之所以延绵五千年依然充满活力,也是因为它拥有这样的秉性。

  中国共产党和她所领导的今日之中国,可以视作最新例证——中国共产党人立足于中华民族与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历史积淀,坚持永不封闭、永不僵化,博采世界文明之长,使马克思主义,这一产生于西方文明的成果,与开放的中华文明碰触交融,成就了一段人类历史上未曾有过的成功实践。

  正如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所指出的: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第二个结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的“秘诀”之一,也体现着中华文明的兼收并蓄。

  同样的姿态也贯穿于中国对世界遗产的保护中。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新增12项世界遗产,成为世界遗产总数最多的国家之一。

  未来,如何让“登得上城楼、望得见古塔、记得住乡愁”更多走进现实?习近平在致世界遗产大会的贺信中表示:中国愿同世界各国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道,加强交流合作,推动文明对话,促进交流互鉴,支持世界遗产保护事业,共同守护好全人类的文化瑰宝和自然珍宝,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完)(图片素材来源:新华社 中新社)

  • 相关阅读
  • 把事业干实干成干好——记广西浦北县委书记古保华

      把事业干实干成干好——记广西浦北县委书记古保华  古保华有一张古铜色的脸,干部群众对他的第一印象就是朴实。他也的确是一位作风质朴、踏踏实实干事业的人。2020年7月,50岁的古保华从广西桂林雁山区到钦州市...

    时间:07-18
  • “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发射欧洲制造“鑫诺1号”通信卫星

      百年瞬间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发射欧洲制造“鑫诺1号”通信卫星  1998年7月18日17时20分,我国制造的“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成功地将“鑫诺1号”通信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这是长...

    时间:07-18
  • 国家能源局:上半年全国发电装机容量约为22.6亿千瓦

      国家能源局:上半年全国发电装机容量约为22.6亿千瓦  人民网北京7月17日电 (记者毕磊)近日,国家能源局发布1-6月份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截至6月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约为22.6亿千瓦,同比增长9.5%。其中,...

    时间:07-18
  • 这份年度期中成绩单,令人振奋!

      国内生产总值53216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2.7%;  第一产业增加值28402亿元,同比增长7.8%……  7月15日,国家统计局公布2021年上半年中国经济数据。  这份“十四五”开局第一个半年报显示,历经...

    时间:07-18
  • 31省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144742.7万剂次

      中新网7月18日电 据国家卫健委网站消息,截至2021年7月17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144742.7万剂次。...

    时间:07-18
  • 专家学者齐聚武夷山 品读“双世遗”名山魅力

      中新网南平7月18日电 (龙敏 叶秋云)“碧水丹山、奇秀甲东南”,正值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在福建省福州市举行之际,18日,“品读双世遗 漫游武夷山”系列活动在福建省南平市武夷山开幕,专家、学者齐聚,共话世界遗...

    时间:07-18
  • 独家|石硕:“中华民族”是近代才有的建构吗?

      (东西问)独家|石硕:“中华民族”是近代才有的建构吗?  中新社成都7月18日电 题:石硕:“中华民族”是近代才有的建构吗?  中新社记者 邹辉 贺劭清石硕受访。中新社记者 张浪 摄  “‘中华民族’这个称谓...

    时间:07-18
  • 大党丨人民是真正的英雄

      “伟大、光荣、正确的中国共产党万岁!”  “伟大、光荣、英雄的中国人民万岁!”  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用“伟大、光荣、英雄”三个词,热情赞颂中国人民。△2021年7月...

    时间:07-18
  • 全球连线丨习近平:像爱惜生命一样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

      长久以来,习近平高度重视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工作。20多年前,在担任福州市委书记期间,他大力推动文物、古建筑保护。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从留住文化根脉、守住民...

    时间:07-18
  • 西藏手艺人嘎玛曲扎:愿古老雕刻艺术从高原走向远方

      中新社拉萨7月18日电 题:西藏手艺人嘎玛曲扎:愿古老雕刻艺术从高原走向远方  中新社记者 冉文娟  在嘎玛曲扎的工作间,有两个展柜处在房间的对角线上。一边陈列着嘎玛曲扎创作的各类文创产品,另一边则放着...

    时间:07-18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