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零的突破!中国科学家选育成功双季早粳稻

2021-07-19 22:09:08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7月19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科发早粳1号”系列双季早粳稻新品种选育成功现场会,7月19日在其示范种植地江西省上高县举行,当地200亩示范片的稻田里金色稻浪翻滚,丰收在即,这一新品种也实现了中国双季早粳稻“零的突破”。

  “中国有14亿人口,要吃饱、吃好饭,是个大事。”利用分子精准设计育种技术、领导科研团队成功实现这一“零的突破”的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李家洋院士强调说。

  持续数十年的梦想

  中国是世界上水稻产量第一大国。然而,一直以来,双季早粳品种在中国水稻生产中是一个空白。

  李家洋院士团队介绍,中国双季早稻生产共有13个省,全部分布在南方低纬度地区,其中湖南、广西、江西、广东等4省区播种面积占全国的75%以上。根据2020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早稻生产数据,全国早稻播种面积4751千公顷(7126万亩),全国早稻总产量2729万吨(546亿斤),全国早稻单产5745.0公斤/公顷(383.0公斤/亩)。

  然而,中国所有的双季早稻品种均为籼稻,目前国家设立的双季早稻品种审定组只有早籼组。早籼稻是在3月中下旬播种、7月中下旬收获(生长期100-120天)的南方籼稻品种。早籼稻品种尤其是长江中下游的品种由于其整体品质较差,大部分作为储备粮或工业用粮使用。

  同早籼稻相比,生长在高纬度地区的粳稻品种具有抗逆性强、株型优、米质优、食味佳等明显优点。

  加速培育优良双季早粳品种及其推广应用,可以极大的提高早稻米的品质和商业价值,不仅为农民增加经济效益,同时可将中国优质新米的上架期提前2-3个月。

  不过,尽管育种家已经尝试了几十年,此前却一直未能培育出在实际生产中使用的双季早粳稻新品种。

  为主粮供应“端上第一碗饭”

  李家洋院士团队最新选育成功的“中科发早粳1号”,实现中国双季早粳品种“零的突破”,并大大提升早稻米品质。

  该双季早粳新品种属于早稻中迟熟类型品种。2020年在江西高安县和浙江永康市的早稻品比(品种比较试验)及多点试验中,平均株高90厘米左右,平均每穗总粒数超110粒左右,结实率可达85%以上,千粒重26克左右,平均亩产在500公斤以上。

  不仅如此,新品种抗逆性强,尤其苗期耐寒、后期抗穗发芽方面尤为突出,米外观品质优良,主要米质指标达到优质二级米标准,食味佳。

  “将双季早籼稻品种改为双季早粳稻品种,可以将优质新米提前两至三个月上市,为中国主粮供应端上第一碗饭。”李家洋说。

  “中科发早粳1号”新种质为中国优质稻改良示范出新的方向,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新种质诞生的背后,蕴含着强大的技术支撑——分子精准设计育种。

  李家洋团队长期从事高等植物生长发育与代谢调控的机理研究,并率先提出“分子设计育种”的理念,大幅提升水稻品种培育效率。

  针对长江中下游地区早稻生产中所遇到的问题,该团队此次以优异稻米品质基因为主线,结合高产及理想株型基因等,运用分子精准设计育种的理念和技术,选择最佳亲本通过杂交选择,最终育成具有优质、高产、抗寒和抗穗发芽的全新“中科发”双季早粳新品种。

  “定制”一棵理想水稻

  李家洋科普介绍说,“分子精准设计”就像组装一台电脑,“想要什么样的水稻,把相关的水稻基因组合在一起,就可以培育出满足需要的种子”。

  与常规育种技术相比,“分子精准设计”育种不仅克服了育种周期长、偶然性大和育种效率低下等缺点,还可以对当前品种的缺点进行精确改良,实现多个优良性状的聚合。目前,李家洋团队先后订制多个具备高产、优质、高效、高抗等诸多优良性状的“理想水稻”。

  他们创建的北方稻区的“中科发”系列水稻新品种和南方稻区的“嘉优中科”系列水稻新品种,均实现高产优质多抗水稻的高效培育。截至目前,2018年通过国审的“中科发5号”等系列品种在黑龙江、吉林、辽宁等省区推广面积达200万亩以上;2017年成功实现万亩示范的优质高产水稻品种“嘉优中科”系列推广面积已逾100万亩。

  李家洋团队的“水稻高产优质性状形成的分子机理及品种设计”研究成果分别于2017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和2018年未来科学大奖。这些从科学理论到生产实践的成功范例,将会极大推动作物传统育种向高效、精准、定向的分子设计育种转变。

  “精准设计”水稻不仅有助于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还有助满足“众口难调”的个性化需求。中国地域辽阔,生态环境和消费喜好差异大,所需水稻品种也各不相同。目前,李家洋和团队正在尝试“定制”针对特殊人群的稻米,如针对糖尿病人的低淀粉,以培育出满足个性化需求的水稻。

  李家洋院士表示,中国的水稻育种研究目前在国际上处于第一方阵,但挑战犹存仍然需要升级与完善。同时,由于中国目前尚未对基因编辑育种建立相关标准,对农作物的精准设计仍然只是处于第一阶段而无法实现其在生产上的应用。(完)

  • 相关阅读
  • 同心逐梦绘“疆”来 新一轮对口援疆“国家行动”综述

      同心逐梦绘“疆”来——新一轮对口援疆“国家行动”综述  新华社乌鲁木齐7月20日电 题:同心逐梦绘“疆”来——新一轮对口援疆“国家行动”综述  新华社记者何军、李志浩、张研、丁磊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

    时间:07-20
  • 受台风“查帕卡”影响 港珠澳大桥桥梁航道临时封闭

      中新网珠海7月20日电 (邓媛雯 邓林栋)20日,记者从港珠澳大桥海事局了解到,受台风“查帕卡”影响,珠澳大桥桥梁航道已实施临时水上交通管制,禁止任何船舶通过桥梁航道。  据广东省珠海市气象部门预报,今...

    时间:07-20
  • 我国科研人员揭示炎症与肿瘤发生、发展及治疗间关系

      新华社重庆7月20日电(记者周闻韬)炎症与肿瘤发生、发展及疗效密切相关。近日,我国科研人员从炎症的启动与消退过程入手,系统揭示了炎症与肿瘤发生、发展及治疗之间的复杂关系,对促癌和抑癌的炎症类型进行了深入...

    时间:07-20
  • 北京市人民检察院原副检察长焦慧强一审获刑11年

      中新网7月20日电 据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微信公众号消息,2021年7月20日,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公开宣判焦慧强贪污、受贿一案,对焦慧强犯贪污罪、受贿罪,数罪并罚判处其有期徒刑11年,并处罚金80万元。...

    时间:07-20
  • 台风“查帕卡”将在粤西沿海登陆 海南21—24日将有强风雨

      中新网海口7月20日电 (杨海成 李凡)据海南省气象台20日介绍,今年第7号台风“查帕卡”已于7月19日夜间加强为台风级,预计其将于20日下午到傍晚在广东台山到电白一带沿海登陆。22日后受双台风相互作用影响,“查帕...

    时间:07-20
  • 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派出8个工作组开展安全生产明查暗访

      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派出8个工作组赴16个省份开展安全生产明查暗访  为推动各地区进一步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扎实开展重点行业领域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坚决遏制近期一些行业领域...

    时间:07-20
  • 广东茂名信宜市委书记罗汉杰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中新网广州7月20日电 (记者 程景伟)据广东省纪委监委“南粤清风网”20日通报,茂名信宜市委书记罗汉杰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广东省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罗汉杰简历  罗汉杰,男,1968年10月...

    时间:07-20
  • 双台风来袭 国家防总启动防汛防台风Ⅳ级应急响应

      记者20日从应急管理部获悉,当日6时,今年第7号台风“查帕卡”中心位于广东省阳江市东南方约90公里的近海海面上。第6号台风“烟花”中心位于我国台湾省宜兰县偏东方向约920公里的西北太平洋洋面上。预计台风“查...

    时间:07-20
  • 台风“查帕卡”增强至13级 广东提升防风应急响应至III级

      中新网广州7月20日电 (记者 王坚)今年第7号台风“查帕卡”已于7月19日23时加强为台风级,至7月20日4时,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3级,风速达到每秒38米。  鉴于台风发展趋势及影响,广东省防汛防旱防风总指挥部办公...

    时间:07-20
  • 阿尔及利亚总统特本会见王毅

      当地时间2021年7月19日,阿尔及利亚总统特本在阿尔及尔会见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  特本请王毅转达对习近平主席的诚挚问候,热烈祝贺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高度评价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和建设过程中...

    时间:07-2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