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短评:武术何时能进奥运会?

2021-08-05 17:44:10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东西问)短评:武术何时能进奥运会?

  中新社北京8月5日电 题:武术何时能进奥运会?

  作者 崔白露

  7日是世界武术日,8日奥运将闭幕。

  百年奥运不断“出新”。本届东京奥运会又新增五个大项,除滑板、冲浪和竞技攀岩外,还纳入了日本国民运动棒垒球和“日本国术”空手道。而霹雳舞亦将出现在2024年巴黎奥运会。作为中国国粹和已在世界推广的武术,何时能成为奥运项目?是否要等到中国再次主办夏季奥运会才能加入奥运“大家庭”?

资料图:图为少林石锁功。中新社记者 王中举 摄

  其实,武术与奥运早有前缘。1936年,郑怀贤带领一支“国术表演队”亮相柏林奥运会。从此,武术与奥运结下不解之缘。一个世纪以来,无数华侨华人身怀武术“绝技”走出国门,海外“打拼”;以李小龙、成龙为代表的影视名人又通过艺术手法,为西方世界建构起对中华武术和东方世界的浪漫想象,武术成为中国重要的文化“名片”。北京奥运会和南京青奥会期间,武术更是作为文化教育项目出现于奥运赛场。

  回归入奥现实,国际奥委会在选择新项目时,一般会考虑几个标准:一是普及性,即在世界范围内获得推广;二是观赏性,即能够吸引足够观众;三是可操作性,即可以进行科学公正的成绩判定。此外,主办国还有吸纳本民族特色体育运动的“特权”,如日本的柔道、韩国的跆拳道和本届的空手道均以此种方式入奥。

  2001年北京申奥成功后不久,因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力推精简办奥运,中国错失了一次利用主办国身份实现武术入奥的机遇。武术虽仍未是夏季奥运会正式项目,但在普及程度、赛事规模、竞赛规则、组织建设等标准上基本达到国际奥委会要求,目前已具天时、地利、人和三大要素。

  首先,奥运改革为武术入奥创造新时机。近年来,国际奥委会改革步伐加快,将吸引年轻人和可持续发展作为新的办会目标。武术运动有助于强健体魄、锻炼意志和培养情操,深受广大青少年喜爱,其男女平等、场地器材简单的特点,又与可持续发展理念契合。武术特点与奥运改革目标不谋而合,入奥可谓正当其时。

资料图:图为武术招数有模有样的“萌娃”。中新社记者 张道正 摄

  其次,青奥会为武术入奥提供“试验场”。从历史规律看,新项目一般先在青年奥运会上“初次亮相”,再“升级”为夏季奥运会项目。2020年,武术成为2026年达喀尔青奥会正式项目。届时,世界各地选手将参加男女长拳全能(长拳、棍术)和男女太极拳全能(太极拳、太极扇)四个武术项目。武术在青奥会小试牛刀,将为未来入奥铺平道路。

  再次,国际化为武术入奥奠定民意基础。武术源于中国,却属于世界。今天,武术已发展为一项全球性的现代体育运动:全球约有1.2亿人从事武术运动,国际武术联合会成员国遍布五大洲155个国家和地区,世界各地的习练者和爱好者众。去年,太极拳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更标志着武术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止息兵戈是为武,思通造化是为术。除具有强健体魄之功用、实战格斗之技术外,武术背后更蕴含了中华文明“天人合一”的哲理思辨、“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与“止戈为武”的和平理念。今天,武术所倡导的“和平、和谐、友谊、健康、自然”理念,与“相互理解、友谊、团结、公平竞争”的奥林匹克精神恰相契合。可以说,武术的入奥历程与国际推广,必将促进中华文化与奥林匹克精神的有机交融,推动中西方文明交流与人类文明进步。

资料图:2020年首届沈阳武术文化节开幕。中新社记者 于海洋 摄

  8月7日是世界武术日,“健康·未来”成为今年主题。在全球新冠疫情持续严峻、国际形势日趋复杂的大背景下,人类需要不断思考如何更好地走向未来,武术或能提供古老智慧。正如国际武联主席苟仲文所言,“疫情虽然留下创伤,但体育精神能够‘疗伤’”。(完)

  • 相关阅读
  • “祝融号”火星车行驶里程突破800米 正穿越复杂地带

      中新网8月6日电 据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微信公众号消息,截至2021年8月6日,“祝融号”火星车在火星表面工作82个火星日,累计行驶里程突破800米(808米)。目前,“祝融号”火星车正在穿越石块、撞击坑、沙丘分布密集...

    时间:08-06
  • 国家卫健委:郑州六院病例与南京没有关联 此轮疫情总体形势可控

      国家卫健委:郑州六院病例与南京没有关联 此轮疫情总体形势可控  央广网北京8月5日消息(记者林梦希)8月5日15时,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进一步加强疫情防控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国家卫...

    时间:08-06
  • 检察机关上半年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案件2916件

      中新网8月6日电 据最高检网站消息,今年上半年全国检察机关共促进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2916件。8月6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检察为民办实事”——行政检察与民同行系列典型案例(第一批),以此引导全国检察机关行政...

    时间:08-06
  • 最高检就行政检察与民同行系列典型案例答记者问

      深化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 常态化解民忧破难题  ——最高检第七检察厅负责人就“检察为民办实事”——行政检察与民同行系列典型案例答记者问  药品被违规扣押数年过期,检察机关寻找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突破口,...

    时间:08-06
  • 中国成功发射中星2E卫星

      中新社北京8月6日电 (马帅莎)北京时间8月6日0时30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遥七十六运载火箭,成功将中星2E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中星2E卫星是中国航天...

    时间:08-06
  • 大党丨赶考路上

      太行山东麓,滹沱河北岸,河北平山县的柏坡岭下,有一个风光秀美的小山村——西柏坡。  1948年5月至1949年3月,中共中央在此办公,这里成为党中央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九月会议、三大战役、七...

    时间:08-06
  • 焦点访谈:领航 一枝一叶总关情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不久前,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雪域高原,祝贺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看望慰问西藏各族干部群众,给各族干部群众送去党中央的关怀。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过:我将...

    时间:08-06
  • 【今年以来总书记关心的民生事①】这些教育问题,习近平说“要紧盯不放”

      教育始终是习近平关心的大事,他多次强调“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今年以来,习近平在多个场合谈到教育问题。2021年3月22日至25日,习近平在福建考察。这是25日上午,习近平在福州闽江学院考察时,向师生们...

    时间:08-06
  • 中国青藏川滇五州(市)联合签署“三江”生态防治协议

      中新社青海玉树8月6日电 (李江宁)“未来,青藏川滇五州(市)将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探索适合‘三江’流域环境治理方法,优化环境治理模式,提升环境治理能力,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巩固提升,以生态保护与修...

    时间:08-06
  • 尼泊尔学者:望更多人客观公正看待西藏发展

      (西藏和平解放70年)尼泊尔学者:望更多人客观公正看待西藏发展  中新社拉萨8月6日电 题:尼泊尔学者:望更多人客观公正看待西藏发展  中新社记者 赵延  “2010年,我曾代表尼泊尔向中国西藏自治区捐赠尺尊...

    时间:08-0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