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青海东部农区乡村振兴的柔性关照:“一老一小”总关情

2021-09-10 18:31:48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西宁9月10日电 题:青海东部农区乡村振兴的柔性关照:“一老一小”总关情

  作者 拜得菊 张添福

  推进全面乡村振兴,如何柔性关照“一老一小”?

  青海省海东市地处华夏民族摇篮黄河上游及其重要支流湟水之间,是青海省开发较早、文化历史悠久的农业地区。如今,当地正不断优化“老有所养、幼有所育”的良好环境,不断织牢织密“一老一小”社会保障和服务安全网。

  老有颐养,温暖最美夕阳红

  “张大爷,最近身体还好吧,头发又长了啊,今天我再给您修一修。”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碾伯镇文化街社区工作人员走进乐都区社会福利中心,为老人们爱心义剪、贴心服务。

  一间小房,一把椅子……一个简易的理发室瞬间“搭建”完成。一把梳子,一把电剪,一面镜子,一个毛刷……理发师的工具样样俱全,来自社区的党员“理发师”随即开工。

  党员“理发师”动作娴熟,还嘘寒问暖,与老人们唠家常,用通俗易懂的话语向老人们解释相关政策,还了解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昔日安静的敬老院,因为文化街社区党员干部的到来,瞬间充满了温暖,传出了阵阵欢声笑语。

  “你们就像及时雨,每次需要理发的时候,你们就会出现在敬老院,谢谢你们。”乐都区社会福利中心的老人们向党员权永芳说道。

  据悉,从2018年开始,乐都区碾伯镇文化街社区党员干部每个月都来敬老院免费理发,几年如一日,每月都按时。

  眼前这孩子般的笑容,正是乐都不断健全养老服务体系的生动写照。目前,乐都全区运营特困供养机构4个,村级敬老院1个,已建和在建的社区日间照料中心10个、农村互助幸福院141个。

  幼有善育,做好关爱大文章

  过去是“有学上”,现在是“上好学”。

  “十三五”期间,乐都区调整城区学校布局,新改扩建各类学校134所,儿童早期发展、“一村一园”早期养育等教育项目全面推进,成为国内实现0-6岁儿童早期发展公共服务全覆盖的区县之一,荣获“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和“全国山村幼儿园计划优秀试点县”称号。

  “多亏了党的好政策,不仅让我们搬出了大山,搬离了‘穷窝’,过上了好日子,现在又让我们搬迁户的子孙们都能在家门口上学,真是太好了。我坚信以后的日子一定会越来越有盼头。”看到自己小区里崭新的一所学校,乐都区七里店安置小区住户田永宽高兴地说。

  而针对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儿童少年,乐都开展送教上门工作,全区18余所中小学参与其中,累计对45个重度障碍儿童实行“一人一策”,坚持每周开展1次以上“一对一”送教上门,不断提高残疾儿童少年教育普及率。

  “病有所医”,书写民生新答卷

  “我自己腿脚不方便,儿女常年外出务工,我去县上检查路途遥远,很不方便,检查的事情就一拖再拖。现在好了,乡政府联系市上的医院来家门口检查,再也不用发愁出行问题了。”正在进行慢性病检查的乐都区达拉土族乡白崖子村村民冶尕姐说。

  为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医疗保障水平,切实加强基本医疗保险门诊保障功能,乐都区聚焦民众“急难愁盼”问题,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减轻重特大疾病、慢性疾病患者门诊医疗费用负担,引导各级党组织积极响应政策号召,深入一线为986人开展特殊病、慢性病患者鉴定,为符合条件的1556人办理“两病”就诊卡,实现了让民众少跑路、最多跑一次的服务宗旨。

  同时,乐都把改善孤困儿童身体健康状况作为儿童福利保障的重点工作之一,区民政局积极推进中国移动爱“心”行动,为困难家庭免费提供先心病筛查服务,共筛查出42名疑似先心病患儿,其中有1名患儿符合手术救助条件,进行全额免费手术救治。将130名留守儿童依规纳入困境儿童保障范围,按每年1800元标准发放生活补助,加强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疾病应急救助和慈善救助的有效衔接,筑牢留守儿童医疗保障屏障。

  “‘一老一小’问题始终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海东市乐都区相关部门负责人说,为办好惠民利民实事,连日来,乐都区各级党组织聚焦辖区困境儿童、空巢老人、失独家庭等“一老一小”重点人群,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开展“爱心义剪”“爱心助学”等活动,进一步将柔性关照渗透到各项工作中,切实把好事实事办到“一老一小”心坎上。(完)

  • 相关阅读
  • 公安部交管局:推动破解农村群众就地打工出行安全难题

      推动破解农村群众就地打工出行安全难题  公安交管部署大排查大摸底工作  本报讯 记者董凡超 近年来,农村群众就近到工厂工地、农场果园茶园、养殖场、种植大户等打工日趋常态化,就地打工遇到的出行难和出行...

    时间:09-11
  • 平安加分服务增效 群众幸福感更“浓”

      平安加分服务增效群众幸福感更“浓”  山东公安把实事办进群众心坎里  □ 本报记者   姜东良  □ 本报见习记者 李 娜  □ 本报通讯员  刘贵增   一组数字诉说着山东公安在平安建设、服务群众中的...

    时间:09-11
  • 北京互联网法院晒建院3年成绩单

      诉讼环节全部在线完成平均审理周期仅68天  北京互联网法院晒建院3年成绩单  本报讯 记者张雪泓 自2018年9月正式成立,北京互联网法院已建院3年。记者日前从该院召开的北京互联网法院发展问题座谈会上了解到,...

    时间:09-11
  • 疫情防控中 各地多措并举做好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服务

      疫情防控中,这类困难群体没被忘记  记者调查各地多措并举做好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服务  调查动机  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各地各部门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以保障每一个公民的基本...

    时间:09-11
  • 多国人士积极评价中美元首通电话

      综合消息:元首沟通交流非常重要 合作有益于中美和世界——多国人士积极评价中美元首通电话  新华社北京9月10日电 综合新华社驻外记者报道:国家主席习近平10日上午应约同美国总统拜登通电话,就中美关系和双...

    时间:09-11
  • 郭声琨:对党忠诚心系群众敢于担当无私奉献 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郭声琨在全国信访系统先进模范“最美信访干部”座谈会上强调 对党忠诚心系群众敢于担当无私奉献 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新华社北京9月10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法委书记郭声琨10日在全国...

    时间:09-11
  • 第一观察丨何为教?何为师?读懂习近平的教育观

      “立德修身,潜心治学,开拓创新”“把为学、为事、为人统一起来”“当好学生成长的引路人”——习近平总书记9月8日给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代表回信,对他们寄予殷切期望,并向全国广大教师致以节日的祝贺和...

    时间:09-11
  • 综合消息:深化多领域合作 打造区域合作典范

      综合消息:深化多领域合作 打造区域合作典范——东盟国家人士高度评价习近平主席向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致贺信  新华社北京9月10日电 综合新华社驻外记者报道:国家主席习近平10日向当天...

    时间:09-11
  • 第22个“世界急救日”主题:“做学校、社区的急救英雄”

      新华社北京9月10日电(记者徐壮)今年9月11日是第22个“世界急救日”,主题为“做学校、社区的急救英雄”。  在10日举行的“世界急救日”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红十字会副会长孙硕鹏表示,突发意外往往出现在没有医...

    时间:09-11
  • 从“够不够”到“好不好”,中国大步迈进“交通强国”

      新华社北京9月10日电 题:从“够不够”到“好不好”,中国大步迈进“交通强国”  新华社记者叶昊鸣  交通是兴国之要,是富民之基。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交通运输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建设发...

    时间:09-1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