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中国科技工作者代表热议“科技创造美好生活”

2021-09-10 18:57:13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9月10日电 (记者 孙自法)在中国,“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众所周知,“科技创造美好生活”备受关注。

  中共中央宣传部9月10日在北京举行中外记者见面会,多位科技工作领域优秀共产党员代表围绕“科技报国创新为民”与媒体交流,热议科技如何创造美好生活。

  “凡是脱贫致富,必有科技要素。”党龄近20年的“80后”科技特派员、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资源研究所高级农艺师苏海兰从农业角度说,最基本的吃饭问题都离不开科技,袁隆平院士研究出杂交水稻,福建省农科院谢华安院士培育出“汕优63”水稻品种,这些都增强了“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牢牢端在自己手上”的底气。

  苏海兰还举例身边科技帮助农民过上美好生活的小故事称,在福建省武平县,她和其他科研人员以当地农民邱师傅家的基地为实验地,培育出仙草和灵芝的新品种。邱师傅从一个农民成为福建省优秀农村实用人才,他不但自己过上美好生活,还带动武平全县种植仙草和灵芝,年产值5亿元人民币,帮助2万户农民过上美好生活。

  在她看来,科技创造美好生活,就是要不断科技创新,还要及时应用推广,让种田的人有效益,让大家生活更健康。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理论物理研究所党委书记、所长蔡荣根表示,科技创造美好生活应该是每个人的共识,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他对此有更深刻体会:基础科学的突破,往往会带来技术的突破、产业的变革,进而迅猛地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从各个方面来影响人民的生活。

  他举例说,20世纪初,以相对论和量子论的发现为代表的第三次科学革命,不仅极大地改变了人民对于物质、能量、宇宙的认识,更催生出核能开发利用、半导体、激光、计算机、卫星导航等技术和产业的发展,极大提升了人们的生活水平。现在日常生活离不开的互联网,事实上刚开始是物理学家为研究物质微观结构需要而开发出来的工具,应该说,互联网是基础科学的副产品。

  “追求美好生活是每个人的向往,也是我们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作为科技工作者,科技报国、创新为民,是我们坚持不懈的动力和矢志不渝的目标。”蔡荣根说。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常委、副总经理、总工程师陈学东称,做压力容器最初目的就是为解决“吃饭穿衣”问题,“吃饭”是做庄稼需要的化肥,“穿衣”是做化纤,都要用压力容器。未来汽车、飞机、轮船、高铁都可以用氢做燃料,而氢能的储运都需要压力容器,所以压力容器研发一定会为人们的生活提供越来越多支撑。

  他认为,科学技术已经使人们的生活质量、生活水平、生活方式发生根本性改变,未来世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中国科技发展也在蓬勃兴起,相信随着科技进步,人民生活会更加美好。

  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常委、副总裁王军表示,作为轨道交通装备的制造企业,中国中车要通过科技创新,为社会、为用户提供更优质、更绿色、更便捷的轨道交通产品。下一步,中国中车会研发更高速度等级的高速列车。

  他透露,中国中车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交通系统前段时间已在青岛成功下线,“我们在致力于打造300公里一小时生活圈,500公里两小时经济圈,1000公里三小时联动圈”,这样可以大大提高人们出行的效率和同城效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国民经济区域发展。(完)

  • 相关阅读
  • 公安部交管局:推动破解农村群众就地打工出行安全难题

      推动破解农村群众就地打工出行安全难题  公安交管部署大排查大摸底工作  本报讯 记者董凡超 近年来,农村群众就近到工厂工地、农场果园茶园、养殖场、种植大户等打工日趋常态化,就地打工遇到的出行难和出行...

    时间:09-11
  • 平安加分服务增效 群众幸福感更“浓”

      平安加分服务增效群众幸福感更“浓”  山东公安把实事办进群众心坎里  □ 本报记者   姜东良  □ 本报见习记者 李 娜  □ 本报通讯员  刘贵增   一组数字诉说着山东公安在平安建设、服务群众中的...

    时间:09-11
  • 北京互联网法院晒建院3年成绩单

      诉讼环节全部在线完成平均审理周期仅68天  北京互联网法院晒建院3年成绩单  本报讯 记者张雪泓 自2018年9月正式成立,北京互联网法院已建院3年。记者日前从该院召开的北京互联网法院发展问题座谈会上了解到,...

    时间:09-11
  • 疫情防控中 各地多措并举做好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服务

      疫情防控中,这类困难群体没被忘记  记者调查各地多措并举做好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服务  调查动机  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各地各部门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以保障每一个公民的基本...

    时间:09-11
  • 多国人士积极评价中美元首通电话

      综合消息:元首沟通交流非常重要 合作有益于中美和世界——多国人士积极评价中美元首通电话  新华社北京9月10日电 综合新华社驻外记者报道:国家主席习近平10日上午应约同美国总统拜登通电话,就中美关系和双...

    时间:09-11
  • 郭声琨:对党忠诚心系群众敢于担当无私奉献 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郭声琨在全国信访系统先进模范“最美信访干部”座谈会上强调 对党忠诚心系群众敢于担当无私奉献 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新华社北京9月10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法委书记郭声琨10日在全国...

    时间:09-11
  • 第一观察丨何为教?何为师?读懂习近平的教育观

      “立德修身,潜心治学,开拓创新”“把为学、为事、为人统一起来”“当好学生成长的引路人”——习近平总书记9月8日给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代表回信,对他们寄予殷切期望,并向全国广大教师致以节日的祝贺和...

    时间:09-11
  • 综合消息:深化多领域合作 打造区域合作典范

      综合消息:深化多领域合作 打造区域合作典范——东盟国家人士高度评价习近平主席向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致贺信  新华社北京9月10日电 综合新华社驻外记者报道:国家主席习近平10日向当天...

    时间:09-11
  • 第22个“世界急救日”主题:“做学校、社区的急救英雄”

      新华社北京9月10日电(记者徐壮)今年9月11日是第22个“世界急救日”,主题为“做学校、社区的急救英雄”。  在10日举行的“世界急救日”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红十字会副会长孙硕鹏表示,突发意外往往出现在没有医...

    时间:09-11
  • 从“够不够”到“好不好”,中国大步迈进“交通强国”

      新华社北京9月10日电 题:从“够不够”到“好不好”,中国大步迈进“交通强国”  新华社记者叶昊鸣  交通是兴国之要,是富民之基。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交通运输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建设发...

    时间:09-1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