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团结合作才能让希望照亮未来

2021-10-18 10:43:09

来源:人民日报

  团结合作才能让希望照亮未来(和音)

  一批批中国政府援助的新冠疫苗运抵发展中国家,中国疫苗企业向发展中国家进行技术转让,开展合作生产……中国以实际行动点亮战胜疫情挑战的希望之光

  “中国积极提供疫苗援助、派遣医疗专家、分享抗疫经验,为全球抗击疫情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在向世界各国供应疫苗、推动疫苗公平分配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近日,一批批中国政府援助的新冠疫苗运抵坦桑尼亚、布隆迪、伊拉克、老挝、柬埔寨等发展中国家,受到各国政府和人民的欢迎和称赞,给国际社会团结抗疫注入了信心和力量。

  面对世纪疫情带来的挑战,人类唯有同舟共济才能共克时艰,唯有团结合作才能让希望照亮未来。疫情发生以来,中国始终尽责担当,对全球抗疫的贡献有目共睹。中国率先同各方分享疫情信息、交流抗疫经验,开展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全球紧急人道主义救援行动,率先向各国大批量提供抗疫物资,率先对外派遣医疗专家组,率先承诺将本国新冠疫苗作为全球公共产品,并向广大发展中国家大规模提供疫苗,开展全球最大规模的疫苗合作。中国秉持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念,积极推动国际抗疫合作,以实际行动点亮战胜疫情挑战的希望之光。

  疫苗是战胜疫情的利器,疫苗分配不平等不仅加剧全球健康不平等,也严重阻碍全球抗疫进程。弥合“免疫鸿沟”,让疫苗为各国人民筑起坚实的防疫之盾,既是全球战胜疫情的需要,也是国际道义之所在。目前,低收入国家获得的疫苗总量不到全球疫苗总量的0.5%,非洲地区完全接种疫苗的人口不到5%。优先向低收入国家,特别是非洲国家提供疫苗,是落实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提出的全球新冠疫苗接种战略的关键。

  中国积极落实将中国疫苗作为全球公共产品的郑重承诺,为实现疫苗在发展中国家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作出重要贡献。截至目前,中国已向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14亿多剂疫苗,将努力全年对外提供20亿剂疫苗。中国疫苗是许多发展中国家第一批获得的疫苗,也是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所能获得的唯一疫苗。中国对外提供的疫苗总量中,超过九成流向亚非拉国家,有效提升了公共卫生体系薄弱的国家应对疫情的能力。中国疫苗援助率先进入阿富汗、叙利亚等战乱地区,让这些国家的人民在困境中看到了希望。中国以实际行动推动全球抗疫合作不断深化,为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贡献了中国力量。

  疫情是对全球卫生治理体系的检验,也是对多边主义的检验。中国始终维护并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为全球团结抗疫注入强大正能量。中国全面落实二十国集团“暂缓最贫困国家债务偿付倡议”,是二十国集团成员中落实缓债金额最大的国家。中国已为受疫情影响的发展中国家抗疫及恢复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20亿美元援助,未来3年内将再提供30亿美元国际援助。在向“新冠疫苗实施计划”捐赠1亿美元基础上,年内中国将再向发展中国家无偿捐赠1亿剂疫苗。中国支持本国疫苗企业向发展中国家进行技术转让,开展合作生产,有效提升相关国家和地区战胜疫情、应对未来公共卫生挑战的能力。国际人士指出,中国为全球抗疫所作的贡献,凸显中国在国际舞台上不可或缺的作用。

  中国积极推动抗疫国际合作,没有地缘战略意图,没有经济利益盘算,也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全球疫情远未结束,中国将坚持全人类共同价值和天下大同情怀,继续携手各国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为全球抗击疫情、重建疫后更加美好的世界作出新贡献。

  • 相关阅读
  • 人民日报评论员:巩固和发展生动活泼、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中央人大工作会议重要讲

      新华社北京10月18日电 人民日报10月19日评论员文章:巩固和发展生动活泼、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中央人大工作会议重要讲话  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具有强大生命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

    时间:10-18
  • 最高法发文推动矛盾纠纷村村可解

      新华社北京10月18日电(记者罗沙)记者18日从最高人民法院获悉,最高法近日印发关于加快推进人民法院调解平台进乡村、进社区、进网格工作的指导意见,推动人民法院一站式多元解纷工作向基层延伸,切实把矛盾纠纷解...

    时间:10-18
  • 独立自主 敢闯新路——遵义会议精神述评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丨独立自主 敢闯新路——遵义会议精神述评  新华社北京10月18日电 题:独立自主 敢闯新路——遵义会议精神述评  新华社记者黄玥、李惊亚  遵义会议,中国共...

    时间:10-18
  • 以赔促防、以救促管 解读中国法院国家赔偿审判和司法救助

      中新社北京10月18日电 题:以赔促防、以救促管 解读中国法院国家赔偿审判和司法救助  中新社记者 张素  国家赔偿,是对公权力运行的司法审查监督权和损害赔偿救济权的有效结合;司法救助,不仅帮助困难民...

    时间:10-18
  • 第九届世界中国学论坛在沪开幕 三位知名学者获世界中国学贡献奖

      中新社上海10月18日电 (记者 许婧 李姝征)以“中国共产党·中国·世界”为主题的第九届世界中国学论坛18日在上海开幕。  中宣部副部长蒋建国在主旨演讲中指出,唯有从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壮阔历程、不朽功业、...

    时间:10-18
  • 民革中央举办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座谈会

      中新社北京10月18日电 (朱贺 李晗雪)由中国辛亥革命研究会、中华中山文化交流协会共同主办的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座谈会18日在位于北京的民革中央机关举行,50余位辛亥革命先驱后裔及两岸专家学者出席活动。  全...

    时间:10-18
  • 赵立坚:美英澳所作所为证明,它们是国际核不扩散体系的破坏者

      中新社北京10月18日电 (记者 黄钰钦)针对俄方认为美英澳成立三边安全伙伴关系无助于促进国际安全和稳定,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18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方赞同俄方看法。他强调,美英澳三国所作所为证明,它...

    时间:10-18
  • 《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与实践》专刊出版发行

      新华社北京10月18日电 为深入学习研究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中国法学会在所属《民主与法制》周刊开辟了《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与实践》专刊,第1期于2021年10月18日正式出刊。  《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与实践》...

    时间:10-18
  • 李克强同德国总理默克尔举行视频会晤

      新华社北京10月18日电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0月18日下午在中南海紫光阁同德国总理默克尔举行视频会晤。  李克强积极评价默克尔大力推动德国和欧洲对华务实合作和各领域友好交往,并表示,中德都致力于在平等互利基...

    时间:10-18
  • 不容忽视!专家:公众对罕见病认知度亟待提升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10月18日电(记者 郎朗) “目前我国罕见病面临关注度低、诊断难的问题,公众对于罕见病的认知度亟待提升。”相关专家17日在北京表示,目前全球已知的罕见病约有7000多种,但罕见病患者总数已超2....

    时间:10-18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