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庆祝中央民族大学建校70周年大会在京隆重举行

2021-10-18 10:50:54

来源:光明日报客户端

  10月16日清晨,中央民族大学处处洋溢着喜庆氛围,焕发出勃勃生机。会场内,红旗飘扬,绿草茵茵,主席台两侧展开的卷轴上,印刻着“我从延安来 永远跟党走”的校庆主题。暖场音乐点燃全场激情,来宾和校友纷纷与校庆logo拍照,与昔日老师同学合影。滚动播放的校庆视频《我的足迹》带领大家共同回顾学校70年光辉历程。

  16日上午,庆祝中央民族大学建校70周年大会在丰台校区体育场隆重召开。全体师生员工、海内外校友和关心中央民族大学发展建设的各界人士欢聚一堂,通过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方式共襄盛会。中央和国家机关、北京市委市政府、地方政府领导,50余所兄弟高校领导,学校老领导,各地校友代表,师生员工代表出席大会,共同庆贺中央民族大学70岁生日。

  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国家民委主任、党组书记陈小江表示,中央民族大学是我们党为解决民族问题、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和高级专门人才而创办的高等学府。70年来,学校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累计培养了20余万名毕业生,为民族地区乃至国家建设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70年来,学校深入参与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持续开展党的民族理论政策研究,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投身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为宣传阐释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贡献了智慧和力量。70年来,学校办学水平不断提升,先后成为全国重点大学、进入“211”“985”工程、入选“双一流”建设A类高校,特别是近十年,学校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开放办学、服务社会、文化传承等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

  陈小江寄语道,中央民族大学要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期望和重托,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和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进一步提高建设和发展水平,努力在服务党和国家战略、服务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方面走在前列,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阵地、培养各民族优秀人才的重要基地、民族理论政策研究的重要基地、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基地,为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努力把学校建成一流的现代化综合性大学。

  北京市委常委、教育工委书记夏林茂表示,中央民族大学有着光荣革命传统、深厚文化底蕴和鲜明办学特色。70年来,学校始终传承红色基因,始终坚守育人初心,始终坚持改革创新,始终服务首都发展。站上新起点、开启新征程,希望中央民族大学在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上当标杆,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上创一流,在推进高质量发展上求突破,在服务北京“四个中心”功能建设上作表率。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靳诺表示,中央民族大学与中国人民大学都从延安走来,比邻而居、情深意长,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共同的家国情怀。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两校相互支持、共同发展,形成了多层面、深层次、高层级的交流合作格局。“中央民族大学开辟了中国共产党创办民族高等教育的先河,谱写了扎根中国大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生动篇章,成为国家民族高等教育‘模范生’‘示范者’‘排头兵’,希望两校与各兄弟院校一起携手奋斗、共同进步,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不断作出新贡献。”

  国外高校代表、爱尔兰国立科克大学校长约翰·欧哈勒润通过视频,向中央民族大学70周年庆典致以热烈问候,深情回顾了自己以及科克大学与中央民族大学的渊源。他表示,科克大学和中央民族大学的合作促进了文化交流,分享了人才和教育经验,希望双方继续加强合作,成为中爱之间教育和文化交往的桥梁。

  校党委书记张京泽以“扎根中国大地,奋进时代征程”为题致辞。他表示,中央民族大学是中国共产党创办民族高等教育的成功实践。中央民族大学的奋进之路,始终与国家发展、民族振兴同向同行,是一代代民大人应国家之所需、勇担时代使命的奋斗之路,更是一条符合统一多民族国家基本国情、符合民族团结进步事业需要的创新发展之路。置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央民族大学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牢牢把握新时代民族高等教育的新形势新任务,牢牢把握学校在党和国家事业全局中的办学定位,毫不动摇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毫不动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奋进新时代、迈步新征程,为服务国家战略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贡献更多力量。

  他表示,全校各族师生要坚定自强自信,创一流大学,要增强教育自觉,育一流人才,要强化使命担当,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定的拥护者、宣传者、践行者、引领者,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再创新的辉煌。

  会上,校友代表、1988级数学专业本科生、同景集团董事长吴先红,教师代表、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乌小花教授也代表广大校友、教师为母校献上“生日快乐”的祝福。“你把红色血脉深扎进中国大地,你把红色传统根植于中华文明,你红色的基因传承着真理的光芒,你红色的初心刻入了团结的使命……”学生代表们铿锵有力的献词道出了万千学子的心声,喊出了满园桃李的铮铮誓言,“各民族学子坚定投身强国伟业,青春因自信而闪亮,人生因信仰而坚强,请党放心,强国有我!”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周世祥,通讯员刘佳)

  • 相关阅读
  • 人民日报评论员:巩固和发展生动活泼、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中央人大工作会议重要讲

      新华社北京10月18日电 人民日报10月19日评论员文章:巩固和发展生动活泼、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中央人大工作会议重要讲话  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具有强大生命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

    时间:10-18
  • 最高法发文推动矛盾纠纷村村可解

      新华社北京10月18日电(记者罗沙)记者18日从最高人民法院获悉,最高法近日印发关于加快推进人民法院调解平台进乡村、进社区、进网格工作的指导意见,推动人民法院一站式多元解纷工作向基层延伸,切实把矛盾纠纷解...

    时间:10-18
  • 独立自主 敢闯新路——遵义会议精神述评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丨独立自主 敢闯新路——遵义会议精神述评  新华社北京10月18日电 题:独立自主 敢闯新路——遵义会议精神述评  新华社记者黄玥、李惊亚  遵义会议,中国共...

    时间:10-18
  • 以赔促防、以救促管 解读中国法院国家赔偿审判和司法救助

      中新社北京10月18日电 题:以赔促防、以救促管 解读中国法院国家赔偿审判和司法救助  中新社记者 张素  国家赔偿,是对公权力运行的司法审查监督权和损害赔偿救济权的有效结合;司法救助,不仅帮助困难民...

    时间:10-18
  • 第九届世界中国学论坛在沪开幕 三位知名学者获世界中国学贡献奖

      中新社上海10月18日电 (记者 许婧 李姝征)以“中国共产党·中国·世界”为主题的第九届世界中国学论坛18日在上海开幕。  中宣部副部长蒋建国在主旨演讲中指出,唯有从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壮阔历程、不朽功业、...

    时间:10-18
  • 民革中央举办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座谈会

      中新社北京10月18日电 (朱贺 李晗雪)由中国辛亥革命研究会、中华中山文化交流协会共同主办的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座谈会18日在位于北京的民革中央机关举行,50余位辛亥革命先驱后裔及两岸专家学者出席活动。  全...

    时间:10-18
  • 赵立坚:美英澳所作所为证明,它们是国际核不扩散体系的破坏者

      中新社北京10月18日电 (记者 黄钰钦)针对俄方认为美英澳成立三边安全伙伴关系无助于促进国际安全和稳定,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18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方赞同俄方看法。他强调,美英澳三国所作所为证明,它...

    时间:10-18
  • 《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与实践》专刊出版发行

      新华社北京10月18日电 为深入学习研究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中国法学会在所属《民主与法制》周刊开辟了《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与实践》专刊,第1期于2021年10月18日正式出刊。  《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与实践》...

    时间:10-18
  • 李克强同德国总理默克尔举行视频会晤

      新华社北京10月18日电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0月18日下午在中南海紫光阁同德国总理默克尔举行视频会晤。  李克强积极评价默克尔大力推动德国和欧洲对华务实合作和各领域友好交往,并表示,中德都致力于在平等互利基...

    时间:10-18
  • 不容忽视!专家:公众对罕见病认知度亟待提升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10月18日电(记者 郎朗) “目前我国罕见病面临关注度低、诊断难的问题,公众对于罕见病的认知度亟待提升。”相关专家17日在北京表示,目前全球已知的罕见病约有7000多种,但罕见病患者总数已超2....

    时间:10-18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