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备战23年至今无缘“飞天”,他的故事值得所有人知道……

2021-10-18 14:30:24

来源: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

  备战23年至今无缘“飞天”,他的故事值得所有人知道……

  1998年

  14名飞行员通过层层筛选

  入选我国 首批航天员

  如今23年过去了

  在这14名航天员中

  有一人没有执行过飞天任务

  又仍在现役

  他就是 邓清明

  20多年来

  他坚持做一件事追一个梦

  1998年1月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成立,邓清明成为14名首批航天员之一。那一天,他庄严宣誓,“英勇无畏,无私奉献,不怕牺牲,甘愿为祖国的载人航天奋斗终生。”

  这句誓言,是身为航天人坚定不移的信念。邓清明一直在坚守,目前已23年。

  微小的差距

  他多次与梦想擦肩而过

  2010年,邓清明被选入了强化训练队,成为神舟九号飞行任务备份航天员。

  作为一名航天员,备份和主份训练的科目、时间、内容、强度以及考核标准,都是一样的。要想具备独立执行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的能力,航天员需要通过8大类、上百个课目训练的严格考核。邓清明说道:“在训练过程中,必须始终保持非常优异的成绩,最佳的状态,最后才能够进入去执行任务的梯队。”

  遗憾的是,邓清明落选了。“神九”发射升空后,邓清明在地面按照手册,跟天上的航天员一起把所有程序都走了一遍,做到哪一步就打一个勾。他说:“作为备份的任务,不是从基地回来了,任务就结束了。我的战友安全回来了,这才是做备份的结束。”

  “神九”落选,邓清明相信他下次还有机会。他把“神九”的这次经历当作是一次积累,觉得自己离飞天梦想又近了一步。

  然而神舟十号任务,邓清明最后因为微乎其微的分差再次与梦想擦肩而过。“就这样一个很小的差距,让你失之交臂,让你止步发射塔前。”

  那一年,邓清明47岁,他并不知道“神十一”会是什么时候。

  不管飞天之路有多难

  他从未想过放弃

  2013年体检的时候,邓清明身体里查出一个非常细小的结石。对于普通人来说,这种小结石通常是不用管的,但航天员不行。为了能够继续追寻航天梦,邓清明毅然选择接受手术。

  没想到的是,第一次手术时结石没能完全取出,后来医生只能在他肾脏里埋了一根管子。一个多月的时间,邓清明一直带着管子,也尿血了一个多月。直到第二次手术邓清明的结石才被成功取出,“我的梦想重新又点燃了”。

  2014年,航天员大队有五名航天员因为年龄原因停航了。停航停训仪式后,同是“神九”“神十”飞行任务备份的陈全对邓清明说: “不管主份备份,都是航天员的本分。老邓,你要努力,不要放弃。”

  邓清明说,这辈子,他都忘不了这句话。 不管飞天之路多么艰难,他从未想过放弃。每一次任务过后,他都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让自己“归零”,抛开过去,以积极的心态去迎接新的挑战。

  宁可备而无用

  决不用而无备

  2016年神舟十一号任务,邓清明再次作为备份航天员来到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这次,是他离飞天梦想最近的一次。

  从受领任务开始,在备战的三年里,邓清明完成了和主份同样数量、同样标准的训练。在“神十一”最具挑战的33天模拟验证试验中,他和另一名航天员陈冬住进了不到10平方米的密闭舱内,与外界完全隔绝。灯一直开着,机器的震动与噪声环绕不歇。不能出去,不能洗澡,无聊时只他能与陈冬两两相对。

  发射前一天,总指挥部召开会议,宣布由景海鹏、陈冬执行神舟十一号任务。邓清明说当时听到结果的时候,的确懵了一下,他感受到整个大厅的目光都集中在自己身上。“当时什么都说不出来,停了一会儿,我转过身面对海鹏,紧紧地抱住了他,说了一句:海鹏,祝贺你!海鹏也深情地回了一句,谢谢你,兄弟!”

  接近两分钟的时间里,整个问天阁大厅非常安静。这一幕,令在场的许多人流下了泪水。

  如今,55岁的邓清明依旧坚持训练,时刻准备着。“任务的成功即是我的成功,我宁愿做一块默默无闻的基石,也绝不容忍自己在号角催征时,还没有准备好。”

  值得一提的是,受父亲的影响,邓清明的女儿邓满琪也成为了一名航天人。他们父女正在一起努力,在为祖国的航天事业奋斗着。邓满琪曾给邓清明写过一封信,在信中她说:“爸爸是我见过最敬业的人、最无私的人。你永远是我心目中最伟大的英雄!”

  在叩问苍穹的飞天梦里

  有无数个“邓清明”

  虽未披甲征战,已是鞠躬尽瘁

  他们从韶光年华到鬓发染霜

  数十年始终默默坚守和拼搏

  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付出

  中国离实现航天强国的梦想越来越近

  向中国航天致敬!

  向中国航天人致敬!

  监制/李浙 主编/马玮璐

  ▌本文来源: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ID:cctvnewscenter)综合央视频、朗读者

  • 相关阅读
  • 人民日报评论员:巩固和发展生动活泼、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中央人大工作会议重要讲

      新华社北京10月18日电 人民日报10月19日评论员文章:巩固和发展生动活泼、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中央人大工作会议重要讲话  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具有强大生命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

    时间:10-18
  • 最高法发文推动矛盾纠纷村村可解

      新华社北京10月18日电(记者罗沙)记者18日从最高人民法院获悉,最高法近日印发关于加快推进人民法院调解平台进乡村、进社区、进网格工作的指导意见,推动人民法院一站式多元解纷工作向基层延伸,切实把矛盾纠纷解...

    时间:10-18
  • 独立自主 敢闯新路——遵义会议精神述评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丨独立自主 敢闯新路——遵义会议精神述评  新华社北京10月18日电 题:独立自主 敢闯新路——遵义会议精神述评  新华社记者黄玥、李惊亚  遵义会议,中国共...

    时间:10-18
  • 以赔促防、以救促管 解读中国法院国家赔偿审判和司法救助

      中新社北京10月18日电 题:以赔促防、以救促管 解读中国法院国家赔偿审判和司法救助  中新社记者 张素  国家赔偿,是对公权力运行的司法审查监督权和损害赔偿救济权的有效结合;司法救助,不仅帮助困难民...

    时间:10-18
  • 第九届世界中国学论坛在沪开幕 三位知名学者获世界中国学贡献奖

      中新社上海10月18日电 (记者 许婧 李姝征)以“中国共产党·中国·世界”为主题的第九届世界中国学论坛18日在上海开幕。  中宣部副部长蒋建国在主旨演讲中指出,唯有从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壮阔历程、不朽功业、...

    时间:10-18
  • 民革中央举办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座谈会

      中新社北京10月18日电 (朱贺 李晗雪)由中国辛亥革命研究会、中华中山文化交流协会共同主办的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座谈会18日在位于北京的民革中央机关举行,50余位辛亥革命先驱后裔及两岸专家学者出席活动。  全...

    时间:10-18
  • 赵立坚:美英澳所作所为证明,它们是国际核不扩散体系的破坏者

      中新社北京10月18日电 (记者 黄钰钦)针对俄方认为美英澳成立三边安全伙伴关系无助于促进国际安全和稳定,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18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方赞同俄方看法。他强调,美英澳三国所作所为证明,它...

    时间:10-18
  • 《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与实践》专刊出版发行

      新华社北京10月18日电 为深入学习研究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中国法学会在所属《民主与法制》周刊开辟了《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与实践》专刊,第1期于2021年10月18日正式出刊。  《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与实践》...

    时间:10-18
  • 李克强同德国总理默克尔举行视频会晤

      新华社北京10月18日电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0月18日下午在中南海紫光阁同德国总理默克尔举行视频会晤。  李克强积极评价默克尔大力推动德国和欧洲对华务实合作和各领域友好交往,并表示,中德都致力于在平等互利基...

    时间:10-18
  • 不容忽视!专家:公众对罕见病认知度亟待提升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10月18日电(记者 郎朗) “目前我国罕见病面临关注度低、诊断难的问题,公众对于罕见病的认知度亟待提升。”相关专家17日在北京表示,目前全球已知的罕见病约有7000多种,但罕见病患者总数已超2....

    时间:10-18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