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民革四川省委会原驻会副主委张庆成:为社会进步“大胆”提出好建议

2021-11-18 18:11:03

来源:中国新闻网

  (四川统战人说统战事)民革四川省委会原驻会副主委张庆成:为社会进步“大胆”提出好建议

  中新网成都11月18日电(单鹏)年过七十的张庆成退休后,与老伴生活在四川省成都市一个普通住宅小区里。多数邻居并不知晓,这位平时常在小区遛弯、喜欢背着相机随手拍照的老人,是民革四川省委会原驻会副主委、抗日名将张自忠将军的嫡孙。

  “身为张自忠将军的后人,要奉行做好人、做好事,便是对祖父的告慰。”近日,张庆成接受采访时表示。

  据了解,张庆成1993年加入民革,此前一直在位于四川德阳绵竹县汉旺镇的东方汽轮机厂从事技术工作,从助理工程师一直做到高级工程师。1994年至2003年,张庆成任德阳市科协副主席、主席;1998年至2013年,张庆成任全国政协委员、四川省政协常务委员会委员;2002年,调民革四川省委会任驻会副主委直至退休。

民革四川省委会原驻会副主委张庆成。  张浪 摄

  作为民革的一名老党员,张庆成认为,民主党派成员在参政议政中,首先要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我们看问题的角度可能会有所不同。但只要是为了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就要大胆提出好建议。”

  在德阳市科协任职期间,张庆成十分关注当地农业、农村和农民的现代化,“我们提出了一些加快农业发展的建议,包括逐步走规模化农业发展、提高农业发展效率等内容。”张庆成认为,农业、农村、农民的现代化最关键的是“人的现代化”。“因此我们提出了加强职业培训,尤其是农民的职业培训,从而帮助他们在城市更好地站住脚。”张庆成说。

  张庆成在担任全国政协委员期间,十分关心农村、农业科技发展,多次走访农村,考察当地农业发展状况,并把一路上的所见所闻以及自己的思考形成书面提案交相关部门,“当时四川农业还是分散化生产,效率低下。在(上世纪)90年代末,遥测遥感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可以用于农作物生产情况遥测,但在小规模的农田里很难实施,只有上了规模后,才能利用这个技术,比如确定农药使用的药量等,以确保土地收成。”张庆成表示。

张庆成(右)在湖北宜城张自忠将军纪念馆介绍家庭成员。 受访者 供图

  在民革四川省委会任职期间,张庆成多次接待赴大陆的台湾同胞,这些台胞中,有的是前来四川考察投资的,有的则是单纯回家走一走、看一看。“在接待台湾杰出青年代表团时,我们把他们带到快速发展的成都高新区,他们感到非常惊喜,看到了真实的大陆,这是大陆与台湾交流中很重要的部分。”张庆成说。

  “你们在台湾,我们在大陆,但我们是一个老祖宗、一个国家的人。”在与从台湾过来的部队军官交流时,张庆成总会说上这样一句话。据张庆成回忆,自己还接待过曾任蒋介石侍卫长的张岳轩。张岳轩来到大陆时已90多岁,他十分敬佩大陆的快速发展。“他当时讲了一句话:‘这是世界上少有的发展速度,给中国人长脸了。’”张庆成说,作为中华民族的后人,大家的民族情感是共通的。

  退休后,这位抗日名将的后代经常参加有关张自忠将军的纪念活动,寻访当年的抗战足迹。在张庆成家中,客厅里钢琴顶盖的正中央摆放着张自忠将军的黑白肖像照,照片里的张自忠将军眼神坚定。张自忠将军1940年殉国,而张庆成1946年出生,虽未曾谋面,但张庆成对祖父张自忠将军的事迹十分熟悉。在他眼里,祖父是一个坚毅、忠义的鲁西北汉子。

  “怀念先烈,讲好抗战故事,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是要感召现在的年轻人在国家有难时,敢于为了国家和民族挺身而出。抗战精神、民族精神会让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中华民族延续下去。”张庆成说。(完)

  • 相关阅读
  • 梁万年:坚持常态化疫情防控不松懈

      坚持常态化疫情防控不松懈  ——访国家卫健委新冠肺炎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  本报记者 申少铁  《 人民日报 》( 2021年11月19日 第 12 版)  我国进入常态化疫情防控阶段已一年多了...

    时间:11-19
  • 那年今日 | 一张漫画涨知识之11月19日

      有今天过生日的小伙伴吗?  留言区举个手,  祝您生日快乐,幸福健康永远!...

    时间:11-19
  • “羲和号”卫星—— 从太空“看”太阳

      “羲和号”卫星——  从太空“看”太阳(开卷知新)  方 成  《 人民日报 》( 2021年11月19日 第 20 版)  2021年10月14日,由国家航天局批复立项的我国第一颗太阳探测科学技术试验卫星“羲和号”在太原卫...

    时间:11-19
  • 中国驻欧盟使团:面对台湾问题 欧方应言而有信 遵守承诺

      中国驻欧盟使团团长张明大使近日在布鲁塞尔表示,欧盟对台湾问题的承诺对欧盟及成员国构成法定义务和约束,欧方应言而有信。  当地时间16日,张明出席欧盟智库欧洲政策中心举办的“60分钟吹风会”,在回答主持...

    时间:11-19
  • 疫苗+特效药,新冠疫情能否终结?

      新闻1+1丨疫苗+特效药,新冠疫情能否终结?  “疫苗+特效药”是一直以来被大家寄予厚望的防疫组合。截至目前,我国新冠疫苗接种超过24亿剂次;截至目前,我国自主研发的新冠特效药已有6种。《新闻1+1》邀请中国...

    时间:11-19
  • 为啥打?去哪打?注意啥?新冠疫苗加强针三问三答

      新冠疫苗加强针三问三答(健康直通车(第72站))  本报记者 王美华  当前,全球累计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已经超过2.5亿例,一些国家新增确诊病例数接近或超过此前高点,中国外防输入压力持续增大。  疫苗接种是预...

    时间:11-19
  • 中国数字化人才缺口去年接近1100万 人才供给待提升

      中国数字化人才缺口去年接近1100万  数字经济打开就业新空间(网上中国)  本报记者 高 乔  在直播间购物、等快递送货上门已成为不少人的生活日常。成熟的网购体验背后,少不了互联网营销师、网约配送员等新...

    时间:11-19
  • 共筑网上美好精神家园——我国加强网络文明建设成就综述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共筑网上美好精神家园——我国加强网络文明建设成就综述  新华社北京11月18日电 题:共筑网上美好精神家园——我国加强网络文明建设成就综述...

    时间:11-19
  • 教育部印发规划:小公民在全面依法治国中发挥大能量

      让“小公民”在全面依法治国中发挥“大能量”  教育部印发八五普法规划探索开展菜单式普法  核心阅读  教育部要求切实增强普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将青少年普法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推进青少年法治教育规范...

    时间:11-19
  • 5年发现问题28.4万个 重点区域大气污染环境问题摸清

      我国重点区域大气污染环境问题全面摸清  今年攻坚行动力保重污染天气和PM2.5浓度实现双下降  截至今年,生态环境部已经连续5年开展秋冬季大气污染监督帮扶。5年时间共帮助地方发现了28.4万个问题,全面摸清了...

    时间:11-19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