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以联合生产造福“一带一路” 中国疫苗获合作伙伴国认可

2021-12-10 13:06:40

来源:中国新闻网

  (抗击新冠肺炎)以联合生产造福“一带一路” 中国疫苗获合作伙伴国认可

  中新社北京12月10日电 题:以联合生产造福“一带一路” 中国疫苗获合作伙伴国认可

  中新社记者 张素 李纯

  过去一年间,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新冠灭活疫苗在秘鲁、泰国、马来西亚等10个国家注册上市,在112个国家、地区获批使用,并通过了世界卫生组织“紧急使用清单”(EUL)及欧盟“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认证,向全球生产供应疫苗25亿剂。

  在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敬桢看来,疫苗合作为全球抗击新冠病毒紧急构筑起坚固的防疫“长城”。他希望各方并肩携手,为全世界人民构筑坚实的健康屏障贡献更大力量。

资料图为记者在北京拍摄的中国国药集团生产的新冠疫苗。 中新社记者 蒋启明 摄

  推动构筑防疫“长城”

  接种第一代新冠灭活疫苗后,秘鲁数据显示,对死亡保护率94%、对重症保护率90.1%;阿根廷数据显示,60岁以上人群对死亡保护率84%;斯里兰卡数据显示,对死亡保护率93.8%……12月9日,国药集团生物制品事业部总裁朱京津在北京举行的一场活动上介绍说。

  这场活动是为纪念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新冠灭活疫苗注册上市一周年而举办。各方齐聚“云端”,既是庆祝疫苗表现不俗,也为探讨如何继续抗疫。

  阿布扎比公共卫生中心传染病部门执行主任法瑞德表示,接种者与未接种者的重症发生率、死亡率等有着鲜明对比。“研究报告证实了中国生物新冠疫苗在真实世界的有效性。”她说。

  中国驻阿联酋大使馆公使衔参赞周飙有着直观感受。他说,当地每日新增病例已降至50例左右,并且成功举办了2020年迪拜世界博览会和50周年国庆活动,“这个成果来之不易”。

  疫苗造福“一带一路”

  中国首个新冠灭活疫苗与中东沙漠有着不解之缘。2020年6月,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国际临床(Ⅲ期)试验在阿联酋拉开序幕。186天,6700公里,志愿者入组6.3万人,覆盖125个国别,团队获得了宝贵的数据……此后,阿联酋按照世卫组织相关技术标准,审核批准该疫苗正式注册上市。

  “这款疫苗给我们带来了曙光,而且对于阿联酋和中国都具有历史性意义。双方携手应对全球挑战,疫苗见证了我们的双边合作。我希望这成为21世纪双边合作的典范。”阿联酋驻华大使阿里·扎希里9日在北京说。

  朱京津说,国药集团中国生物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了疫苗联合生产。比如,在阿联酋、塞尔维亚、摩洛哥等国家陆续投产新冠病毒疫苗灌装车间,正同孟加拉国、匈牙利、越南、缅甸、乌干达等多个国家深入沟通,进一步探索海外建厂、原液分装合作及更多合作可能性。

  中阿两国合作灌装中国疫苗生产线已于今年3月正式启用,生产后的疫苗被命名为Hayat-Vax,意为“生命之苗”,正在源源不断地向阿拉伯地区乃至全球供应。

  “有的国家把这些疫苗的抵达比喻为‘隧道尽头的亮光’。”中国外交部国际经济司副司长郭学军说,国药集团以发展中国家可以负担的价格对外出口疫苗,又积极地向发展中国家捐赠疫苗,是对中国倡导的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念的生动实践。

  为抗疫贡献新力量

  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多方密切关注新冠变异病毒奥密克戎(Omicron)毒株的扩散情况。

  国药集团中国生物首席科学家、副总裁张云涛表示已做好应对准备。比如,将对Delta株、Beta株和已上市灭活疫苗做交叉综合实验,启动奥密克戎株基因图谱设计,以及启动奥密克戎株疫苗研发。

  他说,现有灭活疫苗进行加强针接种或提高免疫剂量,对于保护效果下降较多的其他类型疫苗,可开发新的涵盖多种关键位点突变的广谱疫苗。

  新冠灭活疫苗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阿联酋主要研究者纳瓦尔告诉记者,已完成近万人加强针研究。“一线工人和医护工作者在接种加强针后,尤其是重症发生率得到有效控制,并且没有严重不良事件。”她说。

  纳瓦尔特别提到,面对Delta株、Beta株等病毒变异情况,加强针也起到防护作用。她期待加强合作,在全球大流行中不断构筑起防疫“长城”,直到战胜疫情。(完)

  • 相关阅读
  • 2022年解决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问题 推动新的生育政策落地见效

      中新网12月10日电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8日至10日在北京举行。会议要求,社会政策要兜住兜牢民生底线。要统筹推进经济发展和民生保障,健全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解决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问题,健全灵...

    时间:12-10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实施科技体制改革三年行动方案 重组全国重点实验室

      中新网12月10日电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8日至10日在北京举行。会议指出,科技政策要扎实落地。要实施科技体制改革三年行动方案,制定实施基础研究十年规划。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发挥好国家实验室作用,重组全...

    时间:12-10
  • 2022年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

      中新网12月10日电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8日至10日在北京举行。会议指出,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必须看到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世纪疫情冲击下,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外部环境更...

    时间:12-10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习近平李克强作重要讲话

      原标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习近平李克强作重要讲话  栗战书汪洋王沪宁赵乐际韩正出席会议  新华社北京12月10日电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8日至10日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

    时间:12-10
  • 教育部实施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

      新华社北京12月10日电(记者余俊杰)记者10日从教育部获悉,为帮助用人单位培养和招聘更多实用型、复合型和紧缺型人才,促进高校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教育部今年首次实施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  据介绍...

    时间:12-10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8日至10日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克强、栗战书、汪洋、王沪宁、赵乐际、韩正出席会议。  习近平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总结2021年...

    时间:12-10
  • 专家:兰西城市群错位分工协同产业 转化区域特色资源

      中新网兰州12月10日电 (张婧)“如何科学合理地构建兰西城市群产业分工协同体系,特别是构建兰州、西宁工业产业分工协同体系,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兰州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林柯建议,兰州、西宁两市要在巩固和提升各...

    时间:12-10
  • 2021年第二期地方立法培训班举行 提升地方立法队伍素质能力

      新华社北京12月10日电(记者翟翔)2021年第二期地方立法培训班于6日至10日举行,旨在加强对地方立法的指导和支持,提升地方立法队伍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  来自全国12个省区及所辖的171个市州,天津、重庆2个直...

    时间:12-10
  • “川渝通办”已累计办件超589万件 影响扩展至西南五省份

      中新网重庆12月10日电 (张旭)记者从10日举行的“川渝通办”改革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截至2021年11月底,两批共210项“川渝通办”事项累计办件量超过589万件,为川渝两地企业和民众提供更加方便快捷、更加高效务...

    时间:12-10
  • 王毅视频会见尼加拉瓜政府代表团

      新华社杭州12月10日电 12月10日,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在浙江安吉视频会见正在中国访问的尼加拉瓜政府代表团。  王毅说,你们是两国关系的“破冰者”,也是中尼合作的“先行者”。你们带着重要使命不远万里而来,...

    时间:12-1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