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东西问|短评:为何说“美式人权”并不具普适性?

2021-12-10 17:51:15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东西问)短评:为何说“美式人权”并不具普适性?

  中新社北京12月10日电 题:为何说“美式人权”并不具普适性?

  作者 崔白露

  今天是世界人权日。1948年12月10日,联合国大会通过《世界人权宣言》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人权文件。70余年来,人权理念和实践在此基础上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人人充分享有人权,成为人类社会的梦想。

  促进和保护人权是一个动态的历史进程。然而,少数国家却屡屡将自身人权标准强加于他国,其中尤以美国为甚。事实上,美国所标榜的人权模式并不具有普适性,亦非“教科书”,反而有明显的局限性,甚至危害性。

资料图:当地时间2020年5月29日,美国华盛顿,示威者在国会抗议非裔男子乔治·弗洛伊德之死。

  其一,从人权概念出发,“美式人权”的内容只是“半吊子”。当前,以联合国文件为基础的现代人权概念,既包含人的生存权和发展权,亦包括自由、平等、民主等公民和政治权利,反映出国际社会共识。然而在美国,资本主义私有制和自由主义思想,催生出私权高于公权、财产权和公民权高于其他权利的资本主义人权观,狭隘地将人权与公民权等同,轻视其他发展权利。而长期形成的“上帝选民”心态和唯我独尊的优越感,使其将自身人权标准作为唯一通行标准,并从实力和地位出发,侵犯他国决定人权标准的权利。

  其二,就本国人权而言,“美式人权”的效用仍是“灯下黑”。美国至今仍未批准《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儿童权利公约》《残疾人权利公约》等核心国际人权公约,2018年更“任性”宣布退出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引发国际社会哗然。建国200多年,种族主义、干涉主义、扩张主义和帝国主义的遗毒还未根除,仇恨犯罪、社会分裂、贫富分化、枪支泛滥等问题却层出不穷。面对世纪疫情,作为发达国家的美国却创造4900万累计确诊和79万死亡病例的负面记录。美国的所作所为,与其标榜的“人权卫士”形象大相径庭,现实如一面“照妖镜”,折射出其人权理念“外强中干”。

资料图:华盛顿街头到处都是高举反枪支标语的人们。中新社记者 邓敏 摄

  其三,从根本目的来看,“美式人权”的实质还是“地头蛇”。20世纪70年代,时任总统卡特在国家层面推动“人权外交”,自此人权作为美国对外政策的“道德”武器,用以干涉他国内政、实施霸道行径。2001年以来,美国以反恐为名在全球约80个国家发动战争和军事行动,引发严重人道主义灾难,超80万人丧生,3800多万人流离失所;为维护本国企业垄断地位,美国打着“人权”旗号实施“长臂管辖”和单边制裁,侵犯他国主权和企业、公民权益;从关塔那摩监狱虐囚到大规模监听,国际人权丑闻层出不穷;从政府、情报部门、智库到媒体,集体热衷编造人权谎言攻击他国。可以说,美国只是以人权为名行真干涉。

  “美式人权”行之久也,不仅耗尽美国的信用与声誉,也让其国内百姓渐失期望:皮尤研究中心今年最新民调显示,对政府持信任态度的美国民众比例已从1958年的75%下降到不足25%,85%的受访者认为美国政治制度亟需完全变革或重大调整。在全球范围内,民主国家联盟基金会“2021民主认知指数”对53个国家和地区的5万多人进行调研,44%的受访者认为美国是“本国民主的威胁来源”。而今年拜登政府重返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的投票中,美国得票数仅排在18个申请国的倒数第二位,颇具讽刺意味。

资料图:美国总统拜登。

  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人权标准或人权模式,只有把人权的普遍性原则同本国实际相结合,才能走出一条适合国情的人权发展道路。正如中国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所说,“西方一些国家的人权观并不代表国际人权观”。

  在第73个世界人权日的今天,世界或许更应该倾听、吸收发展中国家的主张,让人权的定义更加全面、丰富和均衡。(完)

  • 相关阅读
  • 地市级综合性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机构覆盖率增至33%

      地市级综合性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机构覆盖率增至33%  本报北京12月10日电 (记者谷业凯)记者近日从国家知识产权局获悉:我国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的可及性和便利化程度持续提升,有力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目前,知...

    时间:12-11
  • 中国连续第17次当选国际海事组织A类理事国

      2021年12月10日,国际海事组织(IMO)第32届大会在英国伦敦举行了新一届理事会选举。中国再次顺利当选A类理事国,这是我国自1989年起,连续第17次连任,彰显了我国在国际海运界的地位和影响力,体现了国际海运界希...

    时间:12-11
  • 外交部就中国和尼加拉瓜恢复外交关系等答记者问

      2021年12月10日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主持例行记者会  经中法双方商定,第八次中法高级别经济财金对话将于12月13日以视频会议形式举行,国务院副总理胡春华与法国经济、财政和振兴部长布鲁诺·勒梅尔将共同主持对...

    时间:12-11
  • 住院费用医保跨省直接结算已覆盖全国

      住院费用医保跨省直接结算已覆盖全国  本报北京12月10日电 (记者孙秀艳、叶紫)在12月10日举办的国新办政策吹风会上,国家医保局副局长李滔表示,目前,跨省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服务已覆盖全国所有省份、所...

    时间:12-11
  • 资源聚集、人才涌动、政策利好——广州南沙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科创高地

      资源聚集、人才涌动、政策利好——广州南沙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科创高地  新华社广州12月10日电 题:资源聚集、人才涌动、政策利好——广州南沙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科创高地  新华社记者周颖  几天前,在京台高速...

    时间:12-11
  • 海峡金融论坛搭建两岸金融交流合作桥梁

      海峡金融论坛搭建两岸金融交流合作桥梁  新华社厦门12月10日电(记者 庞梦霞)作为第十三届海峡论坛的配套活动之一,海峡金融论坛·台企发展峰会10日在厦门举办,来自海峡两岸的80多位金融高管和专家学者齐聚厦门...

    时间:12-11
  • “1+1大于2”:海峡青年组合共奏“青春交响”

      “1+1大于2”:海峡青年组合共奏“青春交响”  新华社厦门12月10日电(记者褚萌萌、邓倩倩、吴剑锋)“这是睡在我上铺的兄弟!细节控,工作一丝不苟,用台湾年轻人的习惯说法可能有点‘龟毛’。”台上,身穿红黑...

    时间:12-11
  • 电子驾驶证10日起在全国推广 各地公安交管部门为6300多万名群众核发

      电子驾驶证10日起在全国推广 各地公安交管部门为6300多万名群众核发  新华社北京12月10日电(任沁沁、朱家莹)记者从公安部获悉,10日起全国全面推行驾驶证电子化,目前各地公安交管部门已通过全国统一的“交管1...

    时间:12-11
  • 人民日报社论: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推动高质量发展

      人民日报社论: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推动高质量发展  新华社北京12月10日电 人民日报12月11日社论: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推动高质量发展  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之后中央召开的一...

    时间:12-11
  • 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如何办理?国家医保局给出明确回答

      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如何办理?国家医保局给出明确回答  新华社北京12月10日电 题: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如何办理?国家医保局给出明确回答  新华社记者彭韵佳  聚焦1.25亿跨省流动人口的就医结算需求,跨...

    时间:12-1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