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美星链卫星两次接近中国空间站 专家:变轨不通知严重威胁航天员安全

2021-12-28 22:12:59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12月28日电 (马帅莎)今年7月和10月,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 X)发射的星链卫星先后两次接近中国空间站,对在轨的中国航天员生命健康构成威胁,此举引发广泛关注。

  如何看待星链卫星降轨?在轨航天员的安全应如何保障?人类应如何探索与和平利用外空?国际宇航联空间运输委员会副主席杨宇光在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表示,星链卫星降低轨道并非正常情况,正在工作的航天器变轨后及时告知相关方,是国际公认的航天国家应当履行的义务。

  据悉,卫星沿椭圆轨道绕地球运行时会有远地点和近地点,当两个航天器的运行轨道高度范围出现交叉重叠,经过长时间运行,就会出现接近甚至碰撞的风险。美国星链卫星正常工作轨道高度为500多公里,与中国空间站的轨道高度范围本是没有交叉重叠的。

  对此,杨宇光认为,此次美国的星链卫星进行轨道降低是一个非正常情况。“至于是发生故障还是有意为之,我们无法预测,但变轨且不及时通知相关方,这是非常不负责任的行为。”

  1967年《外空条约》是公认的当前外空领域国际法基石。该条约规定,航天员是全人类派往外层空间的使节,各国应尊重、保护航天员安全,并将在外空发现的对航天员生命或健康构成危险的现象通知联合国秘书长或其他缔约国;各国还应为其国内私人公司的一切外空活动承担责任。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28日在发布会上亦强调,探索与和平利用外空是全人类共同的事业。中方始终本着为全人类谋福利的精神和平利用外空。美方应该尊重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外空国际秩序,立即采取措施防止此类事件再次发生,采取负责任的态度维护在轨航天员的生命安全和空间设施的安全稳定运行。

  航天技术发展到今天,太空中有很多正在工作的卫星,包括一些超出工作寿命的卫星,以及卫星与其他物体碰撞产生的碎片等,如何保障在轨航天员安全越来越受关注。

  杨宇光指出,目前国际上在无线电频率协调、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的轨位协调方面,已经有相对成熟的机制保证,但是低轨道卫星运行速度快、数量多,如何去规避碰撞,仍然是一个非常严峻且亟待解决的问题。

  “由于空间碎片、废弃卫星通常不进行轨道机动,所以通过观测其轨道位置后,在很长时间内不更新数据,掌握的轨道数据也是足够准确的。”杨宇光介绍说,但是正在工作的航天器如果发生变轨,之前的轨道预报就无效了,这就需要不停地对航天器进行重新观测。

  据报道,星链-2305卫星10月21日与中国空间站发生近距离接近事件时,该卫星正是处于连续轨道机动状态,机动策略未知且无法评估轨道误差。

  对此,杨宇光指出,轨道预报并非难事,任何正在工作的航天器,变轨后及时通知相关方,这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航天国家应当履行的义务,这也是航天国家有责任心的表现。目前各国之间也在不断协调沟通,力图建立机制,避免太空出现不必要的危险碰撞。

  “事实上,星链卫星造成碰撞风险并非首次。”杨宇光还表示,目前Space X已经发射了超1000颗星链卫星,这对天文学观测产生了严重影响,不少使用光学望远镜的天文学家已提出强烈抗议。此外,它也很大程度占用了轨道资源和无线电频率,未来若是发射上万颗星链卫星,将影响他国卫星的应用,并进一步加大和其他航天器发生碰撞的风险。

  杨宇光强调,外太空是全人类共同的宝贵资源,应当共同予以爱护和维护,这是世界上公认的,任何国家都不应例外。(完)

  • 相关阅读
  • 中国的出口管制

      新华社北京12月29日电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9日发布《中国的出口管制》白皮书。全文如下:中国的出口管制(2021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目录  前言  一、中国出口管制的基本立场  (一)坚持...

    时间:12-29
  • 西(安)十(堰)高铁陕西段开工

      本报讯 (记者 赵有良 陈波)继12月21日完成相关施工单位和工程监理单位招标工作之后,12月27日,西成铁路客运专线陕西有限责任公司对外宣布,西(安)十(堰)高铁陕西段开工建设。由于疫情影响,没有举行开工仪式。 ...

    时间:12-29
  • 未来三天西藏南部有较强降雪 局地有大暴雪

      中新网12月29日电 据中央气象台网站消息,受南支槽影响,12月29日至31日,青藏高原有一次明显降雪过程,其中,西藏南部边境一线有大到暴雪,局地有大暴雪。降雪过后,青海南部、西藏、川西高原等地气温下降4~8℃...

    时间:12-29
  • 梁万年:坚定信心,我国防疫体系可以应对奥密克戎

      中国再出发|对话梁万年:坚定信心,我国防疫体系可以应对奥密克戎  澎湃新闻记者 胡丹萍  人类面对新冠病毒这个敌人已经进入了第三个冬天。与新冠病毒德尔塔变异株的鏖战还未结束,奥密克戎变异株却已经悄然...

    时间:12-29
  • 聂海胜:勇做不负新时代的奋斗者攀登者

      勇做不负新时代的奋斗者攀登者(思想纵横)  聂海胜  2021年6月23日,习主席与我们天地通话,赞誉航天员是“新时代中国航天事业无数奋斗者、攀登者的代表”。我们牢记习主席关怀重托,把事业举过头顶、把使命扛...

    时间:12-29
  • 申报阶段就造假,学术如何“正衣冠”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日前公布了一批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学术造假案例。记者梳理发现,今年以来,已陆续有数百篇论文因为造假被通报。  求真是科学研究的基石,每一次学术不端行为不啻撼动这基石的“地震”。...

    时间:12-29
  • 科研长路上青年们的心声诉求有哪些

      【探路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三问青年科技人才②】  【科研者说】  有趣的研究与有用的研究怎样兼顾  讲述人:华南理工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教授 袁 伟  大四那年,家境并不富裕的我原计划毕业后便工作...

    时间:12-29
  • 当她被看见和听见

      当她被看见和听见  如果要用几个关键词概括2021年,“女性声音”一定位列其中。  11月2日上午,第四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她”论坛上,中国首位女天文台台长、95岁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叶叔华全英文演讲鼓励女性...

    时间:12-29
  • 国内首个百万千瓦级 海上风电项目全容量并网发电

      国内首个百万千瓦级 海上风电项目全容量并网发电  成果播报  科技日报讯 (记者何亮)12月25日,由三峡集团所属中国三峡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国内首个百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场——三峡阳江沙扒...

    时间:12-29
  • 徐力群严重违纪违法案剖析:忘记来路 蜕变成“多面人”

      忘记来路 蜕变成为“多面人”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员、秘书长徐力群严重违纪违法案剖析  本报记者 方弈霏  徐力群,汉族,1959年5月出生,1976年7月参加工作,1984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

    时间:12-29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