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水利部:到2025年建设一批国家水网骨干工程

2022-01-02 20:15:24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1月2日电(记者刘诗平)记者2日从水利部了解到,水利部近日发布《关于实施国家水网重大工程的指导意见》,要求到2025年建设一批国家水网骨干工程,有序实施省市县水网建设,进一步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

  指导意见要求,在完善水资源优化配置体系方面,建成一批重大引调水和重点水源工程,新增供水能力290亿立方米;城乡供水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8%;大中型灌区灌排骨干工程体系逐步完善,新增、恢复有效灌溉面积1500万亩;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精细化调度水平有效提升。

  指导意见同时提出了实施国家水网重大工程的5项主要任务:

  ——加强统筹谋划,做好顶层设计,包括科学谋划国家水网总体布局、协同推进四级水网建设。

  ——推进水网主骨架大动脉建设,构建国家水网之“纲”,包括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加快实施重大引调水工程。

  ——完善区域水网工程布局,织密国家水网之“目”,包括加快构建配套衔接的区域水资源配置工程体系、因地制宜完善农村供水工程网络、加强现有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改造、积极新建一批现代化灌区。

  ——加强重点调蓄工程挖潜和建设,打牢国家水网之“结”,包括充分挖掘现有调蓄工程供水潜力、加快重点水源工程建设、加强战略储备水源建设。

  ——提高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水平,充分发挥工程效益,包括加强工程建设管理、推进工程智慧化建设、增强科技支撑能力、提高运行调度水平、健全运行管理机制。

  与指导意见相配套,水利部办公厅印发了《“十四五”时期实施国家水网重大工程实施方案》,将指导意见提出的任务加以细化和实施。

  • 相关阅读
  • 专家解读《国际青年发展指数报告2021》:中国青年发展成就的鲜明体现

      党和国家始终高度重视、积极支持青年发展。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制定出台新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级青年发展规划,采取了一系列政策举措推进青年全方位发展,取得了历史性、开创性成...

    时间:01-04
  • 风雨同舟 团结合作——学习习近平主席二〇二二年新年贺词

      本报评论员  世界好,中国才能好;中国好,世界才更好。回首非凡答卷,这条简单的道理更显深刻。  站在新年伊始的节点,“世界各国风雨同舟、团结合作,才能书写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篇章”,习近平主席发...

    时间:01-04
  • 一系列节粮减损政策措施出台——节粮减损增加“无形良田”

      近期,各地各部门一系列聚焦节粮减损的政策措施密集出台——   节粮减损,增加“无形良田”  邱海峰 徐俊奕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2年01月04日 第 11 版)  2021年,中国粮食总产量达到13657亿斤,粮...

    时间:01-04
  • 鼓励新药研发、降低用药价格……罕见病防治创出中国模式

      鼓励新药研发,动态调整目录,降低用药价格   罕见病防治创出中国模式(大健康观察)  本报记者 熊 建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2年01月04日 第 09 版)  随着国家医疗保障制度的逐步完善,罕见病治疗及保...

    时间:01-04
  • 回望2021年:中国交出高水平开放答卷

      中国交出高水平开放答卷  本报记者 邱海峰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2年01月04日 第 06 版)  2022年伊始,中国对外开放迎来一件大事: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生效。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自贸区,...

    时间:01-04
  • 创新,驱动“中国号”巨轮行稳致远

      创新,驱动中国  本报记者 叶 子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2年01月04日 第 05 版)  刚刚过去的2021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成为现实,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

    时间:01-04
  • 人民日报海外版评论:二〇二一,让人难忘

      二〇二一,让人难忘(望海楼)  ■ 张一琪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2年01月04日 第 02 版)  “在飞逝的时光里,我们看到的、感悟到的中国,是一个坚韧不拔、欣欣向荣的中国。这里有可亲可敬的人民,有日新...

    时间:01-04
  • 涪陵页岩气田新增探明储量超千亿立方米

      新看点  科技日报讯 (记者雍黎 通讯员雷丽)近日,记者从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石化)获悉,我国首个大型页岩气田——中国石化涪陵页岩气田白马区块页岩气探明储量新增报告已通过自然资源部评审...

    时间:01-04
  • 沙漠、戈壁、荒漠为何备受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青睐”

      本报记者 颉满斌  通过建设风电光伏大型基地项目,将把我国西北荒漠地区改造成绿洲和大型清洁能源基地,充分利用国土资源,提升国土治理、环保发电等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推动东西部区域协调发展,促进共同富...

    时间:01-04
  • 中国空间站:无缘登月中转站,却是技术试验场

      实习记者 孙明源  空间站可以充当许多探月技术的试验场。进行科研实验本身就是空间站的基本使命之一,在载人登月计划需要开展技术试验时,空间站自然“义不容辞”。  2021年底,在中宣部举办的中外记者见面会...

    时间:01-04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