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中国陆地探测一号01组A星合成孔径雷达成功在轨成像

2022-02-11 14:51:10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2月11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中科院空天院)11日向媒体发布消息说,半个月前成功发射的陆地探测一号01组A星(LT-1A)合成孔径雷达(SAR)载荷近日首次实现在轨成像,图像质量优异。此次获取首轨高质量图像,为后续陆地探测一号卫星编队运行奠定良好基础。

  陆地探测一号01组A星卫星载荷由中科院空天院载荷研制团队负责研发,卫星数据由中科院空天院所属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负责接收。2月9日傍晚,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密云站及喀什站先后成功跟踪、接收到陆地探测一号01组A星下行数据,完成总计36.66 GB数据的实时接收、记录、传输,接收到的数据均处理正常。至此,中科院空天院圆满完成陆地探测一号01组A星载荷研制与数据首轨接收任务。

中科院空天院载荷研制团队测试人员在安装双星相位同步测试天线。 中科院空天院 供图

  中科院空天院科普称,SAR是一种微波成像雷达系统,与光学成像系共同构成遥感卫星实现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的两大重要载荷,SAR可不受光照和气候条件限制,全天时、全天候拍摄高分辨率微波照片,甚至可透过浅层地表或稀疏植被获取被掩盖的信息,在对地观测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性。

  作为中国第一部机载SAR和星载SAR的研制单位,中科院空天院是中国星载SAR理论、关键技术的孵育基地,长期致力于中国星载SAR的技术攻关和研发研制工作。中科院空天院载荷研制团队2011年起全过程开展陆地探测一号卫星规划、关键技术攻关和工程研制等任务,大力推动SAR技术发展。

陆地探测一号卫星SAR干涉测量模式工作示意图。 中科院空天院 供图

  陆地探测一号卫星合成孔径雷达载荷是中国首个以差分干涉测量为主任务的对地观测系统。为确保卫星测量精度,中科院空天院载荷研制团队研发出高精度SAR相位内定标器,使陆地探测一号卫星SAR不仅可在开机成像过程中精确测量相位短周期变化,而且可在卫星全寿命周期精确测量相位长周期变化。基于此,在获取同一地区的多幅雷达图像后,将有望获取地表毫米级精度的形变信息,在地表形变测量、地形制图、地质灾害(滑坡、泥石流、地震、火山)监测等方面具有很大应用潜力。

  陆地探测一号卫星SAR载荷还具备多模式极化成像能力,可实现对其材料特性、几何形状和方向取向等信息的测量,对获取更丰富地物信息具有极大潜力。此外,中科院空天院载荷研制团队提出并突破一系列新技术,可使卫星SAR系统开机时间提高22%,提升卫星SAR观测效能与性能,提高土地、减灾、测绘、林业等行业的定量遥感业务能力。

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喀什站首轨数据接收任务工作现场。 中科院空天院 供图

  据了解,陆地探测一号卫星是中国《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2015-2025年)》中首个启动的卫星任务,包括A、B两颗先进的SAR卫星。2022年1月26日成功发射的A星将与不久发射的“孪生兄弟”B星形成星座,双星以公里级距离相伴飞行,通过双基SAR干涉体制协同对地面成像,获取地表高程信息,其典型应用之一是可测量森林生物量,为实现碳循环监测提供有效技术手段。(完)

  • 相关阅读
  • 长风破浪会有时——中国对外开放由发轫走向纵深

      长风破浪会有时  ——我国对外开放由发轫走向纵深  本报记者 吕立勤 原 洋  1978年10月,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夕,邓小平同志应邀访问日本。  在8天的行程中,邓小平同志怀着浓厚的兴趣参观了新日...

    时间:02-12
  • 从“青花椒”案看商标权的正当边界

      【法治课】  此前,“逍遥镇胡辣汤”“潼关肉夹馍”“青花椒鱼火锅”“金银花花露水”等商标权案件频频登上网络热搜,引发社会关注和讨论,国家知识产权局和最高人民法院先后对相关问题作了回应与解答,可谓一...

    时间:02-12
  • 地理标志保护:看“土字号”变身经济发展“金名片”

      【法眼观】  俗话说,“不出十五都是年”。这年还没过完,刘应平就已经忙着盘算今年的木耳种植计划。筹钱、租地、雇人、装水管……一大摊子事,都要他张罗。  刘应平来自陕西省柞水县曹坪镇窑镇社区。2021年...

    时间:02-12
  • 中国驻乌克兰使馆提醒旅乌中国公民加强疫情防护并密切关注当地局势

      当地时间2月11日,中国驻乌克兰使馆发布信息,提醒旅乌中国公民加强新冠疫情防护并密切关注当地局势。  使馆称,近期,乌克兰疫情日趋严峻,已发生多起我在乌公民感染新冠病毒或回国确诊事件。同时,乌俄当前紧...

    时间:02-12
  • 展现科技创新 共享精彩冬奥

      北京冬奥会上,科技创新贯穿场馆建设、基础设施、服务保障、转播技术等方方面面。人工智能辅助系统、风洞实验室让运动员备战更加高效,“超级大脑”、冬夏项目场地双向转换让比赛场馆更智能,低碳管理工作方案、...

    时间:02-12
  • 科研人员坚守南繁基地开展农作物育种工作

      科研人员坚守南繁基地开展农作物育种工作——   把梦想种进这片热土(新春走基层·特别报道)  虎年新春,海南三亚树绿花红,林荫道旁大红灯笼高高挂起、喜气洋洋。  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是我国重要的农...

    时间:02-12
  • 稳字当头看“三农”

      “那么粮食怎么办?”  “农田就是农田,而且必须是良田。”  “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忘记农民、淡漠农村。”  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于“三农”的牵挂。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  “民族要复兴,...

    时间:02-12
  • 冬奥场馆吸睛、中华文化暖心……“中国风”吹宾朋暖

      冬奥场馆吸睛、特色美食圈粉、中华文化暖心……   冬奥赛场冰雪寒 “中国风”吹宾朋暖  北京冬奥会赛事正酣,赛场内外,中国元素分外亮眼——吉祥物“冰墩墩”火遍全球,富有“中国智慧”的冬奥场馆令人惊叹...

    时间:02-12
  • 各地持续开展“春风行动” 多举措助力返岗复工

      各地多举措助力返岗复工  近日,在江西新余,20家企业招聘负责人走进网络直播间,与求职者“跨屏相见”;针对居住偏远的求职者,湖北襄阳派出“就业大篷车”免费接他们来招聘现场;浙江嘉兴派出9支省外招聘小分...

    时间:02-12
  • 新春中国主场外交赢得世界尊重

      新春中国主场外交赢得世界尊重(望海楼)  北京冬奥会既是一场全球体育盛会,也是一次重大主场外交活动。  从1月25日会见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到2月4日晚出席北京冬奥会开幕式、5日中午举行欢迎宴会,再到2月4...

    时间:02-1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