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两会前瞻:直面挑战,中国如何奏响咏“碳”调?

2022-02-25 10:38:30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2月25日电 题:直面挑战,中国如何奏响咏“碳”调?

  中新社记者 庞无忌

  2021年,碳达峰、碳中和首次被写入中国政府工作报告,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直面“以史上最短时间实现碳中和”的挑战;第一年“试水”,中国碳达峰、碳中和的政策路线逐渐明晰。在对“一刀切”“运动式减碳”进行纠正之后,中国如何奏响咏“碳”调?绿色转型如何带动经济发展?

  在今年地方两会公布的各省级政府工作报告中,碳达峰、碳中和依然是个高频热词,广西、浙江、河北、重庆、甘肃等地均对“双碳”作出部署。这一次,“稳步”“有序”“科学”推动成为关键。在即将开幕的全国两会上,“双碳”料再次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综观官方此前表态,今年推进“双碳”目标料将有四大重点。

  其一,“减碳”不是减生产力。

  去年,一些地方出现运动式“减碳”现象。有的目标设定过高、脱离实际,有的未立先破、盲目急进,有的认知不足、跟风表态。

  针对这些情况,去年7月末举行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坚持全国一盘棋,纠正运动式“减碳”,先立后破,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

资料图:海上风电场(无人机照片) 中新社发 三峡能源 供图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刘世锦指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是用绿色技术替代传统技术,要减少碳排放,而不是减少生产能力,不是降低增长速度。他指出,应该着眼于形成新的绿色供给能力,在确保产业供给安全前提下平稳转换。

  一些新的政策已经开始落地。包括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更科学地用碳排放的双控指标(碳排放总量和强度控制指标)来替代能耗的双控指标(能耗总量和强度双控)等。

  其二,减碳不等于“弃煤”。

  长期以来,中国的能源结构都以煤为主。面向碳中和,必须关闭矿井、停用煤炭吗?专家认为,在新能源替代尚未形成之前,用好煤炭十分关键。

  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黄震认为,不要一谈到“电力零碳化”就说“弃煤”。他认为,未来煤炭会成为一种保障性能源。火电CCUS(碳捕获、利用与封存)将会推动整个化石能源电力零碳排放,提供保障性电力和电网灵活性。

资料图:工人整理货物列车上的电煤。 胡国林 摄

  今年,广西、河南、山东、内蒙古等多省(区、市)在省级政府工作报告中不仅提到布局新能源项目的利用,也重点部署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等。去年11月份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再设立2000亿元人民币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煤炭企业也纷纷转型,比如:中国神华、中煤能源、美锦能源、陕西黑猫等多家煤炭上市公司均加码了煤化工业务。

  其三,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

  去年中央生态环保督察曾将严查“两高”项目盲目上马作为重点。今年高耗能、高排放项目发展仍将受到遏制。1月份,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提出,严禁违规“两高”项目建设、运行,坚决拿下不符合要求的“两高”项目等。此外,包括河南、浙江、重庆、安徽等在内的多地也明确表示今年要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

资料图: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无人机照片) 中新社发 刘国兴 摄

  在广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郭磊看来,双碳是一个长期系统性的工程,涉及到经济诸多层面的变革,其中就包括钢铁、电煤、部分化工品等高碳产业的减产。此外,碳中和还涉及清洁能源替代加速,减排技术和循环经济等工业流程的优化以及碳税和碳排放交易体系的建设等。

  其四,碳市场发挥更大作用。

  去年12月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顺利收官。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2月31日,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1.79亿吨,累计成交额76.61亿元,成交均价每吨42.85元,履约完成率99.5%(按履约量计)。

  尽管当前碳市场交易量并不是很大,但是专家认为,后续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金属、造纸等行业将被逐步被纳入交易体系中,其倒逼企业减排的效应也会更大。

  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所长、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总体设计技术专家组负责人张希良认为,今后碳市场将迎来新的变化,比如:碳排放的配额发放基准将更加严格,配额可能从免费发放到引入拍卖机制,以及引入第三方的投资机构进入碳市场进行交易等。(完)

  • 相关阅读
  • 外交部回应是否有中国公民在乌伤亡:目前没有听到消息

      外交部回应是否有中国公民在乌伤亡:25日,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目前没有听到消息。为在当前局势下积极做好保护在乌中国公民的安全工作, 中国驻乌克兰大使馆正开展在乌中国公民信息登记工作...

    时间:02-25
  • 外交部就美司法部将不再实施“中国行动计划”等答问

      2022年2月24日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主持例行记者会  法新社记者:中方一直未谴责俄罗斯对乌克兰的行为,当前普京总统已开始入侵乌克兰,今天中方是否会谴责俄罗斯的行动?  华春莹:中方正密切关注最新事态。我...

    时间:02-25
  • 甘肃税务“党建+”:千余件老物件记录税收“前世今生”

      中新网兰州2月25日电 (记者 殷春永 刘玉桃)“这是我收藏的最贵重的物件之一,明代万历六年甘肃巩昌府由票,是明朝时期税制改革的重要见证。”郑学强指着桌子上的“老物件”介绍说,“由票”亦称“易知由单”,相...

    时间:02-25
  • 东北财经大学党委原书记都本伟等三人接受审查调查

      中新网沈阳2月25日电 (记者 杨毅)据辽宁省纪委监委25日消息,东北财经大学党委原书记都本伟,盘锦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吴国丹,锦州市政府原副市长张忠龙等三人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时间:02-25
  • 外交专家、中外学者线上对话 纪念中美关系“破冰”50载

      中新网上海2月25日电 (记者 陈静)记者25日获悉,中国前外交部长李肇星在“知识搭起的桥梁:50年中美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回顾”线上对话中说:“我永远不会忘记的就是1972年2月28日这天,《上海公报》在上海锦江饭...

    时间:02-25
  • 广东省审计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李业章接受审查调查

      广东省审计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李业章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讯 据广东省纪委监委消息:广东省审计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李业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广东省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

    时间:02-25
  • “双减”取得哪些成效?2022年怎么干?教育部回应

      中新网2月25日电 教育部网站25日发布“双减”明白卡,就什么是“双减”、“双减”取得哪些成效、2022年怎么干等问题进行了回应。  什么是“双减”?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

    时间:02-25
  • 31省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310828.6万剂次

      中新网2月25日电 据国家卫健委网站消息,截至2022年2月24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310828.6万剂次。资料图:江苏南京,中学生接种新冠病毒疫苗。 中新社记者 泱波...

    时间:02-25
  • 黑龙江省绥化市政协原副主席李英男被“双开”

      黑龙江省绥化市政协原副主席李英男被开除党籍和公职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讯 据黑龙江省纪委监委消息:日前,经黑龙江省委批准,黑龙江省纪委监委对绥化市政协原副主席李英男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调...

    时间:02-25
  • 读懂“十个明确” 来看这组重磅文章

      读懂“十个明确” 来看新华社这组重磅文章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党的十九届...

    时间:02-2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