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首批两架接返自乌克兰撤离中国公民临时航班安全回国

2022-03-05 17:37:31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3月5日电 3月5日,两架接返自乌克兰撤离中国公民的临时航班先后安全回到国内。

  当日早上5时41分,首架临时航班抵达杭州。9时46分,第二架临时航班抵达郑州。

  据了解,乌克兰局势变化以来,党中央始终十分牵挂在乌中国公民安全。外交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会同各有关部门,指导中国驻乌克兰和周边国家使领馆第一时间启动应急机制,紧密跟踪形势发展,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和可能性,多方协调,多措并举,全力维护在乌中国公民安全,想方设法协助中国公民通过各种方式向周边国家转移撤离,并安排临时航班接返转移撤离的中国公民。(完)

  • 相关阅读
  • 两会速评:严重网暴纳入公诉,避免下一个遭受网暴的是你我

      中新网3月6日电(记者 常涛) “建议将严重的网络暴力纳入公诉案件”登上微博热搜,引发热评。网暴入刑的呼吁由来已久。两会期间代表委员聚焦严重网暴纳入公诉,反映了网暴极强的“杀伤力”以及惩治网暴的急迫性。...

    时间:03-06
  • 宗教如何“中国化”?全国政协委员丁时勇的“兼收并蓄”之思

      (两会速递)宗教如何“中国化”?全国政协委员丁时勇的“兼收并蓄”之思  中新网北京3月6日电 题:宗教如何“中国化”?全国政协委员丁时勇的“兼收并蓄”之思  作者 黄维正  “近年来,各地、各有关方面积...

    时间:03-06
  • 全国人大代表李秋:建议遏制儿童抗生素滥用 保障用药安全

      (两会速递)全国人大代表李秋:建议遏制儿童抗生素滥用 保障用药安全  中新网北京3月6日电 (记者 张燕)“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是典型的滥用抗生素,儿童抗生素滥用尤甚,抗生素滥用会导致儿童出现二重感染、营养不良...

    时间:03-06
  • 14亿多人的“饭碗”如何端牢?

      (两会观察)14亿多人的“饭碗”如何端牢?  中新社北京3月6日电 题:14亿多人的“饭碗”如何端牢?  中新社记者 袁秀月  粮食安全关乎国计民生,作为拥有14亿多人口的大国,如何让群众的“粮袋子”鼓起来,...

    时间:03-06
  • 两会热评丨坚持“五个必由之路” 奋进新的历史征程

      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回顾新时代党和人民奋进历程,首次提出“五个必由之路”。这“五个必由之路”,既是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推进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也是重大战...

    时间:03-06
  • 31省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315689.9万剂次

      中新网3月6日电 据国家卫健委网站消息,截至2022年3月5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315689.9万剂次。...

    时间:03-06
  • 话民族团结 创美好生活——总书记同全国人大代表共商国是

    时政两会说丨话民族团结 创美好生活——总书记同全国人大代表共商国是2022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他所在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草原生态建设碳达峰 碳中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乡村振兴…...

    时间:03-06
  • 东西问丨周黎安:中国的地方政府为何扮演的是“帮助之手”?

      (东西问)周黎安:中国的地方政府为何扮演的是“帮助之手”?  中新社北京3月6日电 题:中国的地方政府为何扮演的是“帮助之手”?  作者 周黎安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副院长  国际知名经济学家张五常...

    时间:03-06
  • 第五次到内蒙古代表团,习近平重点谈到三件大事

    时政新闻眼丨第五次到内蒙古代表团,习近平重点谈到三件大事  3月5日,惊蛰节气,暖意渐浓。当天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他所在的内蒙古代表团参加审议,连续第五年与来自内蒙古的全国人大代表亲切交流。在内蒙古代...

    时间:03-06
  • 五年五到内蒙古代表团,习近平有何始终如一的关切?

      (近观中国)五年五到内蒙古代表团,习近平有何始终如一的关切?  中新社北京3月6日电 题:五年五到内蒙古代表团,习近平有何始终如一的关切?  中新社记者 黄钰钦  3月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

    时间:03-0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