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兼顾“尽力而为”与“量力而行”,中国派发民生“大礼包”

2022-03-05 19:26:04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两会观察)兼顾“尽力而为”与“量力而行”,中国派发民生“大礼包”

  中新社北京3月5日电 题:兼顾“尽力而为”与“量力而行”,中国派发民生“大礼包”

  中新社记者 黄钰钦

  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5日在北京开幕,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从教育公平到医卫服务,从住房需求到文化生活,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直面社会关切的诸多民生问题,派发出分量十足的民生“大礼包”。

3月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 中新社发 刘震 摄

  “民生是最大的政治”,中国对于民生改善始终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在外界看来,这一份最新的民生“大礼包”正是对这一原则的具象表达,既从细节着手展现出改善民生的现实路径,又从宏观着眼坚持实事求是、不脱离实际。

  回顾过去一年,中国民生改善的力度不断加大。推进“双减”,让教育回归育人的初心;老旧小区加速改造,让居住更加安心;国家医保谈判几度“灵魂砍价”,切实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一系列惠民便民的举措陆续出台,一个个民生故事、一张张生活剪影,浓缩着中国发展过程中的民生图景。

  如今,打开这份最新的民生“大礼包”可以发现,医疗、教育、住房等惠民基础保障依旧持续,并且投入力度有增无减;生态治理、平安建设、乡村振兴等逐一列出,始终紧扣民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涉及“医、食、住、行”的一项又一项具体措施,共同汇聚成增进福祉的“中国方案”。

  民生保障的“大礼包”丰厚扎实且覆盖面广。就业关系亿万人民的饭碗,“大礼包”中有1000亿元人民币失业保险基金支持稳岗和培训;教育关乎千家万户和民族未来,中国将多渠道增加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高校招生将继续加大对中西部和农村地区倾斜力度;在居民收入方面,还将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和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确保按时足额发放。

  这些惠民利民的民生“大礼包”不仅涉及范围广,而且无不切中了当下的民生痛点。有评论指出,用公共财政之力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需要着眼补足民生领域的短板和弱项,直面“急难愁盼”。

  翻看“大礼包”不难发现,相关举措无一不在“精准”二字上发力。当妇女儿童权益保障备受外界关注,报告提出严厉打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行为,坚决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随着三孩生育政策落地,如何实施配套措施引发热议,报告明确将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费用纳入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发展普惠托育服务,减轻家庭养育负担。

  民者,万世之本也。中国在民生改善中除了尽力而为,还兼顾量力而行。有分析认为,改善民生不能提不切实际的目标,不能做超越阶段和能力的事情,需要与经济发展和财力相适应,“量力而行”的实质正是“实事求是”。

  由此,外界可以看到,在加强民生兜底保障和遇困群众救助的同时,民生改善并非政府一方的“大包大揽”。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鼓励发展农村互助式养老服务、完善产教融合办学体制……民生“大礼包”里的内容,也旨在通过引导市场、社会等各方力量形成合力,共同完善公共服务质量。

  民生改善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起点。打开最新的民生“大礼包”,“尽力而为”与“量力而行”,共同折射出中国在民生改善道路上的一次次前行姿态。(完)

  • 相关阅读
  • 两会速评:严重网暴纳入公诉,避免下一个遭受网暴的是你我

      中新网3月6日电(记者 常涛) “建议将严重的网络暴力纳入公诉案件”登上微博热搜,引发热评。网暴入刑的呼吁由来已久。两会期间代表委员聚焦严重网暴纳入公诉,反映了网暴极强的“杀伤力”以及惩治网暴的急迫性。...

    时间:03-06
  • 宗教如何“中国化”?全国政协委员丁时勇的“兼收并蓄”之思

      (两会速递)宗教如何“中国化”?全国政协委员丁时勇的“兼收并蓄”之思  中新网北京3月6日电 题:宗教如何“中国化”?全国政协委员丁时勇的“兼收并蓄”之思  作者 黄维正  “近年来,各地、各有关方面积...

    时间:03-06
  • 全国人大代表李秋:建议遏制儿童抗生素滥用 保障用药安全

      (两会速递)全国人大代表李秋:建议遏制儿童抗生素滥用 保障用药安全  中新网北京3月6日电 (记者 张燕)“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是典型的滥用抗生素,儿童抗生素滥用尤甚,抗生素滥用会导致儿童出现二重感染、营养不良...

    时间:03-06
  • 14亿多人的“饭碗”如何端牢?

      (两会观察)14亿多人的“饭碗”如何端牢?  中新社北京3月6日电 题:14亿多人的“饭碗”如何端牢?  中新社记者 袁秀月  粮食安全关乎国计民生,作为拥有14亿多人口的大国,如何让群众的“粮袋子”鼓起来,...

    时间:03-06
  • 两会热评丨坚持“五个必由之路” 奋进新的历史征程

      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回顾新时代党和人民奋进历程,首次提出“五个必由之路”。这“五个必由之路”,既是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推进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也是重大战...

    时间:03-06
  • 31省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315689.9万剂次

      中新网3月6日电 据国家卫健委网站消息,截至2022年3月5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315689.9万剂次。...

    时间:03-06
  • 话民族团结 创美好生活——总书记同全国人大代表共商国是

    时政两会说丨话民族团结 创美好生活——总书记同全国人大代表共商国是2022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他所在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草原生态建设碳达峰 碳中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乡村振兴…...

    时间:03-06
  • 东西问丨周黎安:中国的地方政府为何扮演的是“帮助之手”?

      (东西问)周黎安:中国的地方政府为何扮演的是“帮助之手”?  中新社北京3月6日电 题:中国的地方政府为何扮演的是“帮助之手”?  作者 周黎安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副院长  国际知名经济学家张五常...

    时间:03-06
  • 第五次到内蒙古代表团,习近平重点谈到三件大事

    时政新闻眼丨第五次到内蒙古代表团,习近平重点谈到三件大事  3月5日,惊蛰节气,暖意渐浓。当天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他所在的内蒙古代表团参加审议,连续第五年与来自内蒙古的全国人大代表亲切交流。在内蒙古代...

    时间:03-06
  • 五年五到内蒙古代表团,习近平有何始终如一的关切?

      (近观中国)五年五到内蒙古代表团,习近平有何始终如一的关切?  中新社北京3月6日电 题:五年五到内蒙古代表团,习近平有何始终如一的关切?  中新社记者 黄钰钦  3月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

    时间:03-0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