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第一观察|5次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总书记讲话贯穿这个主题

2022-03-06 09:42:06

来源:新华社

  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不断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共同建设伟大祖国,共同创造美好生活。

  共同富裕、共同体、共同奋斗……“共同”在新闻稿中出现了19次,成为高频词。

新华社记者 黄敬文 摄

  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第5次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2018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自治区参选全国人大代表。他曾这样表明自己的初衷:“党中央提出,中央领导同志应选择老少边穷地区参加选举。我选择在内蒙古自治区参加选举,表达了党中央对民族边疆地区的重视,体现党中央加快推进欠发达地区发展、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心。”

  习近平总书记5次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既为内蒙古的发展指引方向,也贯穿着推进民族地区、欠发达地区补齐短板、共同奋斗、共同发展的主题。

  “打赢脱贫攻坚战”——共同奔小康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须臾不忘。

  在内蒙古代表团参加审议,脱贫攻坚始终是总书记聚焦的重要议题。

  2018年,脱贫攻坚作风建设年。聚焦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认真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

  2019年,脱贫攻坚进入决胜关键阶段,习近平总书记突出强调打好脱贫攻坚战;

  2020年,决战决胜最后一程遭遇疫情“加试题”。总书记要求“坚决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确保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同时将目光放在更长远的“巩固和拓展产业就业扶贫成果”;

  2020年,内蒙古31个国家级贫困旗县全部“摘帽”。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对于这一脱贫战绩,习近平总书记当面称赞“可喜可贺”。

  内蒙古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同全国各族人民一道,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代表团强调“共同富裕”,展现出推动各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5年来,以“脱贫—巩固—衔接—振兴”为纲,习近平总书记为内蒙古摆脱贫困、走向富裕指明方向。

  “加快推进欠发达地区发展”——共谋高质量发展

  内蒙古作为资源富集地区和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探索出符合自身特点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2018年3月5日,第一次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习近平总书记就结合内蒙古区情特点,为其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点题。他形象地说,内蒙古产业发展不能只盯着“羊、煤、土、气”,要大力培育新产业、新动能、新增长极,同时“要注意有所为有所不为”。

  哪些应当“为”,哪些应当“不为”?

  2019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代表团指出,“内蒙古实现高质量发展要立足本地资源禀赋特点,不能简单同东部发达地区攀产业、比结构、赛速度”“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努力探索出一条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总书记为内蒙古走好适合自身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指明了方向。

  每年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总书记必谈“生态”。关心呼伦湖、乌梁素海、岱海“一湖两海”污染防治进展,要求“把祖国北疆这道万里绿色长城构筑得更加牢固”,提出“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谆谆叮嘱,都是为了内蒙古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坚定不移推进高质量发展。

这是内蒙古呼伦贝尔根河源国家湿地公园景色(无人机照片,2021年6月8日摄)。新华社记者 连振 摄

  5年来,内蒙古落实总书记的指示,不断补齐短板,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走出一条欠发达地区发展新路。

  “加强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内蒙古地处祖国正北方,是我国最早成立的民族自治区,生活着55个民族。“对内蒙古来说,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必须巩固和发展民族团结大局。”习近平指明民族团结之于内蒙古的重要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民族团结,根本在于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强民族团结,基础在于搞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从完善制度到深化教育,唯有固“本”强“基”,才能使民族团结之根越扎越深,民族团结之基越打越牢。

  2021年,在内蒙古代表团,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强调“要围绕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牢记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今天,总书记再次强调要“紧紧抓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共同建设伟大祖国,共同创造美好生活。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要在实践中铸牢各民族的精神纽带,使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辉煌历史是各民族共同奋斗的结果,新的辉煌也需要各民族继续团结奋斗。

  “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不断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习近平总书记用“中华民族共同体”指引、擘画国家和民族的美好未来。

  监制:赵承

  策划:霍小光

  主笔:黄玥、杨依军、董博婷

  统筹:张晓松、罗辉、王绚

  视觉 | 编辑:杨文荣、王秋韵

  新华社国内部制作

  新华社第一工作室出品

  • 相关阅读
  • 将“坚持全过程人民民主”写入总则

      将“坚持全过程人民民主”写入总则  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5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会上听取了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修正草案)》的说明。  ...

    时间:03-07
  • 微镜头·习近平总书记两会“下团组”

      微镜头·习近平总书记两会“下团组”(两会现场观察)  时间:3月6日下午  日程:习近平总书记看望参加全国政协会议的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  “养活中国要靠自己”  “你这个群主是怎么当上的...

    时间:03-07
  • 进一步完善个税制度 减轻家庭养育负担

      进一步完善个税制度 减轻家庭养育负担  本报北京3月6日电(记者北梦原 陈俊宇)2021年7月出台的《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明确,将“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作为重要内容,并提出“加强税...

    时间:03-07
  • 筑牢大国粮仓,让“中国饭碗”越端越稳

      筑牢大国粮仓,让“中国饭碗”越端越稳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各方面要共同努力,装满“米袋子”、充实“菜篮子”,把14亿多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接受记者采访的代表委员指出,近两年,受疫...

    时间:03-07
  • 强支撑,激动能,重管理,为企业创新保驾护航

      代表委员谈科技政策扎实落地   强支撑,激动能,重管理,为企业创新保驾护航  ◎本报记者 王迎霞 叶 青  推进科技创新,企业责无旁贷。用全国人大代表、TCL创始人李东生的话说,“当前形势下,科技创新已...

    时间:03-07
  • 破解“汽车缺芯”难题 亟须完善产业布局

      代表委员谈科技支撑经济行稳致远   破解“汽车缺芯”难题 亟须完善产业布局  ◎本报记者 刘园园  疫情期间,由于多种因素,芯片供应出现短缺,许多行业受到显著影响,汽车产业尤其被“缺芯”难题所困扰。...

    时间:03-07
  •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推动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政协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

      新华社北京3月6日电 题: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推动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政协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联组会上的重要讲话振奋人心  新华社记者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把确...

    时间:03-07
  • 新华社评论员:抓好粮食安全这个“国之大者”

      新华社评论员:抓好粮食安全这个“国之大者”  新华社北京3月6日电 题:抓好粮食安全这个“国之大者”  新华社评论员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3月6日,习近...

    时间:03-07
  • 岗位建功 强军有我——军队代表委员热议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岗位建功 强军有我——军队代表委员热议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新华社北京3月6日电 题:岗位建功 强军有我——军队代表委员热议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新华社记者李砺寒、贾启龙、黄...

    时间:03-07
  • “灵魂砍价”引热议 代表委员围绕药品集采建言献策

      “灵魂砍价” 视频引发热议 多位代表委员围绕药品集采建言献策   如何探索更科学的药品报价机制  去年12月,医保谈判专家与药企代表“灵魂砍价”的视频曾一度引发热议,随着越来越多的药品进入集采后大幅降...

    时间:03-0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