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总书记两会上的民生牵挂

2022-03-10 16:21:58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每年全国两会期间,百姓冷暖、民生福祉都是习近平总书记心头最大的牵挂。今年全国两会“下团组”,总书记对这些民生话题念兹在兹。

  “不能把手里吃饭的家伙先扔了”

  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在降碳的同时确保能源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粮食安全,保障群众正常生活。

  总书记的话意有所指。过去一段时间,在全国上下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努力的过程中,有些地方步子急了些,步子大了些,一些群众的正常生活都受到了影响。

  “绿色转型是一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要先立后破,而不能够未立先破。”习近平总书记谆谆叮嘱:“实现‘双碳’目标,必须立足国情,坚持稳中求进、逐步实现,不能脱离实际、急于求成,搞运动式‘降碳’、踩‘急刹车’。”

  “不能把手里吃饭的家伙先扔了,结果新的吃饭家伙还没拿到手,这不行。”总书记强调,“既要有一个绿色清洁的环境,也要保证我们的生产生活正常进行。”

  “东折腾一下、西折腾一下, 14亿多人的饭碗怎么端得牢呢?”

  “民以食为天。”我国14亿多张嘴要吃饭,这是我国最大的国情。3月6日,在政协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联组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重点谈了“中国饭碗”问题。

  “谁来养活中国?中国要靠自力更生,自己养活自己!” 总书记语气坚定,“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如果我们端不稳自己的饭碗,就会受制于人”。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习近平总书记历数当前存在的“崽卖爷田心不疼”问题:“东折腾一下、西折腾一下,18亿亩耕地红线怎么保得住呢,14亿多人的饭碗怎么端得牢呢?”

  总书记提出,要树立大食物观。在确保粮食供给的同时,保障肉类、蔬菜、水果、水产品等各类食物有效供给,“缺了哪样也不行”。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开发丰富多样的食物品种。

  既要吃得丰富多样,又要吃得适度适量。端牢“中国饭碗”,也要杜绝“舌尖上的浪费”。

  “中国人才几天时间没饿肚子?也就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后出生的这些孩子。过去谁没饿过肚子?但人很容易健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制止餐饮浪费是一项长期任务,要坚持不懈抓下去,推动建设节约型社会。

  “守护好人民群众的每一分‘养老钱’、‘保命钱’”

  社会保障关乎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是“治国安邦的大问题”。

  我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成绩不易,但不能自喜。在政协联组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推动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上持续用力,增强制度的统一性和规范性,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把更多人纳入社会保障体系”。

  “实现制度安排更加公平,覆盖范围更加广泛,为人民生活安康托底”。总书记指出,要健全灵活就业人员社保制度,扩大失业、工伤、生育保险的覆盖面。

  “守护好人民群众的每一分‘养老钱’、‘保命钱’”。总书记要求,要健全社会保障基金监管体系,严厉打击欺诈骗保、套保和挪用贪占各类社会保障资金的违法行为。

  “对困难群众,我们要格外关注、格外关爱、格外关心”

  “乡亲们都下来了吧?孩子上学、老人看病,都下山住了吧?”今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度关切询问四川凉山悬崖村的情况。

  2017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谈到有关悬崖村的新闻报道:“看着村民们的出行状态,感到很揪心。”

  今年全国两会政协联组会上,来自四川省民政厅的委员,现场展示了悬崖村从藤梯变钢梯的两张照片,带来了悬崖村日子越来越好的新消息。

  “对困难群众,我们要格外关注、格外关爱、格外关心,帮助他们排忧解难。”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贫穷的平均主义不是社会主义,富裕但是不均衡、两极分化也不是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才是社会主义。”

  “确保兜住底、兜准底、兜好底”。总书记要求,要针对特困人员的特点和需求精准施策,按时足额发放各类救助金,强化临时救助。要补齐农村社会福利短板,加强对农村老年人、儿童、“三留守”人员等特殊和困难群体的关心关爱。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大对因疫因灾遇困群众的临时救助力度,做好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等工作,保障流浪乞讨人员人身安全和基本生活,关心关爱精神障碍人员,坚决杜绝欺凌虐待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等违法行为。(岳小乔)

  • 相关阅读
  • 第一观察|读懂习近平总书记2022年两会时间

      2022年的全国两会,有着特殊意义。  连日来,习近平总书记同出席全国两会的代表委员共商国是,围绕事关党和国家发展的重大问题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  我们从三个方面,和你一起领悟其中要义。  (一)特殊形...

    时间:03-11
  • 东方春来早 奋斗向未来——2022年全国两会巡礼

      新华社北京3月10日电 题:东方春来早 奋斗向未来——2022年全国两会巡礼  新华社记者  在催人奋进的春天里,2022年全国两会即将完成各项议程,圆满落下帷幕。  承载历史荣光,奋力开创未来。这是一次求真务...

    时间:03-11
  • 五年2282件!从全国人代会期间代表议案情况看依法履职

      五年2282件!从全国人代会期间代表议案情况看依法履职  新华社北京3月10日电 题:五年2282件!从全国人代会期间代表议案情况看依法履职  新华社记者杨维汉、陈菲、王琦  人大代表依照法定程序提出议案,是...

    时间:03-11
  • 新华社评论员:毫不动摇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一论深刻把握“五个必由之路”的重要认识

      新华社评论员:毫不动摇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一论深刻把握“五个必由之路”的重要认识  新华社北京3月10日电题:毫不动摇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一论深刻把握“五个必由之路”的重要认识  新华社评论员  全国...

    时间:03-11
  • 如何保持房价调控的定力 代表委员建言献策

      如何保持房价调控的定力 代表委员建言献策   让房价比较优势成为发展的竞争优势  近年来,房地产市场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如何协调租房需求与供给之间存在的不平衡现象?  如何在省会城市中保持较低房价...

    时间:03-11
  • 农民农村富裕是共同富裕的核心点

      共同富裕   农民农村富裕是共同富裕的核心点  “共同富裕”成为近年来政策层面一大热词,2021年,浙江省被选定建设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浙江团全国人大代表、清华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蔡继...

    时间:03-11
  • 北京遭遇秋冬季以来最不利的一次大气污染扩散条件

      北京遭遇秋冬季以来最不利的一次大气污染扩散条件   今天下午至夜间空气质量逐步改善  本报讯(记者 王斌)昨天,北京出现了一次空气重污染过程,同时,北京也遭遇了秋冬季以来最不利的一次大气污染扩散条...

    时间:03-11
  • 提升稿酬标准 用“真金白银”鼓励文化创新

      提升稿酬标准 用“真金白银”鼓励文化创新  我看两会  要制定出合理的稿酬标准,关键在于厘清稿酬制定的测算方法和依据。  “希望有关方面从整体上对文学刊物、报纸副刊都能给予重视,在经费上能给予支持,...

    时间:03-11
  • 生物多样性保护,“有其名”更需“当其实”

      生物多样性保护,“有其名”更需“当其实”  ■ 社论  所有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机制创新,最终都要回归保护的本质。  关注“全国两会”系列评论  “保护生物多样性,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

    时间:03-11
  • 以开放合作姿态,推动职业教育更有“国际范儿”

      以开放合作姿态,推动职业教育更有“国际范儿”  ■ 观察家·代表委员议政录  我国职业教育国际化水平总体不高,国际化技能人才培养仍是短板。  作为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教育是...

    时间:03-1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