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阅读世界 成就更好的自己

2022-04-22 15:58:26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阅读世界 成就更好的自己

  访中央党校哲学部教授、中国实学研究会会长王杰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又称“世界图书与版权日”。

  “希望散居在全球各地的人们,无论你是年老还是年轻,无论你是贫穷还是富有,无论你是患病还是健康,都能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都能尊重和感谢为人类文明做出巨大贡献的文学、文化、科学思想大师们,都能保护知识产权。”世界读书日的主旨宣言让我们又一次领会:读书,世界就在眼前。

  腹有诗书气自华

  记者:品书香,可以养浩然之气;悟书韵,能够修从政之德。我们自古至今都是爱图书、爱阅读的民族,这是当之无愧的民族文化基因,结合多年学习、实践经历,您对此有怎样的观察和体会?

  王杰:现在谷雨节气刚刚过,雨生百谷,这是非常温馨感人的画面。这幅画面不由人想起孔子带领一众弟子读书学习的场景:“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论语》中这一段叙事记载,非常生动活泼,只用寥寥数语,就勾勒出古代师生在一起互相切磋、学习的场景。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注重读书的优良传统,“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腹有诗书气自华”等古训名言,至今依然在不少中国人脑海里萦绕,甚至仍被不少家庭视为家教家训,寄寓着长辈对后世子孙的谆谆教诲与殷切期望。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在科技进步、文明昌盛的今天,读书不仅事关一个人的修养,决定一个人的最终高度,还影响着一个国家的国民素质和竞争力,也可以说,读书是一个民族复兴、持续发展的关键力量。

  与以往相比,当前在我们国家,读书被高度重视,被大力提倡。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强调读书的重要性,指出要“把学习作为一种追求、一种爱好、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到好学乐学”,倡导全社会加强读书学习。

  “全民阅读”目前已连续九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开展全民阅读活动”也已纳入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内容。社会各界也纷纷开展各种读书活动,聚焦“党史学习”,引导学习“四史”,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革命文化,关注青少年、老年人等等,各类活动生动多彩,各种主题层出不穷。

  比如,我们关注到,从4月18日的学术狂欢夜开始,商务印书馆准备了20余场线上活动,与广大读者一起读书。

  商务印书馆,在读书人中一点都不陌生,这家创办于1897年的印书馆,是中国出版业中历史最悠久的出版机构,而且商务印书馆的创立标志着中国现代出版业的开始。商务印书馆创造了很多“第一”,比如生产制造了中国第一部汉字打字机,出版中国第一部近代辞书——《辞源》、中国第一部规范辞书——《现代汉语词典》,《新华字典》则成为世界辞书销售之最,凡此种种。

  我关注到,4月19日晚发布的2022年4月“商务印书馆十大好书”中,有一本《重塑田园:乡村振兴战略下的新农人返乡手记》。这本书聚焦24位新农人,图文并茂地呈现他们返乡创业、重塑农田的真实经历。只看到介绍这本书的几句话——“重塑田园,就是重塑时间。亲近土地,就是亲近我们自己”,就让人心中产生一种感动。

  这是时代的进步,在图书里的缩影。

  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读书的途径和方式也越来越多,比如各种各样的电子阅读器,手机阅读App,还有一些听书软件,对眼睛不方便的读者也很友好。

  在今天,我们几乎可以实现随时随地读书,这些都为全民阅读提供了条件,是时代进步带来的福利。

  世界读书日,只有一天,但是我们读书却在每一天

  记者:现在很多媒体平台推出许许多多的读书活动,比如由中华书局和桐乡市政府发起的“伯鸿书香奖”已连续举办五届,这样的活动在全社会数见不鲜。您曾担任《平“语”近人》思想解读嘉宾,您觉得包括《平“语”近人》在内的读书推广活动对于成风化人、凝心聚魂起到怎样的重要作用?

  王杰:“伯鸿书香奖”是由中华书局、桐乡市人民政府联合发起的一项社会公益文化活动,今年是第五届。我作为一名学者,看到这样的文化活动,感到非常欣慰。比如获得今年组织提名奖的“向草原”助学志愿服务中心,这所助学志愿服务中心来自山东省淄博市,自2018年成立以来在课程设置和活动形式上不断创新,注重“教”“读”结合,定期面向牧区学生开展文化阅读推广。他们通过设置中华悦读赏析、中华传统神话故事、朗诵与表达、传统文化电影赏析等一系列文化课程,提供中华文化阅读书籍、开展“图书漂流”等多样阅读形式,以更加喜闻乐见的方式让学生拥抱传统文化。

  世界读书日,只有一天,但是我们读书却在每一天,而且是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和互动,正所谓“为学无间断,如流水行云,日进而不已也。”像中华书局“伯鸿书香奖”这样奖掖读书的活动,就好比三月天的春雨,能够催生万物。

  总的来说,这些读书活动主要有两个作用,一个是引导,通过这些活动使人们意识到读书的重要性,把年轻人吸引过来,让他们对读书有新的认可。读书有用无用,古人就曾争论过。早在先秦时代,孔子弟子子路就曾经提出过“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读书,然后为学?”认为读书耽误事儿,这种急功近利的思想被孔子严厉地批评了。

  两千多年过去了,读书的意义有增无减,这些流行的读书推广活动在人们都更追求快节奏的时代,正可以使人们沉浸身心、好好读书,从而更深地了解读书的魅力、体悟读书的力量,增强对读书的兴趣。

  另一个是指导,因为读书既要讲究方法,又要有所选择,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多数人只知道前一句而不知道后一句,天下的书汗牛充栋,穷尽一生也读不完,因此还必须要会读书、读好书,这些活动可以给我们推荐更有价值的好书,比如像《平“语”近人》之类的节目就可以更高效指导我们的生活。还可以提供一些读书建议和方法指导,这些都可以提高我们阅读的质量。

  读书是一件终生要做的事,全民读书的倡导也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在全社会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形成热爱读书的风尚,使全民读书在中华大地蓬勃开展,能够更好地传承中华文脉,进一步引导人们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基础,凝魂聚气、强基固本。

  用读书浇灌生命的沃土

  记者:包括党员干部在内的广大读者群体,真正把读书当成一种精神追求、一种境界要求,这样才能使一切有益的知识、一切廉洁的文化入脑入心,沉淀在我们的血液里,融汇到我们的行为中。良好的阅读习惯、学习追求,对于党员干部立身、处世、为政而言,有着怎样的积极影响?

  王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干部要上进,我们的党要上进,我们的国家要上进,我们的民族要上进,就必须大兴学习之风,坚持学习、学习、再学习,坚持实践、实践、再实践。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自古以来,凡“仕者必为学”。孔子的学生子夏说,“仕而优则学”。意思是说,要当个好官、称职的官,就得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执政本领。《荀子》全书的第一篇就是《劝学》。荀子说,学者非必为仕,仕者必为学。学习不是为了当官,但要当个合格称职的官,就一定要学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激励和凝聚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精神力量。优秀的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国共产党治国安邦的重要思想资源。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思想智慧,值得党员干部去学习。提高党员干部自身素养,需要重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重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也是中国共产党一个重要的优良传统。

  我讲一个亲身经历的事情,自2015年我和一众同仁倡导的“领导干部学国学全国行”活动第一站走进陕西省榆林市,至今已成功走进了全国十八个省市地区,为各地各级领导干部讲授《古代官德与干部修养》《国学智慧与为政之道》《传统文化与修身做人》等专题,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而且很多人在课后主动与我们探讨问题、交流体会,教学是相长的,他们的感受和想法对我们研究者而言是重要的参考。因为只有知道广大党员干部的兴趣点和侧重点,我们的传播推广才更能有的放矢。

  我们讲,要推动中华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不是一句空话,而是需要我们身体力行去实践的,换句话说,典籍中的道理,需要现代化表达,需要结合今天的实践更好传播和推广,只有落地才能生根。

  党员领导干部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是各项建设的推动者、领跑者。《学记》说,“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君子在这里就是指为政者,党员干部要想起到切实的带头作用,化民成教,必须通过读书学习。

  清代有位诗人萧抡谓,写过一首《读书有所见作》的诗,其中有这么几句:“人心如良苗,得养乃滋长。苗以泉水灌,心以理义养。”这几句诗通俗易懂,形象深刻。读书学习对一个人提升涵养和气质、开阔眼界和格局大有裨益,这个道理是不言而明的。

  推斯言,我们应始终把读书学习与加强政德修养紧密联系起来,聚沙成塔、集腋成裘,积跬步至千里,汇细流成江海。

  《大学》说“一言偾事,一人定国”,党员干部不断读书学习,不仅是修养和责任,也是引领——引领更多的人来读书,用文化浸润整个社会,让为人类文明做出过巨大贡献的思想浇灌我们生命的沃土。

  本报记者 刘同华

  • 相关阅读
  • 西宁新增3名新冠肺炎病毒核酸检测阳性人员

      中新网西宁4月22日电(祁增蓓)4月22日22时48分,青海省西宁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处置工作指挥部发布通告称,4月22日17时50分、20时50分,西宁市新增3名新冠肺炎病毒核酸检测阳性人员。  阳性人员114号,男,27岁,...

    时间:04-22
  • 感悟习近平主席“博鳌演讲”

      第一观察 | 感悟习近平主席“博鳌演讲”  又是一年“博鳌时间”。  4月21日,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开幕式在海南博鳌举行,习近平主席以视频方式发表题为《携手迎接挑战,合作开创未来》的主旨演讲。  这...

    时间:04-22
  • 金砖国家民间组织就携手抗疫等主题开展线上交流

      中新社武汉4月22日电 (梁婷 祁琳)2022金砖国家民间社会组织论坛·系列研讨会22日晚以视频连线形式在武汉举行。来自金砖国家的民间社会组织代表,围绕“加强公共卫生合作,团结抗击疫情”主题开展线上交流。  湖...

    时间:04-22
  • 世界人权事业发展的中国贡献——纪念张彭春诞辰130周年

      中新社天津4月22日电 题:世界人权事业发展的中国贡献——纪念张彭春诞辰130周年  作者 孙玲玲  今年是中国教育家、外交家、《世界人权宣言》(以下简称《宣言》)起草者之一张彭春诞辰130周年。4月22日,由南...

    时间:04-22
  • 中国与东盟未来更紧密科创伙伴关系行动计划:四大领域开展合作

      中新社北京4月22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科技部官网4月22日发布《中国—东盟建设面向未来更加紧密的科技创新伙伴关系行动计划(2021—2025)》,双方同意在科技创新政策、联合研发、技术转移、人才交流领域开展合作...

    时间:04-22
  • 哈尔滨市公布新增90例本土新冠病毒阳性感染者活动轨迹

      中新网哈尔滨4月22日电 (记者 刘锡菊)22日,哈尔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消息:21日0时至24时,经黑龙江省传染病防治院、黑龙江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哈南分院确诊并报告新增新冠病毒阳性感染者90例。其中,...

    时间:04-22
  • 4月21日山西太原新增确诊3例 无症状感染者16例

      中新网太原4月22日电 (记者 范丽芳李新锁)4月22日晚,山西省太原市疫情防控办通报,4月21日0时到24时,太原市新增本土确诊病例3例,无症状感染者16例。  确诊病例:  1、女,34岁,居住于清徐县徐沟镇西北坊...

    时间:04-22
  • 第1视点丨同心共建美丽的地球家园

      “国际社会要加强合作,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  习近平主席在2021年《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上强调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理念,提出构建“地球家园”的三大愿...

    时间:04-22
  • 广东河源紫金科研团队填补全球兰科植物进化研究空白 成果在国际顶尖期刊发表

      中新网河源4月22日电 (宋秀杰 黄从高 甘建楼)4月22日,广东河源紫金县召开《自然·植物》发表白溪省级自然保护区重要研究成果新闻发布会。据介绍,广东紫金团队研究的成果《Genomes of leafy and leafless Plata...

    时间:04-22
  • 感染者超过40万 如何"动态清零"攻下重症"堡垒"?

      4月21日,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9名80岁以上老人新冠肺炎治愈,年龄最大者92岁。3月以来,这里收治的新冠肺炎患者中,不乏90岁以上高龄老人,甚至个别百岁老人实现了新冠肺炎治愈。  与此同时,截至4月21日...

    时间:04-2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