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我们村的新能人 勾蓝图 织锦绣

2022-04-24 22:09:51

来源:央视网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现在,城市的公共服务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这也是大家的切实感受。但在我国一些农村地区,公共服务水平和城市比还有一定的差距。推动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社会事业向农村覆盖,也是促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抓手。在这样一个过程当中,就需要大量的乡村公共服务人才,比如乡村中小学教师、乡镇卫生院人员、乡村文化旅游体育人才和乡村规划建设人才等等。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乡村规划师和非遗传承人如何用他们的知识和能力,让农村变得更美,让生活变得更好。

  这个年轻人名叫曾文婷,是一名乡村规划师。她正在为成都简阳市平泉街道荷桥村做规划。这一天,她找到村民老赵想听听他对新聚居点住房设计方案的意见。

  老赵觉得设计里没有院坝,农村人种庄稼没有晒粮食的地方。

  老赵目前住的房子是20年前自己设计自己盖的,这种做法在当地相当普遍。这个近百平方米的水泥坝子对他来讲必不可少,所以一听说新规划里没了水泥坝子,他就很抵触。曾文婷说,这种情况她经常遇到,要慢慢沟通。

  曾文婷说:“我们的出发点还是要尊重老百姓,要满足他的功能需求,然后再去通过规划设计的手法,来提升美观,提升美学价值,体现规划在这个过程中的价值和作用。”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中国乡村的发展一直落后于城市。地方政府虽然有发展农村的战略,但通常比较宏观,需要专业人才将战略进一步细化、落地。乡村规划师的出现正好满足了这个需求。

  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研究员张秋玲说:“乡村发展和建设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乡村规划师通过他的专业素质把村民凝聚在一起,使得村庄的发展路径更加清晰。”

  2010年成都市在总结汶川地震震后重建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在全国首创了乡村规划师制度,包括招募、培训、考核等八项内容。2017年,《成都市城乡规划条例》修订,以地方法规的形式将乡村规划师制度进行固化。

  成都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乡村发展处副处长杨振兴说:“通过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规划和自然资源技术队伍,从专业角度帮助乡镇政府完成乡村规划编制、实施及监督检查等相关工作,用科学规划引领乡村高质量发展,提高乡村地区的规划和自然资源管理水准。”

  就是在这个制度下,2016年底曾文婷返回家乡,应聘成为简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的一名签约乡村规划师。由于她之前做的是城市规划,现在要转为乡村规划,难免会有一些水土不服。这也是不少乡村规划师都面对的共同问题。为了克服这个问题,成都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简阳市人民政府经常组织各类培训活动,帮助他们融入农村生活。

  就这样,曾文婷慢慢摸到了做乡村规划师的门道。虽然这一次吃了闭门羹,但她并没有打退堂鼓,她邀请老赵到已经完工的尤安村去参观,以打消顾虑。

  把过去散居的几户人家集中起来,用新材料将路面硬化,变成小广场,既拓宽了晒粮食的面积,还为未来开展乡村旅游业打下基础。就这样,老赵心里的疙瘩解开了,规划工作也得以继续推进。老赵参观的尤安村,它的过去跟今天的荷桥村一样,没有科学的规划,环境差,经济发展缓慢。如今,在政府、乡村以及曾文婷团队的努力下,不仅旧貌换了新颜,而且还找到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村民叶大仕说:“以前我们是土房,参差不齐,房子不好看,现在房子修成了小洋楼,比较漂亮。现在的产业有胡豆、油桃,还有村上的集体经济,有酒店、民宿,弄得比较好,和城里相比根本没有差别。”

  如今的尤安新村,既有城市的舒适便利,又有田园的悠闲惬意。以前村里没有村集体经济,现在村里新成立了经济联合社,村集体经济存款达到1000多万元。十多年来,成都市先后公开招募了十批乡村规划师,目前有乡村规划师105人,实现了“一镇一师”全覆盖。在乡村规划师的助力下,郫都区青杠树村获得全国十大最美乡村、蒲江县明月村获得全国文明村、大邑县祥和村获得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等殊荣。成都为全国探索出了一条发展路径。

  张秋玲说:“有了乡村规划师的介入,用自己规划的专业知识与乡村的领导和村民形成合力,对村庄发展进行系统谋划,从乡村的经济建设、产业发展到民居以及公共设施建设,为乡村的整体和长远发展提供一个系统蓝图。”

  乡村公共服务涵盖多个方面。专业的规划设计服务,为乡村创造了舒适的人居环境,合理的产业布局。而随着乡村振兴的发展,人们对文化的需求也不断提高。在乡村,就有这样一种人才通过传播文化来服务大众。告别成都,我们到贵州六盘水去认识一位这样的人才。

  这里是六盘水市六枝特区落别乡民族中学,学校有500多名学生,少数民族学生占了一大半。她叫韦厚珍,是落别布依族彝族乡非遗传承人,她正在教学生们布依族的传统手工艺。

  像这样走进学校免费授课,韦厚珍每年都要进行几次。通过传授传统技艺,不仅把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传承给后人,还在孩子们小小的心灵上播下了美好的种子。

  对于那些地处偏远的人们,韦厚珍还通过网络直播远程授课。

  此外,韦厚珍还会随时邀请所有感兴趣的人到自己的工坊来参观学习,她说这是每个非遗传承人的义务和责任。对于这些活动,当地政府也会予以全方位的支持。韦厚珍不仅热心传授传统技艺,2014年她还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创办了全乡第一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吸收了一批绣娘就业。在贵州有很多绣娘,大多数人都掌握传统手工艺,但水平参差不齐。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从2013年起,贵州开始实施“锦绣计划”大力培养专业绣娘作为“领头雁”,以刺绣、蜡染、民族服装服饰为重点,促进民族手工业发展。

  除了政策以外,当地政府还拿出资金扶持一批像韦厚珍这样的合作社带头人。2017年前后,就在韦厚珍最需要资金的时候,她获得了70万元的扶持资金。

  当地政府还发现,不少合作社虽然建立起来了,但是产品质量不稳定,设计也不够新颖,往往销路不佳,还需要继续培养领头人。2018年,在有关部门推荐下,韦厚珍获得了去东华大学进修的机会,这令她的观念和技艺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随后,她又将学到的知识传授给了合作社的绣娘们,大家设计出的新产品既传统又时尚,因此一下子就火了起来。

  自合作社创办以来,韦厚珍不仅提升了大家的技艺和理念,还带动周边900多人增收。2019年,她还带着4套民族服饰,参加了中国国际时装周,把传统的民族技艺从深山带向世界。

  贵州实施“锦绣计划”以来,培养出了一批技艺精湛、带富能力强的创业女性,带动50多万名绣娘就业增收,创造了60多亿元的产值。除了贵州,全国各地都在积极保护、传承古老的文化技艺,并利用非遗传承人这一类公共服务人才助力乡村振兴。截至去年底,我国国家级和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传承人分别达到3063名和16000多名。“十三五”时期,国家共投入资金2950万元,培训基层文化队伍超百万人次,其中培训非遗传承人群达10万人次,取得显著成就。

  农业农村部农村社会事业促进司乡村文化指导处处长周峰说:“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五大振兴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这个魂就是文化,铸魂的人就是乡村文化工作者,国家已经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来推进乡村文化建设。未来就是要把这些政策措施落实好,给像韦厚珍一样的文化传承者切实的培训机会、及时的资金支持、广阔的展示舞台,文化兴、乡村兴,才能民族兴。”

  今天节目里介绍的城乡规划师和非遗传承人,他们虽然从事的工作不同,但他们都在农村公共服务领域努力创新,积极改变农村面貌。像曾文婷她们,不仅要用到专业知识,还要有办法和农民朋友进行有效地沟通,对乡村进行新的规划和设计,增加农民新的创收渠道,在美丽新农村建设上不断发力。而韦厚珍他们也在传承传统的基础上,加入时尚元素,让非遗产品焕发了新活力。他们的成功,除了自身的努力,也需要政府助力。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农村发展得更美好,农民的生活更幸福。

  • 相关阅读
  • 习近平向青蒿素问世50周年暨助力共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国际论坛致贺信

      新华社北京4月25日电 4月2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青蒿素问世50周年暨助力共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国际论坛致贺信。  习近平指出,青蒿素是中国首先发现并成功提取的特效抗疟药,问世50年来,帮助中国完全消除了疟...

    时间:04-25
  •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已制定修改20多部与国家安全直接相关的法律

      中新网4月25日电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国家法室主任童卫东25日透露,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制定修改了20多部与国家安全直接相关的法律,还有一些法律中规定了与国家安全直接相关的制度,再加上国务院及其...

    时间:04-25
  • 中国疾控中心专家解答:职业病诊断难在哪?如何破解?

      中新网4月25日电 25日,中国疾控中心职业卫生首席专家李涛在“一切为了人民健康——我们这十年”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职业病诊断在医学技术方面并不难,难在对患病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的确认,以及接触...

    时间:04-25
  • 四川脱贫家庭学子就业得到“雨露计划”帮扶 :上学有资助 毕业有去处

      四川脱贫家庭学子就业得到“雨露计划”帮扶   上学有资助 毕业有去处(关注脱贫人口稳岗就业④)  人民日报 本报记者 王明峰  核心阅读:为帮助脱贫家庭新成长劳动力就业,四川组织实施“雨露计划”:为符合...

    时间:04-25
  • 海南三亚:恢复正常的社会生产生活秩序

      4月24日晚,海南省三亚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发布通告称,三亚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决定,自2022年4月25日0时起,恢复正常的社会生产生活秩序。通告内容如下:  一、进出中心城区(塔岭以东,迎宾互...

    时间:04-25
  • 今年我国煤电改造升级将超2.2亿千瓦

      记者今天(24日)从国家能源局了解到,今年我国将大力推动煤电节能降碳改造、灵活性改造、供热改造“三改联动”,改造升级煤电规模超过2.2亿千瓦,促进煤电清洁低碳发展。  据介绍,目前,我国煤电的度电煤耗大约...

    时间:04-25
  • 中国这十年 立法工作有这些成就与进展

      中新网4月25日电 中共中央宣传部25日举行“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法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许安标介绍新时代立法工作的成就与进展,他表示,这十年的立法工作,概括起来有五个方面的...

    时间:04-25
  • 郑军华:特别关注疫情防控中的“一老一小”

      大江东|郑军华:特别关注疫情防控中的“一老一小”  4月24日上午,记者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方舱医院见到这所医院总指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党委书记、上海首批援鄂医疗队领队郑军华。  曾荣获...

    时间:04-25
  • 习近平向青蒿素问世50周年暨助力共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国际论坛致贺信

      4月2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青蒿素问世50周年暨助力共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国际论坛致贺信。...

    时间:04-25
  • 乡村气象新 农民日子美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乡村气象新 农民日子美(谱写新篇章)  人民日报记者 顾仲阳 王 浩 常 钦  广袤田畴间,农民种地挑上“金扁担”。  安徽省芜湖市...

    时间:04-2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