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中国这十年 立法工作有这些成就与进展

2022-04-25 10:51:50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4月25日电 中共中央宣传部25日举行“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法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许安标介绍新时代立法工作的成就与进展,他表示,这十年的立法工作,概括起来有五个方面的显著特点:

  第一,立法数量大幅增加。党的十八大以来,到本月20日闭幕的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34次会议,全国人大通过了宪法修正案,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新制定法律68件,修改法律234件,通过有关法律问题和重大问题的决定99件,作出立法解释9件,现行有效法律292件。这组数据说明一个什么问题呢?就是我们跟上一个十年进行比较,新制定的法律数量增加了1/3,修改的法律数量增加了近2倍,通过有关法律问题和重大问题的决定增加了1.5倍。所以,数量是大幅增加。

  第二,法律体系日益完备。编纂完成了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重要法律——民法典。国家安全、卫生健康、公共文化等重要领域的基础性、综合性、统领性法律相继制定出台,生态环境、教育科技等重要领域的法律进行了系统全面的修订,网络信息、生物安全等新兴领域立法取得突破,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加强涉外领域立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完善取得显著进展,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进一步增强。

  第三,立法形式更加丰富多样。统筹运用立改废释纂等多种立法形式,发挥不同立法形式在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的重要作用。“立”,就是制定新的法律。刚才说了有68部。“改”,就是对已有的法律进行修改完善。其中也有全面修改,我们一般叫做修订,也有部分修改,通常是修改决定,还有个别修改,对同类问题进行打包修改,或者说一揽子修改。“废”,就是废止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规定、条文。比如适应新时代社会治理的要求,废止有关劳动教养、收容教育等法律规定和制度。“释”,就是对法律进行解释,进一步明确法律条文规定的含义、适用情形、范围等。“纂”,也就是对某一领域相互关联的法律进行整合、修改、补充,使之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在这十年中,这几种形式都得到了充分运用,发挥了重要作用。实际上,在我们立法工作中,还有授权决定、改革决定等立法形式。

  第四,立法生动体现全过程人民民主要求。不断拓宽公民有序参与立法的途径和渠道,确保立法项目的确定,法律草案的起草、审议、通过等各个环节都能够听到来自人民群众的声音,确保立法反映人民群众的共同意志和要求。这里面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加强和改进法律草案向社会公布征求意见的工作。我们现在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草案,原则上都要在中国人大网上公布,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过去只是初审的法律草案在网上向社会公布征求意见,现在是这个草案在二审之后,根据各方面的意见修改完善以后,再次公布征求意见,也让社会公众看一看,这个法律草案经过审议修改之后,改了什么内容,我们的关心关注点是否得到了回应。这是一个比较大的发展。还有一点,我们通过发言人等多种形式,把社会公众提出的意见及研究处理情况向社会反馈。征求来的这些意见,我们都进行认真研究考虑。现在,法律草案在二审之后再次公开征求意见已经成为一种常态。十年来,共有205件次法律草案在中国人大网上公开征求意见,参与人次超过119万,提出的意见有350多万条。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搭建基层人民群众参与国家立法的“直通车”——建立基层立法联系点。现在我们已经在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了22个基层立法联系点,有130多部法律草案通过基层立法联系点征求意见。

  第五,立法工作体制机制更加顺畅高效。党领导立法工作坚强有力,立法工作把党的领导贯穿到全过程、各方面,贯彻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推动坚持党的领导入法入规,严格执行向党中央请示报告制度,及时完成党中央确定的重大立法项目,确保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转变为国家意志。充分发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导作用,通过编制立法规划、立法工作计划、专项立法工作计划,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建立专门委员会、工作委员会牵头起草基础性、综合性、全局性重要法律草案,完善立法项目征集、立法重大利益调整论证咨询、法律草案征求意见、法律草案通过前评估等制度,推进立法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 相关阅读
  • 新发展格局下畅通国内大循环观察

      新华社北京4月25日电题:新发展格局下畅通国内大循环观察  新华社记者  世纪疫情和百年变局相互交织,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国际经济循环格局深度调整,中国经济发展态势引人关注。  立足国内,扩大内需,畅...

    时间:04-25
  • 2022年第十二届江苏省园艺博览会公布会徽、吉祥物

      中新网连云港4月25日电(孙山)第十二届江苏省园艺博览会会徽、吉祥物24日在连云港正式公布。会徽整体造型仿佛一朵盛开在海面上的玉兰花,集美感和动感于一体。  自2019年12月20号确定筹建至今,连云港园博园建设...

    时间:04-25
  • 湖南打出知识产权保护“组合拳” 2021年审结知识产权案件11401件

      中新网长沙4月25日电(记者 鲁毅)“铁拳”出击专利侵权、“剑网”行动震慑网络侵权盗版、“龙腾”“蓝网”行动查扣侵权商品……2021年湖南打出知识产权保护“组合拳”,全省市场监管部门查办各类知识产权案件,涉...

    时间:04-25
  • 北京发布基本公共服务实施标准 明确89项服务

      新华社北京4月25日电(记者郭宇靖)记者25日从北京市发展改革委了解到,《北京市基本公共服务实施标准(2021年版)》近日正式印发,这份标准首次明确界定北京市基本公共服务范围,明确政府兜底保障范围和服务标准。 ...

    时间:04-25
  • 【央视快评】携手应对全球性威胁和挑战 推动共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4月25日,习近平主席向青蒿素问世50周年暨助力共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国际论坛致贺信。习主席强调,中国愿同国际社会一道,密切公共卫生领域交流合作,携手应对全球性威胁和挑战,推动共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为...

    时间:04-25
  •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伟大变革丨他们凭什么能创下那么多“第一”

      新华社南宁4月25日电 题:他们凭什么能创下那么多“第一”  新华社记者农冠斌  无人驾驶、自主作业的工程机械,这在许多企业还是个梦想,而广西柳工集团有限公司已经生产出来了。  柳工集团,被誉为新中国...

    时间:04-25
  • 王毅:全球发展倡议得到各方广泛支持

      新华社北京4月25日电(记者马卓言)4月25日,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在北京会见联合国发展系统驻华协调员常启德。  王毅强调,习近平主席提出全球发展倡议,旨在呼吁国际社会更加重视发展问题,加强国际发展合作,加...

    时间:04-25
  • 全民健身,成就健康的中国——中国体育十年间

      新华社西安4月25日电 题:全民健身,成就健康的中国——中国体育十年间  新华社记者姚友明 王恒志  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脚步渐渐远去,但以冬奥为契机掀起的全民健身热情却丝毫未减。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

    时间:04-25
  • 震撼!“海基一号”平台主体安装完工

      浪花翻涌,波涛阵阵。南海之上,一座高度超过北京国贸大厦,重量近4万吨的原油钻采平台正在紧锣密鼓建设着。  4月25日,中国海油发布消息,由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亚洲第一深水导管架平台——“海基一号”平台主...

    时间:04-25
  • 北京新增本土感染者29例 传播链条基本清晰

      新华社北京4月25日电(记者林苗苗)“4月24日16时至25日16时,北京新增本土新冠病毒感染者29例。”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庞星火在25日举行的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介绍说。  据...

    时间:04-2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