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郑军华:特别关注疫情防控中的“一老一小”

2022-04-25 10:42:56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大江东|郑军华:特别关注疫情防控中的“一老一小”

  4月24日上午,记者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方舱医院见到这所医院总指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党委书记、上海首批援鄂医疗队领队郑军华。

  曾荣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的他,与过去看到的视频、照片相比,瘦了不少,白发渐密,“是瘦了十几斤,大家都这样。”

  时时关注这家最多容纳1.4万多病人的方舱医院状况的郑军华,在工作间隙接受了大江东工作室专访,虽满面疲惫,仍思路清晰。

  大江东:作为上海首批援鄂医疗队领队,您在金银潭医院奋战67天,抢救无数新冠重症患者。现在上海的疫情与当时有何异同?

  郑军华:上海和武汉的情况,有非常大的不同。

  武汉有两个鲜明特点。第一是未知。新病毒的传染、传播以及致病性,当时的人类全不知晓。第二是恐惧。武汉死亡人数较多,医务人员感染也多,有一些牺牲了,还有的患者的治疗延误了,导致出现很多重症,特别一开始死亡率很高。

  两年多过去,我们对病毒的认识加强了。此次上海流行的奥密克戎变异株BA.2,具有隐秘性、集聚性、散发性强等特点,对其流行病学特点和传播途径,我们也有一些了解。常规的疾控调查方式、流调方式,甚至我们以前积累的经验,常常跑不过它。

  但对这个病毒的了解,还需要更加深入。国外一些文章和一些专家认为它的致病性和毒性在不断减弱,可能是“大号流感”,这样说为时尚早,它也可能是一个“隐藏的野兽”,在不同地方、不同城市、不同的人口群体,其传播和危害烈度可能不一样。我们要通过循证医学、大数据的方式,继续认识它。

  上海常住人口多达2500万人,老龄化程度高。老年人多半有些多器官慢性疾病,如支气管哮喘、冠心病、心功能不全、高血压、脑梗后遗症、阿尔兹海默症、糖尿病等。在新冠影响下,这些基础疾病会有一定几率转成重症。现在,新冠肺炎直接导致死亡的很少见,病人可能很快转阴,但这是一个免疫过程,用通俗的话说,就是受到一次“免疫打击”,免疫系统是我们的保护屏障,一旦受影响,就容易加重其他疾病。

  另一方面是儿童,其免疫机制正在发育。一些有哮喘、过敏情况的儿童,感染新冠后也可能加重本身的疾病。

  要特别关注这“一老一小”,这是上海此次疫情防控最大的特点。

  大江东: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方舱医院运转情况如何?

  郑军华:我基本上参与了上海此次疫情防控整个过程。第一个阶段是在仁济医院,工作了20多天,明显感觉发热门诊病人增多了,医院开始出现来就诊其他病症、但核酸检测呈阳性的病人。

  这家方舱床位是1.4万张,已收治30299人,累计出院22050人,最多的一天出院达6700人。“一老一小”群体中,目前在院的15岁以下有500多人,60岁以上1575人,70岁以上281人,最大年龄101岁。

  出院人数高,说明这个疾病对多数人来说,确实能较快恢复;但从传染病角度说,要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这个原则不能变,我们必须从专业角度思考问题。

  目前我们方舱里没有人从无症状感染者和轻症患者发展成重症,但随着人数增加,接下来可能会有。

  大江东:对于重症病人的治疗,应该有怎样的认识,如何避免更多重症病人的出现?

  郑军华:控制重症病人数量,首先要立足上海老龄化人群占比极高的现实,必须思考几个问题:奥密克戎毒株对患有基础病的老年人的影响,重症病人在所有感染者中的比例,以及对重症病人如何进行救治等。

  重症病人多,就可能发生医疗挤兑。有备无患,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重症学科建设,同时评估由于新冠疫情造成的对日常医疗和急诊、急救医疗的影响。比如,奥密克戎毒株感染后发病机制是怎样的?核酸检测结果转阴大概多少天?从我们方舱医院初步统计看,是7天左右,但样本量还不够大。

  这些问题的答案,一定要通过大数据分析、通过高水平专家的优势、通过流行病学调查来搞清楚。包括目前疾控措施和防控措施以及消杀,是不是符合应对这个病毒的特点?到底有没有用,有用在哪里?这些研究,对未来的疫情防控、重症救治都会有帮助。

  大江东:上海几家大型方舱医院开始升级改造,用于收治普通型以上新冠病毒感染者和高龄感染者,新国际博览中心方舱的改造情况如何?

  郑军华:除了方舱医院外,上海有市级8家和每区2家的阳性感染者收治定点医院,专门救治感染新冠合并有基础病的患者。目前看还不够,需要把更多医院转化为收治新冠感染者的医院,这就要把握一个平衡。如果大量医院都转为收治阳性人群,那么百姓日常看病和急诊恐怕要受到挤兑。

  于是,根据国家卫健委和上海市卫健委部署安排,对几个大型方舱医院的床位进行改造,使其具备一定的医疗急救功能。我们夜以继日,60个小时不眠不休,完成对两个舱内约2000张床位的升级改造。按照医院标准,有吸氧、心电监护仪,备好呼吸机和除颤机,有中央控制平台,所有人的心跳情况会预警报警,同时配置药房和输液设备,配置方舱医院此前没有的B超、CT、心电图。

  目前已收治不少病人,以老年人为主,也作为一个中转,有救治不了的病人,再转到定点医院——目的是收治更多病人,贯彻“四应四尽”。

  这类病人的照护和治疗,对我们是新挑战,从收治无症状、轻症到普通症或说“准重症”,需要医疗队伍再磨合,建立预警机制、识别机制、干预机制和救治机制,集中现有的专家教授,发挥专科化和多学科救治优势。

  很多老年人处在一个长时间适应的环境,治疗过度也会打破平衡。同时,要加强中西医结合,加强生命体征监护、营养治疗、生活护理。对失能、失智老人,一定要加强手卫生和院感防护,特别要警惕多重耐药菌感染——这里不是负压病房,很容易传播,在重症中它是非常危险的。

  大江东:作为一个公共卫生事件,面临新冠疫情挑战时,医疗机构需要社会哪些支持?

  郑军华:抗击疫情,医疗只是其中一部分,需要方方面面联合战疫。这个社会行动的原则很清楚——坚持“动态清零”不犹豫、不动摇。特别要贯彻伟大的抗疫精神——“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

  生命至上,意味着每一个生命都不能放弃,所以必须坚持“动态清零”原则毫不动摇;举国同心,全国医疗队来援,我们特别感谢;舍生忘死,不单是医务人员要冲在一线,所有部门都要负起责任,包括公安干警、下沉干部、社区干部,甚至医院的保洁、保障、维修人员,没有共同的奉献是不行的;尊重科学,研究病毒的特点和规律,科学决策;命运与共,上海是全中国人民的上海,全国人民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底气。

  人民日报客户端上海频道 巨云鹏

  • 相关阅读
  • 2022年第十二届江苏省园艺博览会公布会徽、吉祥物

      中新网连云港4月25日电(孙山)第十二届江苏省园艺博览会会徽、吉祥物24日在连云港正式公布。会徽整体造型仿佛一朵盛开在海面上的玉兰花,集美感和动感于一体。  自2019年12月20号确定筹建至今,连云港园博园建设...

    时间:04-25
  • 湖南打出知识产权保护“组合拳” 2021年审结知识产权案件11401件

      中新网长沙4月25日电(记者 鲁毅)“铁拳”出击专利侵权、“剑网”行动震慑网络侵权盗版、“龙腾”“蓝网”行动查扣侵权商品……2021年湖南打出知识产权保护“组合拳”,全省市场监管部门查办各类知识产权案件,涉...

    时间:04-25
  • 北京发布基本公共服务实施标准 明确89项服务

      新华社北京4月25日电(记者郭宇靖)记者25日从北京市发展改革委了解到,《北京市基本公共服务实施标准(2021年版)》近日正式印发,这份标准首次明确界定北京市基本公共服务范围,明确政府兜底保障范围和服务标准。 ...

    时间:04-25
  • 【央视快评】携手应对全球性威胁和挑战 推动共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4月25日,习近平主席向青蒿素问世50周年暨助力共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国际论坛致贺信。习主席强调,中国愿同国际社会一道,密切公共卫生领域交流合作,携手应对全球性威胁和挑战,推动共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为...

    时间:04-25
  •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伟大变革丨他们凭什么能创下那么多“第一”

      新华社南宁4月25日电 题:他们凭什么能创下那么多“第一”  新华社记者农冠斌  无人驾驶、自主作业的工程机械,这在许多企业还是个梦想,而广西柳工集团有限公司已经生产出来了。  柳工集团,被誉为新中国...

    时间:04-25
  • 王毅:全球发展倡议得到各方广泛支持

      新华社北京4月25日电(记者马卓言)4月25日,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在北京会见联合国发展系统驻华协调员常启德。  王毅强调,习近平主席提出全球发展倡议,旨在呼吁国际社会更加重视发展问题,加强国际发展合作,加...

    时间:04-25
  • 全民健身,成就健康的中国——中国体育十年间

      新华社西安4月25日电 题:全民健身,成就健康的中国——中国体育十年间  新华社记者姚友明 王恒志  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脚步渐渐远去,但以冬奥为契机掀起的全民健身热情却丝毫未减。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

    时间:04-25
  • 震撼!“海基一号”平台主体安装完工

      浪花翻涌,波涛阵阵。南海之上,一座高度超过北京国贸大厦,重量近4万吨的原油钻采平台正在紧锣密鼓建设着。  4月25日,中国海油发布消息,由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亚洲第一深水导管架平台——“海基一号”平台主...

    时间:04-25
  • 北京新增本土感染者29例 传播链条基本清晰

      新华社北京4月25日电(记者林苗苗)“4月24日16时至25日16时,北京新增本土新冠病毒感染者29例。”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庞星火在25日举行的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介绍说。  据...

    时间:04-25
  • 王毅出席青蒿素问世50周年暨助力共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国际论坛

      中新社北京4月25日电 (记者 黄钰钦 李京泽)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25日出席青蒿素问世50周年暨助力共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国际论坛,宣读了国家主席习近平的贺信并致辞。  王毅表示,50年前,以屠呦呦为代表的...

    时间:04-2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