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西藏空港新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严重滞后 生活污水长期直排

2022-04-26 14:10:50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4月26日电 据生态环境部官方微信消息,第二轮第六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深入一线、深入现场,查实了一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核实了一批不作为、慢作为,不担当、不碰硬,甚至敷衍应对、弄虚作假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为发挥警示作用,切实推动问题整改,对第三批5个典型案例进行集中公开通报。其中,西藏空港新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严重滞后,生活污水长期直排。具体如下:

  2022年4月,中央第四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西藏自治区发现,西藏空港新区不作为、慢作为,多年未建设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放任生活污水长期直排,严重污染环境,群众反映强烈。

  基本情况

  西藏空港新区成立于2015年4月,是自治区级新区,所辖区域为山南市贡嘎县甲竹林镇全境,规划面积92平方公里,现已入驻酒店、餐饮、物流等服务企业百余家。督察进驻期间,群众多次向督察组反映流经空港新区的吉雄干渠恶臭刺鼻,污染非常严重,影响正常生活。

  主要问题

  (一)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建设严重滞后

  根据《西藏空港新区总体规划(2016—2035)》和《西藏空港新区排水专项规划》,空港新区应于2020年前建设规模为7500立方米/日的污水处理厂及37.5千米配套管网。督察发现,空港新区对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工作重视不够、推动不力,直至2019年1月才组织勘察设计招标,之后便以种种理由不了了之,致使项目建设一直处于停摆状态,至今没有取得任何实质性进展。

  (二)生活污水长期直排污染环境

  督察发现,吉雄干渠空港新区段沿岸遍布污水排口,大量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直排,甚至有厕所污水直接通过塑料管排入吉雄干渠,水面污浊不堪。经对部分排口和河渠断面采样监测,结果显示,外排污水严重超标,对吉雄干渠水质造成较大影响。其中,空港壹号商务酒店外排污水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浓度分别为627毫克/升、18.3毫克/升、3.2毫克/升,超地表水Ⅲ类标准30倍、17倍、15倍;空港新区管委会办公楼前排污沟污水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浓度分别为202毫克/升、17.9毫克/升、2.2毫克/升,超地表水Ⅲ类标准9倍、17倍、10倍。吉雄干渠流经空港新区后,氨氮、总磷浓度分别上升17倍、3倍,水质明显变差。

前期暗查发现,空港新区空港壹号商务酒店正在排放污水,吉雄干渠水质发黑发臭

前期暗查发现,吉雄干渠机场生活区段水体黑臭

  (三)监管缺失整改不力

  空港新区相关部门日常监管走马观花,对污水长期直排问题熟视无睹。现场督察发现,在空港新区管委会办公楼前,就有一处污水大量汇集、黑臭明显的直排口。2021年12月,前期暗查发现空港新区生活污水直排、严重污染吉雄干渠等问题,自治区有关部门随后下达督办通知,要求进行整改。但是空港新区不是在加快推进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建设上下功夫,而是在临时改变干渠水体观感上动歪脑筋,通过定期开闸放水、加快水体流动等表面措施,治标不治本,敷衍应对整改,形式主义问题突出。直至此次督察接到督察组转办的群众信访件后,才计划购置2套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进行应急处理。

前期暗查发现,吉雄干渠部分河段水体发黑发臭,生活垃圾遍布

  原因分析

  空港新区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意识不强、群众观念淡薄,推进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建设不力,监管缺失,敷衍整改,放任污水直排问题长期存在。

  督察组将进一步调查核实有关情况,并按要求做好后续督察工作。

  • 相关阅读
  • 世界知识产权日:中国官方发布一批知识产权典型案例

      中新网北京4月26日电 (记者 孙自法)2022年4月26日是第22个世界知识产权日。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当天举办“云开放日”活动,在“云”上信息发布环节,发布2021年度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典型案例、专利复审无效十大案件...

    时间:04-26
  • 新华时评:努力稳定消费 持续释放潜力

      新华社北京4月26日电 题:努力稳定消费 持续释放潜力  新华社记者安蓓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意见》,围绕当前消费领域重点热点问题,提出5方面20条政策举措。落...

    时间:04-26
  • 全国政协召开双周协商座谈会 围绕“促进乡村医疗卫生健康发展”协商议政 汪洋主持

      新华社北京4月26日电 十三届全国政协第61次双周协商座谈会26日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汪洋主持会议。他强调,要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促进乡村医疗卫生健康发展的重要论述,坚持搞好顶层...

    时间:04-26
  • 丁仲礼出席全国人大与非洲法语国家议会线上研讨会开幕式

      新华社北京4月26日电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丁仲礼26日在京出席全国人大与非洲法语国家议会线上研讨会开幕式并致辞。  丁仲礼说,中非友好合作精神既造就了中非牢不可破的兄弟情谊,构筑着中非通力协作的伙伴...

    时间:04-26
  • “疫情不会动摇我们在中国长期发展的信心”——长三角部分外企走访见闻

      新华社杭州4月26日电 题:“疫情不会动摇我们在中国长期发展的信心”——长三角部分外企走访见闻  新华社记者  “疫情不会动摇我们在中国长期发展的信心。”——这是记者日前走访长三角地区部分外资企业多次...

    时间:04-26
  • 第二个“民法典宣传月”活动将于5月1日启动

      新华社北京4月26日电(记者白阳)记者26日从司法部获悉,由中宣部、司法部、农业农村部等部门组织开展的第二个“民法典宣传月”活动,将于5月1日在全国启动。  据悉,今年的“民法典宣传月”活动以“美好生活·民...

    时间:04-26
  • 文化新观察丨从地名读懂中国

      一方水土,孕育一个地名;一个地名,承载一方文化。  从塞北大漠到烟雨江南,从繁华都市到阡陌乡村,地名浓缩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化记忆,标记着漫漫来路、指引着未来去路。  日前,国务院公布修订后的《地...

    时间:04-26
  • 这“六七八九”显示十年间我国学前教育新发展

      新华社北京4月26日电(记者胡浩)十年前曾让众多家庭忧心的“入园难”问题,如今得到缓解。一组数据显示,从2011至2021年,我国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增长逾六倍,全国幼儿园数量增加超七成,八成左右的新增幼儿园集中...

    时间:04-26
  • 习近平时间|携手“一带一路”的康庄大道

      3年前的4月26日,习近平主席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发表的主旨演讲中,回顾历史、着力当下、瞩目未来,为共建“一带一路”美好未来进行了深入谋划和阐释,描绘出了一幅“一带一路”建设近...

    时间:04-26
  • 走进老区看新貌 | 深山苗寨巨变 接续让老区蹚出一条乡村振兴新路子

      央视网消息:湘西曾经是中央红军长征的首选目的地,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里山峦重叠、河流交错,背靠天险屏障易守难攻。但随着时代发展,过去有利于开展革命的自然条件却成为现在老区发展的制约因素。地处武陵...

    时间:04-2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