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江苏淮安部分区县污水收集处理不到位 水环境问题突出

2022-04-26 14:15:42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4月26日电 据生态环境部官方微信消息,第二轮第六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深入一线、深入现场,查实了一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核实了一批不作为、慢作为,不担当、不碰硬,甚至敷衍应对、弄虚作假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为发挥警示作用,切实推动问题整改,对第三批5个典型案例进行集中公开通报。其中,江苏淮安部分区县污水收集处理不到位,水环境问题突出。具体如下:

  2022年4月,中央第二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江苏省发现,淮安市部分区县污水收集处理不到位,生活污水直排、溢流现象多发,水环境问题突出。

  基本情况

  淮安市地处淮河流域中下游,市域面积10030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面积205平方公里,人口198万人,生活污水产生量约51万吨/日。2021年淮安市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为44%。

  主要问题

  (一)生活污水直排现象较为普遍

  淮安市城镇污水管网建设、雨污分流改造不到位,生活污水直排问题较为普遍。现场督察发现,盐河城区段约3公里河道内有5个雨水排口晴天直排污水,每天入河污水量超2000吨,在河面形成明显污染带。经监测,银川路盐河桥西侧排口污水化学需氧量、氨氮浓度分别为152毫克/升、55.5毫克/升,分别是地表水Ⅲ类标准的8倍和56倍。淮安市开发区丰收河杭州路桥下截污箱涵破损,生活污水从破损处流入丰收河。涟水县城北大沟直排口污水化学需氧量、氨氮浓度分别高达391毫克/升、48毫克/升,分别是地表水Ⅲ类标准的20倍和48倍。此外,淮安市清江浦区清安河、涟水县邮电中沟等均存在污水直排问题。

前期暗查发现,生活污水通过雨水口直排盐河

  第一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期间群众举报淮安区林集镇污水处理厂空转。此次督察发现,当地虽对损坏污水管网进行维修更新,但后续管理不到位,又有多处出现破损,污水处理厂进水浓度依然偏低。调阅在线监测数据发现,部分时段污水处理厂进水化学需氧量浓度不到20毫克/升,清水进、清水出。

  (二)水体黑臭问题突出

  督察发现,淮安市建成区内水体黑臭问题突出。2021年淮安市对建成区51个水体开展季度性监测,有27个水体出现黑臭情况,其中文渠四个季度监测结果均为黑臭,洪福河三个季度监测结果为黑臭。淮阴区盐河小区于2021年完成截污改造,现场督察发现该小区新建管网存在多处破损,大量污水从破损处直排河道,周边水体重度黑臭。对小区东侧水沟采样监测显示,化学需氧量、氨氮浓度分别达183毫克/升、40.4毫克/升。此外,督察组还抽查了清江浦区清安河、洪福河,采样监测显示均为黑臭。

2022年4月,督察组现场督察发现,淮阴区盐河小区东侧水沟水体重度黑臭

  (三)一些重要河流汛期水质明显下滑

  由于区域污水收集处理不到位,河流两岸环境整治力度不够,大量污水垃圾在排涝泵站和涵闸上游蓄积,淮安市国省考断面上游支流支浜水质较差。2022年3月,当地有关部门对国省考断面上游10公里范围内排涝泵站和涵闸拦蓄水体监测显示,76个采样点位中Ⅴ类、劣Ⅴ类占比达21%。汛期大量污水随雨水下河,严重影响下游水质。2020年、2021年汛期(6—9月),张福河、唐响河、汪木排河、南六塘河、白马湖、浔河等6条(个)重要河湖水质明显下降。2021年7月,全市11个国考断面中水质优良断面比例仅为27.3%,同比下降9.1个百分点,赵公河、南六塘河、汪木排河、淮河入海水道等4条河流水质甚至降为劣Ⅴ类,与6月相比下降2—3个水质类别。

  此外,2022年4月采样监测显示,南六塘河上游四斗沟水体氨氮、总磷浓度分别为26.6毫克/升、1.86毫克/升,分别是地表水Ⅲ类标准的27倍和9倍,汛期将对南六塘河水质产生影响。

2022年4月,督察组现场督察发现,涟水县四斗沟水体污染严重

  原因分析

  淮安市部分区县对水污染防治工作重视不够,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不力,生活污水收集处理不到位,水环境治理还有明显差距。

  督察组将进一步调查核实有关情况,并按要求做好后续督察工作。

  • 相关阅读
  • 胡春华强调 较真碰硬抓好考核评估问题整改 扎实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新华社北京4月26日电 2021年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考核评估发现问题整改工作电视电话会议26日在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胡春华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

    时间:04-26
  • 世界知识产权日:中国官方发布一批知识产权典型案例

      中新网北京4月26日电 (记者 孙自法)2022年4月26日是第22个世界知识产权日。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当天举办“云开放日”活动,在“云”上信息发布环节,发布2021年度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典型案例、专利复审无效十大案件...

    时间:04-26
  • 新华时评:努力稳定消费 持续释放潜力

      新华社北京4月26日电 题:努力稳定消费 持续释放潜力  新华社记者安蓓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意见》,围绕当前消费领域重点热点问题,提出5方面20条政策举措。落...

    时间:04-26
  • 全国政协召开双周协商座谈会 围绕“促进乡村医疗卫生健康发展”协商议政 汪洋主持

      新华社北京4月26日电 十三届全国政协第61次双周协商座谈会26日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汪洋主持会议。他强调,要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促进乡村医疗卫生健康发展的重要论述,坚持搞好顶层...

    时间:04-26
  • 丁仲礼出席全国人大与非洲法语国家议会线上研讨会开幕式

      新华社北京4月26日电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丁仲礼26日在京出席全国人大与非洲法语国家议会线上研讨会开幕式并致辞。  丁仲礼说,中非友好合作精神既造就了中非牢不可破的兄弟情谊,构筑着中非通力协作的伙伴...

    时间:04-26
  • “疫情不会动摇我们在中国长期发展的信心”——长三角部分外企走访见闻

      新华社杭州4月26日电 题:“疫情不会动摇我们在中国长期发展的信心”——长三角部分外企走访见闻  新华社记者  “疫情不会动摇我们在中国长期发展的信心。”——这是记者日前走访长三角地区部分外资企业多次...

    时间:04-26
  • 第二个“民法典宣传月”活动将于5月1日启动

      新华社北京4月26日电(记者白阳)记者26日从司法部获悉,由中宣部、司法部、农业农村部等部门组织开展的第二个“民法典宣传月”活动,将于5月1日在全国启动。  据悉,今年的“民法典宣传月”活动以“美好生活·民...

    时间:04-26
  • 文化新观察丨从地名读懂中国

      一方水土,孕育一个地名;一个地名,承载一方文化。  从塞北大漠到烟雨江南,从繁华都市到阡陌乡村,地名浓缩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化记忆,标记着漫漫来路、指引着未来去路。  日前,国务院公布修订后的《地...

    时间:04-26
  • 这“六七八九”显示十年间我国学前教育新发展

      新华社北京4月26日电(记者胡浩)十年前曾让众多家庭忧心的“入园难”问题,如今得到缓解。一组数据显示,从2011至2021年,我国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增长逾六倍,全国幼儿园数量增加超七成,八成左右的新增幼儿园集中...

    时间:04-26
  • 习近平时间|携手“一带一路”的康庄大道

      3年前的4月26日,习近平主席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发表的主旨演讲中,回顾历史、着力当下、瞩目未来,为共建“一带一路”美好未来进行了深入谋划和阐释,描绘出了一幅“一带一路”建设近...

    时间:04-2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