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新疆一些地方落后产能淘汰不力 违规产能管控不严不实

2022-04-26 14:30:35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4月26日电 据生态环境部官方微信消息,第二轮第六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深入一线、深入现场,查实了一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核实了一批不作为、慢作为,不担当、不碰硬,甚至敷衍应对、弄虚作假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为发挥警示作用,切实推动问题整改,对第三批5个典型案例进行集中公开通报。其中,新疆一些地方落后产能淘汰不力,违规产能管控不严不实。具体如下:

  2022年4月,中央第五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现,伊宁县、伊吾县、奎屯市等地盲目上马项目,淘汰落后产能工作不力,违规产能监管不严不实,地方有关部门把关不严、履职不力。

  基本情况

  新疆产业结构偏重,“十三五”末,六大高耗能行业工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比重50.5%以上。坚决遏制高耗能项目盲目发展,是新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主要问题

  (一)个别地方盲目上马项目

  2019年7月,国家有关部门印发的《工业窑炉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方案》明确要求,禁止单独新建燃料类煤气发生炉。督察发现,伊宁县伊东工业园区管委会以园区清洁煤制气中心的名义为伊犁闽陶陶瓷有限公司3台1500吨/小时企业自用燃料类煤气发生炉“打掩护”,伊宁县发改委违规于2020年予以备案,目前该设施已基本建成。此外,该企业建筑陶瓷生产线能效未达先进值,不符合新建高能耗项目相关要求,地方有关部门仍默许项目违规建设。

督察组现场检查发现,伊犁闽陶陶瓷有限公司煤气发生炉已基本建成

  伊吾县新疆宣东能源有限公司1000万吨/年兰炭项目在未取得节能审查和环评批复情况下,于2020年11月擅自开工建设,地方及有关部门不仅长期未制止违法行为,反而以重点工程名义大力推动,直至督察组指出该问题后,地方才予以处罚。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明确规定,禁止新建限制类产业项目。督察发现,2020年9月,阿克苏地区有关部门以承接产业转移为名,违规批复温宿县新疆创立化工有限公司3500吨/年限制类铅铬黄颜料生产装置,目前该生产线已基本建成。

  (二)落后产能淘汰不力

  石化行业200万吨/年及以下常减压装置属于国家产业政策早已明令淘汰的落后生产工艺,应于2013年底前淘汰。督察发现,奎屯市新疆天正中广石化有限公司顶风新上淘汰类炼油项目。该公司60万吨/年重油深加工及配套工程项目于2016年10月通过当地发改部门备案,但企业在实际建设中“偷梁换柱”,于2019年建成一套属于淘汰类的100万吨常减压石油炼化装置,2019年、2020年均外购原油违规从事炼油生产。督察还发现,新疆一些地方近年来以重油加工或沥青加工的名义违规建设了多个属于淘汰类的炼油项目,相关部门监管不严,放任企业违规生产。

督察组使用无人机拍摄,新疆天正中广石化有限公司违规建设100万吨淘汰类常减压石油炼化装置

  (三)违规产能监管不严不实

  和静县新兴铸管新疆有限公司违反产业政策要求,以铸造高炉名义建成1座588立方米普通炼钢用生铁高炉,实际并未建设配套铸造设备。为规避违规产能整改,企业屡次弄虚作假,并于2017年11月以1280立方米高炉的名义对违规建设项目进行了竣工验收。现场督察发现,该高炉长期用于炼铁生产,地方有关部门未予监管。此外,督察还发现,该高炉出铁口大量烟气收集不到位,无组织排放问题十分突出。

督察组现场督察发现,和静县新兴铸管新疆有限公司588立方米高炉烟气无组织排放问题十分突出

  原因分析

  伊宁县、伊吾县、奎屯市、和静县等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树得不牢,默许纵容甚至推动违规建设和生产行为;有关部门监管不严,履职不力,失职失责问题突出。

  督察组将进一步调查核实有关情况,并按要求做好后续督察工作。

  • 相关阅读
  • “探索二号”科考船返航 获取一批海底沉积物、岩石及生物样本

      2022年4月26日,“探索二号”科考船搭载着“深海勇士”号返航,圆满完成2022年度南海北部典型区域海洋环境调查第一航段任务。  该航次由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组织,在完成海洋环境调查任务的同时,组...

    时间:04-26
  • 胡春华强调 较真碰硬抓好考核评估问题整改 扎实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新华社北京4月26日电 2021年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考核评估发现问题整改工作电视电话会议26日在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胡春华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

    时间:04-26
  • 世界知识产权日:中国官方发布一批知识产权典型案例

      中新网北京4月26日电 (记者 孙自法)2022年4月26日是第22个世界知识产权日。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当天举办“云开放日”活动,在“云”上信息发布环节,发布2021年度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典型案例、专利复审无效十大案件...

    时间:04-26
  • 新华时评:努力稳定消费 持续释放潜力

      新华社北京4月26日电 题:努力稳定消费 持续释放潜力  新华社记者安蓓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意见》,围绕当前消费领域重点热点问题,提出5方面20条政策举措。落...

    时间:04-26
  • 全国政协召开双周协商座谈会 围绕“促进乡村医疗卫生健康发展”协商议政 汪洋主持

      新华社北京4月26日电 十三届全国政协第61次双周协商座谈会26日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汪洋主持会议。他强调,要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促进乡村医疗卫生健康发展的重要论述,坚持搞好顶层...

    时间:04-26
  • 丁仲礼出席全国人大与非洲法语国家议会线上研讨会开幕式

      新华社北京4月26日电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丁仲礼26日在京出席全国人大与非洲法语国家议会线上研讨会开幕式并致辞。  丁仲礼说,中非友好合作精神既造就了中非牢不可破的兄弟情谊,构筑着中非通力协作的伙伴...

    时间:04-26
  • “疫情不会动摇我们在中国长期发展的信心”——长三角部分外企走访见闻

      新华社杭州4月26日电 题:“疫情不会动摇我们在中国长期发展的信心”——长三角部分外企走访见闻  新华社记者  “疫情不会动摇我们在中国长期发展的信心。”——这是记者日前走访长三角地区部分外资企业多次...

    时间:04-26
  • 第二个“民法典宣传月”活动将于5月1日启动

      新华社北京4月26日电(记者白阳)记者26日从司法部获悉,由中宣部、司法部、农业农村部等部门组织开展的第二个“民法典宣传月”活动,将于5月1日在全国启动。  据悉,今年的“民法典宣传月”活动以“美好生活·民...

    时间:04-26
  • 文化新观察丨从地名读懂中国

      一方水土,孕育一个地名;一个地名,承载一方文化。  从塞北大漠到烟雨江南,从繁华都市到阡陌乡村,地名浓缩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化记忆,标记着漫漫来路、指引着未来去路。  日前,国务院公布修订后的《地...

    时间:04-26
  • 这“六七八九”显示十年间我国学前教育新发展

      新华社北京4月26日电(记者胡浩)十年前曾让众多家庭忧心的“入园难”问题,如今得到缓解。一组数据显示,从2011至2021年,我国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增长逾六倍,全国幼儿园数量增加超七成,八成左右的新增幼儿园集中...

    时间:04-2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