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五一假期火车票开售!这个长假还能出游吗?

2022-04-26 15:37:33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4月26日电(张依琳)26日,五一小长假首日(4月30日)的火车票开售,不少人计划假期返乡或出游。当前,本土疫情多点散发的情况下,各地五一假期的防疫政策如何?旅游景点还能去吗?

资料图:市民出行。吕杨 摄

  五一假期火车票正式开售

  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2022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2022五一假期为4月30日至5月4日,共5天。

  根据目前铁路部门的规定,自2022年4月7日起,铁路客票预售期临时调整为5天(含当天),也就是说,从4月26日开始,民众可以购买五一假期首日(4月30日)的火车票。

  同时,据国家《重大节假日免收小型客车通行费实施方案》规定,高速公路对小型客车(7座以下含7座载客车辆)免费的节日有春节、清明节、五一劳动节、国庆节。

  因此,4月30日0时至5月4日24时,高速公路将免费通行。

北京市朝阳区开展常态化核酸检测。中新社记者 侯宇 摄

  多地要求减少人员聚集 非必要不流动

  假期人员流动大,旅游、聚会等活动明显增多,针对当前的本土疫情形势,多地提出减少人员聚集流动,出行需持48小时核酸证明。

  北京市提倡市民群众非必要不出京,特别是不前往14日内有新增本土新冠病毒感染者的县和陆路边境口岸所在县。人员进京须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和“北京健康宝”绿码。

  山东省要求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县(市、区)人员非必要不入鲁返鲁,严格限制高风险地区所在县(市、区)人员入鲁返鲁。所有省外入鲁返鲁人员需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抵达后第1天和第3天各进行1次核酸检测。

  辽宁沈阳提出全市人员非必要不离沈。4月5日起,域外来(返)沈人员应至少提前24小时,扫描“来(返)沈人员自主报备”二维码,线上向目的地社区(村)进行报备。需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此外,部分地区提出,严格限制中高风险地区人员返乡,返乡人员集中隔离期间费用自理。

  辽宁大连倡导市民“非必要不离连”。市民确需离连,须提前向所在单位或社区报备。返连前,要提前24小时向单位和社区报备,并携带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离连和返连未履行报备程序,经大数据排查发现者,实施集中隔离,费用自理。

  安徽砀山县提出,自21日起对国内中高风险地区及所在县(市、区)来返砀人员,尤其是疫情高发地区来返砀人员,按规定须实施集中隔离医学观察,集中隔离期间食宿、医疗、检测等费用一律自理。

资料图:在山东烟台蓬莱阁远眺登州水城。谢光辉 摄 图片来源:CTPphoto

  假期别跑空!这些景区限流预约开放

  五一假期将来临,不少人计划外出旅游。目前,多地旅游景区疫情防控政策都较为严格。预约出行、景区限流,部分地区景区还要求查验核酸证明。

  北京在4月18日召开的疫情发布会介绍,五一假期期间,北京严防聚集性风险,严控大型活动;各类公园、景区、景点坚持“限量、预约、错峰”要求,严格限流标准。22日晚,北京平谷区发布通知,要求各景区、景点暂停营业。

  22日,河南信阳市固始县要求文博场馆、体育场馆、旅游景点暂停开放; KTV、 棋牌室、网吧、洗浴中心等密闭式娱乐休闲场所暂停营业;餐饮机构暂停堂食;夜市摊点暂停经营。

  山东烟台蓬莱阁景区宣布23日起暂停对外开放,取消一切活动,恢复开放时间另行通知。

  24日,辽宁沈阳召开发布会提出,沈阳加强景区流量控制,室外景区的日接待量不得超过最大承载量75%,室内景区不得超过最大承载量50%。严格执行预约入园等防疫措施,做到“无预约、不出游”。

  辽宁鞍山市要求各景区景点,严格执行预约、错峰、限流、一米线等防疫举措,严格查验48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接待人数不得超过最大承载量的50%。(完)

  • 相关阅读
  • “探索二号”科考船返航 获取一批海底沉积物、岩石及生物样本

      2022年4月26日,“探索二号”科考船搭载着“深海勇士”号返航,圆满完成2022年度南海北部典型区域海洋环境调查第一航段任务。  该航次由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组织,在完成海洋环境调查任务的同时,组...

    时间:04-26
  • 胡春华强调 较真碰硬抓好考核评估问题整改 扎实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新华社北京4月26日电 2021年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考核评估发现问题整改工作电视电话会议26日在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胡春华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

    时间:04-26
  • 世界知识产权日:中国官方发布一批知识产权典型案例

      中新网北京4月26日电 (记者 孙自法)2022年4月26日是第22个世界知识产权日。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当天举办“云开放日”活动,在“云”上信息发布环节,发布2021年度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典型案例、专利复审无效十大案件...

    时间:04-26
  • 新华时评:努力稳定消费 持续释放潜力

      新华社北京4月26日电 题:努力稳定消费 持续释放潜力  新华社记者安蓓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意见》,围绕当前消费领域重点热点问题,提出5方面20条政策举措。落...

    时间:04-26
  • 全国政协召开双周协商座谈会 围绕“促进乡村医疗卫生健康发展”协商议政 汪洋主持

      新华社北京4月26日电 十三届全国政协第61次双周协商座谈会26日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汪洋主持会议。他强调,要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促进乡村医疗卫生健康发展的重要论述,坚持搞好顶层...

    时间:04-26
  • 丁仲礼出席全国人大与非洲法语国家议会线上研讨会开幕式

      新华社北京4月26日电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丁仲礼26日在京出席全国人大与非洲法语国家议会线上研讨会开幕式并致辞。  丁仲礼说,中非友好合作精神既造就了中非牢不可破的兄弟情谊,构筑着中非通力协作的伙伴...

    时间:04-26
  • “疫情不会动摇我们在中国长期发展的信心”——长三角部分外企走访见闻

      新华社杭州4月26日电 题:“疫情不会动摇我们在中国长期发展的信心”——长三角部分外企走访见闻  新华社记者  “疫情不会动摇我们在中国长期发展的信心。”——这是记者日前走访长三角地区部分外资企业多次...

    时间:04-26
  • 第二个“民法典宣传月”活动将于5月1日启动

      新华社北京4月26日电(记者白阳)记者26日从司法部获悉,由中宣部、司法部、农业农村部等部门组织开展的第二个“民法典宣传月”活动,将于5月1日在全国启动。  据悉,今年的“民法典宣传月”活动以“美好生活·民...

    时间:04-26
  • 文化新观察丨从地名读懂中国

      一方水土,孕育一个地名;一个地名,承载一方文化。  从塞北大漠到烟雨江南,从繁华都市到阡陌乡村,地名浓缩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化记忆,标记着漫漫来路、指引着未来去路。  日前,国务院公布修订后的《地...

    时间:04-26
  • 这“六七八九”显示十年间我国学前教育新发展

      新华社北京4月26日电(记者胡浩)十年前曾让众多家庭忧心的“入园难”问题,如今得到缓解。一组数据显示,从2011至2021年,我国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增长逾六倍,全国幼儿园数量增加超七成,八成左右的新增幼儿园集中...

    时间:04-2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