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上海战疫录)上海豁免临时性抗疫保供项目环评及排污许可手续

2022-05-01 16:30:48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上海5月1日电 (记者 陈静)上海市生态环境局1日披露,对医疗机构改扩建、集中隔离点或方舱医院新改扩建、抗疫保供物资生产、研究实验等临时性抗疫保供项目的环评及排污许可手续予以豁免。

  据悉,该局出台了《关于疫情期间优化环评与排污许可管理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的通知》(下称:“通知”),内含13条支持政策,进一步优化疫情防控期间上海环评与排污许可管理工作。“通知”结合上海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管理实际,全力支持企业发展,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据此,上海将重点聚焦生物医药、汽车、集成电路等上海市支柱产业,把环评与排污许可“两证合一”试点范围扩展至全市医药制造业、汽车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等24个行业以及市、区重大项目,实现环评审批与排污许可证核发“一套材料、一口受理、同步审批、一次办结”。

  “通知”适当延长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期限、延长排污许可证有效期。原计划于2022年上半年完成竣工环保验收的建设项目,因疫情防控导致无法按期完成的,验收工作可顺延至本轮疫情社会面解控后的3个月内完成;因受疫情影响,无法在2022年3月1日至6月30日期间完成到期排污许可证的延续或换发手续的排污单位,可在本轮疫情社会面解控后的3个月内办理手续,期间排污许可证仍然有效。

  据了解,生态环境部门将根据辖区内的企业复工复产情况,将2022年上半年因疫情防控原因尚未落实的建设项目事中事后监管合并至2022年下半年一并开展。

  “通知”还优化环评公参方式、畅通审批服务通道、全力保障重大项目及支柱产业发展等。上海市生态环境局方面介绍,为切实解决疫情防控期间环评公参难实施的问题,该局将报告书公众意见征求阶段的公参方式限时简化为网络平台公示和报纸网络版公示方式开展。同时,环评与排污许可的受理、技术评估及审查实施全程网办。所有受理材料仅需提供电子材料,技术评估实施线上评审和“云踏勘”,审查程序在线办理。(完)

  • 相关阅读
  • 上海“三区”动态调整:1日共划分封控区14292个,涉及人口数276万人

      央广网上海5月2日消息(记者郭振丹)5月2日,上海市举行第171场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会上,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赵丹丹表示,近期,上海聚焦重点、分区分级,对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实施了“核酸...

    时间:05-02
  • 上海助力科技企业渡过难关 科技企业已申领科技创新券使用额度4350万元

      央广网上海5月2日消息(记者郭振丹)上海市副市长刘多在5月2日举行的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为助力科技企业渡过难关,4月2日上海发布了《全力支持科技企业抗击疫情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到目前...

    时间:05-02
  • 社区医疗废物如何处理?上海:统一收运处置

      央广网上海5月2日消息(记者郭振丹)上海市副市长刘多在5月2日举行的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上海疫情期间,社区中除各类生活垃圾外,还产生了一些医疗废物,这些医疗废物需装入专用黄色垃圾袋内...

    时间:05-02
  • 续写春天的故事|重庆大开放呈常态化运行

      经济日报重庆讯(记者吴陆牧、冉瑞成)近日,陆海新通道长江—中南半岛国际联运班列从重庆果园港首发。该班列将通过江铁公海联运,最终抵达缅甸,为西部地区开辟出通往印度洋区域的又一条快捷通道。“该线路单程运...

    时间:05-02
  • 上海全市开展环境清洁消杀专项行动 日均出动消杀力量约16万人次

      央广网上海5月2日消息(记者杨静 郭振丹)5月2日,上海市举行第171场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会上,上海市副市长刘多表示,当前,上海全市疫情形势总体稳中向好,社会面清零工作已进入关键攻坚期。清洁...

    时间:05-02
  • 乡村振兴看青海|从野生到驯化 青海高原羊肚菌产业如何实现快速崛起

      央广网西宁5月2日消息(记者 樊永涛)一场春雨过后,庄稼渐长。在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区共和镇葱湾村内,层层梯田以及栋栋温棚,形成了大山脚下独特的风景线。  走进温棚,一个个高低错落的高原羊肚菌破土而出,头尖...

    时间:05-02
  • 如何进一步畅通就医配药渠道?上海推出四项举措改进服务

      5月2日10:00,上海市举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海市副市长刘多、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赵丹丹、市大数据中心党委副书记邵军、市疾控中心传染病防治所消毒与感染控制科主任朱仁义介绍上海疫情最新情况。...

    时间:05-02
  • 山东:将严实要求贯穿始终

      【党的二十大代表选举】  光明日报记者 赵秋丽 冯 帆  “张连钢同志带领团队用3年半时间建成世界领先的全自动化码头,这种‘拼命+创新’的精神深深感染着我们。在他身上,我看到了共产党员应有的责任和担当,...

    时间:05-02
  • 特写:劳模不老

      新华社天津5月1日电 题:特写:劳模不老  新华社记者李鲲、栗雅婷  在笃信“劳动者永远是年轻”的中国,许多退休劳动模范依然竭尽所能发挥余热。  根据中国特色功勋荣誉表彰制度体系,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

    时间:05-02
  • 守卫在喀喇昆仑深处的年轻人

      叶尔羌河蜿蜒流过喀喇昆仑,在峡谷深处孕育出零星的村落,热斯喀木村便是其中之一。与帕米尔高原上那些村落一样,热斯喀木辽阔、孤寂。从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出发,还要往边境方向再走二百二十一公里才能到达...

    时间:05-0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