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李兰娟:中国医学与现代医学结合,会有很大突破

2022-05-07 19:48:33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天津5月7日电 题:李兰娟:以新的观念、新的方法产生更好的治疗的效果,就是创新

  作者:孙玲玲

  5月6日,南开大学“名师引领”通识选修课《医药前沿与挑战》邀请到中国工程院院士、传染病学家李兰娟,在线上为南开学子授课,李兰娟以“科技创新推动医学发展”为主题,为广大学子科技创新引航。

  “重大科学发现和发明往往对人类健康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和深远影响。”李兰娟院士说,1895年,伦琴发现X射线,人类可以在没有切口的情况下观察人体内部,使得医学诊断发生革命,一百多年来,科技创新极大地推动了现代医学的发展,对人类健康影响巨大,医学科技创新也是推进健康中国、科技强国建设的核心动力。

  “以新的观念、新的方法产生更好的治疗的效果,这就是创新。”李兰娟院士介绍,以感染治疗为例,传统感染的治疗采用抗生素杀菌,治疗疾病的同时,又产生了微生态失衡、细菌耐药,甚至继发新的细菌感染,但以我国新兴交叉前沿学科感染微生态学的理论出发,则更注重菌群的平衡,即要用抗生素杀菌,也要用微生态制剂来促菌,杀菌是杀有害的菌,促菌是促有益的菌。“平衡非常重要,要合理使用抗生素,维护微生态平衡,保护器官的功能。”李兰娟院士说。

  李兰娟院士介绍,平均每一个人身上都有1.5公斤重的细菌,这些大多定植于肠道,对人体有许多重要的生理功能,肠道微生态失衡与多种疾病密切关联,与孤独症、抑郁症、免疫性疾病、肿瘤等都密切相关。目前肠道微生态研究是一个前沿的新的课题,我国建立了国际首个肝硬化患者肠道菌群基因集,初步创建了肝病肠道微生态失衡的临床诊断标准和益生菌、粪菌移植等防治肝病重症化新方案,肠道微生态研究正在蓬勃发展。

  “中国医学和现代医学结合起来也会有很大的突破。”李兰娟院士说,早在1600年以前,东晋时期的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有这样的记载,“饮粪汁一升,即活”,中国实际上开创了粪菌移植的先河。粪菌移植是将健康人粪便中的功能菌群,移植到患者的胃肠道内,重建新的肠道菌群,实现肠道及肠道外疾病的治疗,我国目前已有粪菌移植治疗肝病的实例,患者经过6个月的菌群移植的创新治疗,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科研要坚持顶层设计,多学科交叉。临床与基础、内科与外科,多学科交叉、整合协同攻关。”课上,李兰娟院士结合自身多年科研奋斗之路,分享了对科技创新推动医学发展的体会与思考。李兰娟院士在人工肝、微生态及传染病防治领域都取得了卓越成就,今年,李兰娟院士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赤道几内亚国际生命科学研究奖,她也希望青年学子能够以勇敢闯进去的精神,在科学研究中做别人没做过的事情,大胆实践,勇攀高峰。(完)

  • 相关阅读
  • 【总书记和青年干部谈心②】生活情趣非小事

      在2022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叮嘱年轻干部要守住“五关”,其中包括“生活关”。他强调,要守住生活关,培养健康情趣,崇尚简朴生活,保持共产党人本色。  ...

    时间:05-08
  • 山东省专升本考试首次引入跨省远程线上考试

      新华社济南5月8日电(记者萧海川)山东省2022年普通专升本考试5月7日至8日举行。记者从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了解到,为适应疫情防控需要,山东今年分类设置考点考场。对部分身在省外、无法返回山东的考生,首次引入...

    时间:05-08
  • 乘风破浪 心向深海——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杨德军

      新华社大连5月8日电 题:乘风破浪 心向深海——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杨德军  新华社记者张博群、郭翔  从白令海到南极海域,从智利外海到西非海域,从炎热的赤道到寒冷的极地……51岁的辽渔集团辽宁远洋...

    时间:05-08
  • 青海海北:给草原做保洁

      本报记者 万玛加 王雯静 本报通讯员 张成琴  “从小到大,我就没离开过草原,没离开过青海湖!”45岁的土布旦是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泉吉乡38名草原管护员之一。  帐篷里出生、牛群中嬉戏、马背上成长...

    时间:05-08
  • 六盘山下致富忙

      本报记者 许 凌  1935年10月7日凌晨,毛泽东同志率领红一方面军一、三军团抵达宁夏隆德县的杨家店村。拂晓,毛泽东登上六盘山顶,饱览群山峻岭壮美风景,感慨万千,即兴吟出“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的著名...

    时间:05-08
  • 藏粮“智慧田”——四川崇州夏收夏种见闻

      立夏刚过,眼下正是农忙时节,记者在四川成都崇州市乡村走访时看到,当地积极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智能农机、遥感卫星、地面感应装置构建起数字化智慧农田管理系统。科技与农业深度融合,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

    时间:05-08
  • 老区新貌|且看今朝浙西南:革命老区“浙”样美

      浙西南人民用鲜血和生命铸就  “忠诚使命、求是挺进、植根人民”的  伟大浙西南革命精神  走进老区看新貌  上回  我们循着空间横轴  数说如今浙西南  革命老区奔向共同富裕  这回  我们沿着时...

    时间:05-08
  • 走进老区看新貌丨“红蓝绿金”看发展 海南扬帆正启航

      艰苦卓绝 孤岛奋战  23年红旗不倒  红色娘子军 黎苗同胞情  永远跟党走 不变的是初心  万泉河畔 母瑞山下  红色老区变绿色高地  高效农业 洋浦样板  自贸港建设蓬勃展开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琼...

    时间:05-08
  • 上海抗疫一线的坚守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在上海,广大医务人员坚守在抗疫一线,齐心协力开展救治工作,帮助患者尽早康复。  瑞金医院北部院区是上海新冠定点收治医疗机构。重症监护室里,林琳和同事忙着记录患者病情信息,检查...

    时间:05-08
  • 习言道 |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面对百年变局,习近平总书记曾引用这句古语,要求对变化莫测的形势应有底线意识、危机意识。当前,我国疫情防控正处于“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关键时期和吃劲阶段,如何绷紧防疫这根弦...

    时间:05-08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