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求是网评论员:我国科技创新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

2022-05-09 19:47:40

来源:求是网

  “9年来,从天宫、北斗、嫦娥到天和、天问、羲和,中国航天不断创造新的历史,一大批航天青年挑大梁、担重任,展现了新时代中国青年奋发进取的精神风貌。”

  2022年5月2日,在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空间站建造青年团队回信,盛赞中国航天事业近年来取得的重大成就,勉励他们为我国航天科技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再立新功。中国载人航天向着星辰大海不断进发,是中国科技事业勇攀高峰的生动写照,是新时代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充分体现。

  今天,放眼神州大地,“中国芯”、“智能造”、“未来车”、“数据港”等硬核技术加快发展,科技创新按下“快进键”,全面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中国向着世界科技强国的宏伟目标大步迈进。

  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分析国际科技创新竞争态势,深入研判国内外发展形势,针对我国科技事业面临的突出问题和挑战,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全面谋划科技创新工作。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全国科技界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下,我国科技实力正在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科技创新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

  在《求是》杂志新近刊发的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总书记回顾我们党在各个历史时期对科技事业的高度重视,系统梳理近年来我国科技创新取得的新突破、新跨越,对党的十九大以来党领导科技事业作出的战略部署、取得的重大成就、积累的宝贵经验作出全面总结。

  坚持党对科技事业的全面领导,观大势、谋全局、抓根本,形成高效的组织动员体系和统筹协调的科技资源配置模式。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把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作为2035年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重要目标,在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每一个关键节点都作出重大战略部署,牢牢把握科技创新的正确方向。从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到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从建设创新型国家到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从“三个面向”到“四个面向”……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亲自谋划、部署和推动一系列重大举措,推动科技事业密集发力、加速跨越,实现了历史性、整体性、格局性重大变化,重要技术领域进入跟跑、并跑、领跑“三跑”并存阶段,并跑、领跑的比例不断扩大。国家创新能力综合排名稳步提升,由2017年的世界第22位上升至2021年的第12位。

  牢牢把握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以只争朝夕的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抢抓全球科技发展先机,在基础前沿领域奋勇争先。基础研究整体实力显著加强,化学、材料、物理、工程等学科整体水平明显提升。在量子信息、干细胞、脑科学等前沿方向上取得一批重大原创成果。成功组织了一批重大基础研究任务,“嫦娥五号”实现地外天体采样返回,“天问一号”开启火星探测,“羲和号”实现太阳探测零的突破,“怀柔一号”引力波暴高能电磁对应体全天监测器卫星成功发射,“慧眼号”直接测量到迄今宇宙最强磁场,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首次发现毫秒脉冲星,新一代“人造太阳”运行时间突破千秒,“雪龙2”号首航南极,“祖冲之二号”和“九章二号”实现量子优越性。散裂中子源等一批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通过验收。

  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带动作用,努力在原始创新上取得新突破,在重要科技领域实现跨越发展,推动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加强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在深海、深空、深地、深蓝等领域积极抢占科技制高点。“海斗一号”成功实现万米下潜并完成科考应用,“奋斗者”号成功坐底,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全面开通,“神舟十三号”顺利完成任务返回地球,“长征五号”遥三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世界最强流深地核天体物理加速器成功出束,“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首次实现千万核心并行第一性原理计算模拟,“墨子号”实现无中继千公里级量子密钥分发。“天鲲号”首次试航成功。“国和一号”和“华龙一号”三代核电技术取得新突破。“深海一号”生产储油平台正式投产,支撑我国海洋油气资源开发能力进入世界先进水平。通过加强创新投入和布局,创新链对产业链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

  全面部署科技创新体制改革,出台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系统布局、整体推进科技体制改革,科技体制改革的“四梁八柱”基本确立。科技资源统筹配置进一步加强,科研项目和经费管理不断优化。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扩大科研相关自主权,深化科技评价改革,减轻了科研人员负担。健全成果转化制度、完善科技奖励制度。完善分类评价机制,突出国家使命导向,出台破除“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的硬措施。构建科技大监督格局,加强科研诚信和科技伦理体系建设,科技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不断提升。

  着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营造良好人才创新生态环境,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充分激发广大科技人员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我国研发人员全时当量快速增长,连续多年居世界第一。高水平创新人才队伍结构布局进一步优化,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不断涌现,更多青年科技人才成为科研主力。重大科研攻关对科技人才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依托重大创新基地培养了一批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积极稳妥深化院士制度改革、加强院士队伍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扩大科技领域开放合作,主动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积极参与解决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努力推动科技创新成果惠及更多国家和人民。政府间科技合作稳步发展,与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创新对话机制,深入实施科技合作伙伴关系计划。积极参与并牵头发起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进入重大工程安装阶段,我国正式成为平方公里阵列天文台成员国。“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成效明显,科技人文交流、共建联合实验室、科技园区合作、技术转移等取得丰硕成果。积极推动新冠肺炎疫情数据和信息共享,搭建面向全球的开放科学共享服务平台,加强疫苗、药物、检测等方面的国际联合研发合作,加入世卫组织牵头组织的“新冠肺炎疫苗实施计划”,切实履行向全球提供疫苗等公共产品的庄严承诺。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当前,科技创新成为国际战略博弈的主要战场,围绕科技制高点的竞争空前激烈,中国要强大、中华民族要复兴,必须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进,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需要建设世界科技强国!

  “实践证明,我国科技事业是大有可为的!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是大有作为的!”“我们完全有基础、有底气、有信心、有能力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乘势而上,大展宏图。”新征程上,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定信心,攻坚克难,我们一定能不辱使命,不负重托,不断增强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实现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奋斗目标!

  • 相关阅读
  • “天舟四号”冲上云霄 多项“太空技能”助中国空间站建造

      中新网上海5月10日电 (郑莹莹 马帅莎)作为中国空间站建造阶段的首发航天器,天舟四号货运飞船10日凌晨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出发,跑出了中国空间站建造“接力赛”的第一棒。  “快递小哥”天舟四号货运飞船...

    时间:05-10
  • 天舟四号货运飞船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独家视频丨天舟四号货运飞船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北京时间2022年5月10日01时56分,搭载天舟四号货运飞船的长征七号遥五运载火箭,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发射,约10分钟后,...

    时间:05-10
  • 珠峰峰顶冰雪样品采集工作完成

      记者从“巅峰使命”珠峰科考前方指挥部了解到,5月8日20时30分,来自珠峰峰顶的3筒冰雪样品和6筒来自海拔7028米的冰雪样品被顺利运抵拉萨,珠峰峰顶冰雪样品采集工作圆满完成,后期将进入实验室分析阶段。...

    时间:05-10
  • 仅需6.5小时!天舟四号正与空间站组合体进行交会对接

      10日凌晨,天舟四号货运飞船发射成功。此刻,天舟四号货运飞船正在与在轨运行的空间站组合体进行交会对接。本次发射的天舟四号货运飞船,采用了快速交会对接技术,用时仅为6.5小时。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货运飞船...

    时间:05-10
  • 天舟四号货运飞船发射成功 后续将执行三次空间站建造阶段发射任务

      今天凌晨,天舟四号货运飞船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此次发射标志着2022年中国空间站建造任务首战告捷,也宣告中国空间站离建成更进一步。  空间站进入建造阶段以后,天舟四号既是第一次发...

    时间:05-10
  • 习言道 | “在青年成长的关键处、要紧时拉一把、帮一下”

      5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将出席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总书记十分重视青年工作,在许多重要场合,他都鼓励青年追求梦想、努力奋斗、求真学问——...

    时间:05-10
  • 长七火箭搭建 “天地运输走廊” “货运专列”动力十足

      中新网北京5月10日电 (马帅莎 董佳莹)5月10日,搭载天舟四号货运飞船的长征七号遥五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起飞,2022年全面建成空间站的首飞任务圆满成功。  长征七号运载火箭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

    时间:05-10
  • 长七火箭三送天舟会天和:奏响“冰与火之歌”

      中新网北京5月10日电 (马帅莎 董佳莹)伴随着震耳欲聋的轰鸣声,长征七号遥五运载火箭从团团白雾中喷薄而出,在天际划出一道金色曲线,成功将天舟四号货运飞船送入预定轨道,这是中国空间站在轨建造以来,长征七号...

    时间:05-10
  •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开启新篇章 让乡村更美丽更宜居

      让乡村更美丽更宜居  最近,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龙山县头车村的姚本宏心情很不错。从自家的厕所由“一个木桶搭两块板”升级成冲水马桶后,他的孙子也愿意从县城回村里过寒暑假了。  在全国农村,像姚...

    时间:05-10
  • 金融助力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持续加大支持实体经济

      金融助力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权威访谈)  今年以来,银保监会强化监管引领,深入推进银行业保险业改革开放,持续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环境的复杂性、...

    时间:05-1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